本书总体上分成了两个部分,部分简要介绍了藏文创制的历史及主要的语法特点,第二部分则是按照日常生活中的需要情况,分成了三十课,每课设10个基本句,为了让读者加强练习,加上了替换练习和情景对话,以及该课的生词表。该书的特点是,对基本句、替换练习和情景对话的藏话都注上了拉丁音,由于藏语有方言,本书只能依拉萨话的发音来注音,注音所用的符号大部分和汉语拼音方案相同。您只要学过汉语拼音,参照一下本书关于读音的说明,就可以无师自读藏文句子了。虽然在没有一些差别,但总还是有那么一点意思。另外在每课后还附上了一些词语的用法和藏语的一些语法知识,供您参考。
《汉语方言地理学入门与实践》由项梦冰、曹晖编著,本书简要 地回顾了现代西方言学的历史,比较了中西方言研究的不同学术传统,在 此基础上对方言地图、语言特征的地理分布类型和同言线理论做了较详细 的介绍和讨论,并专章介绍了汉语方言的分区地图。一章是若干专题 的方言地理学实践。《汉语方言地理学入门与实践》可作为中文系本 科生、研究生汉语方言学课和方言研究课的补充读物,也可用作汉语方言 地理学的参考教材。
本书是“江山语言学丛书”之一。本书从宋代文士用韵与宋代通语及方言,朱熹与宋代方音,宋代福建文士用韵中韵阴入通押现象,宋代闽音次浊声母清送气现象,宋代四川诗人阴声入声韵通押中的方音现象等方面对半个世纪以来汉语历史方言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本书可供各大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凉山彝语基础会话》全书共分为三章,章为彝族语言及主意概况,由彝族及彝语文概况、彝语语音基础知识、声母、韵母、志调五节构成;第二章为彝族基础会话,共三十节构成;第三章为故事及文献节选,共五节构成,各节里从彝族名著里选取了若干故事和有教育意义的篇目。录里900个词汇是彝语里最常用词汇。 本书在彝语会话部分里,同时使用了彝语注音符号和国际音标,非母语的学习者可以通过彝语注音符号和国际音标自学彝文。 本书是由木乃热哈副教授和叶康杰博士共同编写完成。
本书共考订了湘,鄂、渝、黔边区36个县的1640多个土家语地名。在编序上,采取按地域排队,即按地理位置,以省为序,以地区为单元,以县成篇,县以下,一般按乡,但未列乡名,只按原地名资料中土家语地名出现或考察的先后立项。未呆板地设章安节,眉目清晰,阅读方便。 本书有以下特点: ,从内容的总体看,所考订的1640多个土家语地名涉及湘、鄂、渝、黔四省市的八个地区,帮在各单元的考订之前,分别有各个地区概况,使读者对这个地区总的情况有所了解。 第二,本收主要根据土家语地名的命名规律,对一些无释,来历无考和误释的土家语地名本身的身世进行考辨:追溯其语种,语音,词汇的变化,得名的缘由,实际含义,嬗变的原委以及对与此有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间综错的依存关系等进行探讨。 第三,书中这36个县,从土家族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