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词的研究,许多学者采取了不同方式的分类。我们认为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词的历史研究。例如词的本事,词人生平、年代,涉及词的重大历史事件,词史等等的研究;二是词的艺术研究,包括词作的思想感情、创作特色、表现手法、流派发展等等的研究;三是词的格律研究,包括词的词体、声韵、句子等演变等等的研究。孙霄兵所著的《汉语词律学》的研究,主要属于词的格律研究,也就是词的纯粹形式的研究。只是在非常需要的情况下,为了辅助词的格律研究的需要,才涉及词的历史研究和词的艺术研究的领域。
汉语句式、句子研究与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核心课题之一,本书围绕汉语句式、句子研究,分两部分阐述。上篇研究汉语句式这一汉语教学的关键。下篇用形式语义学的理论,来分析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着重用数理逻辑上关于算子和变量的约束关系这种观念,来分析句子语义关联、及其结构限制,概括汉语句子结构的形式特征和语义特点,构建句子结构的句法分析程序和相应的语义解释程序,揭示汉语句子结构对语义解释产生作用的具体机制,以更有效地分析和表示汉语句子的语义结构跟形式结构之间的映射关系,推进汉语语法研究更上一个台阶。
此书的英文版是首次出版,作者是功能语言学创始人M.A.K.Halliday(韩礼德)及其继承人ChristianMatthiessen,我国语言学家胡壮麟为本书作序。SYSTEMICFUNCTIONALGRAMMAR:AFIRSTSTEPINTOTHETHEORY,是全面掌握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的入门之作,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本启蒙教材。本书为英汉双语版本,译者是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国文教授和王红阳博士。读者对象:大学语言(外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
《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在充分借鉴、吸收各汉语研究书的优点基础上,着重对19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这一百多年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尽量勾勒出汉语词汇研究发展的脉络。 汉语词汇学史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本书是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科学地总结汉语词汇研究发展的历史,无论对汉语词汇研究本身来说还是对汉语词汇学史的研究来说,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近年来,句式构造和句式意义的关系成为句法理论的热点问题,其中对致使结构句法语义特点的研究生成、检验和发展了很多新的句法观念和理论。动结式作为致使结构系统的一种类型,是汉语句法系统中非常重要且颇具特色的句法结构,其句法语义特点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项研究试图从动结式的论元结构和配位方式这两个角度来比较系统地考察动结式在句法和语义这两个方面的特点,从而探讨句法结构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互动关系。 全书除绪论外,正文共分六章,最后是结语。 绪论部分对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作出界定或说明,并从动结式论元结构的整合过程及构式配价、动结式语义成分的提升条件、跟动结式相关的句式的配位方式、动结式句法功能的类型和特点、动结式的演变机制及其相关句法后果等五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动结式
《语法化与语义图》选收作者近年来发表的八篇文章,具体有“关于语法演变的机制、语义图与语法化、多功能语素与语义图模型、汉语方言里与趋向动词相关的几种语法化模式”等,内容涉及语法化、语义图以及历史语法和历史语义等方面,集中反映了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旨趣和专业方向,代表了作者在相关领域的学术水平。
李秀实编著的《文言文字词句教与学》是一本专门介绍文言文字、词、句教与学的读物。其特点:一是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从音、形、义诸方面突出了对字、词、句的讲解;二是注重基本规律的探索,引用古典名著中的大量例子,经过分类比照辨析,探其异同之源,揭其变化之理;三是重视教学结合,提出了提高中学文言文教学质量的中肯建议; 四是重视汲取相关研究新成果,并加以推介;五是重视学术研讨,对部分疑难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文言文字词句教与学》可供中学语文教师及古汉语研究者作为业务参考用书,也适合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自学之用。
此书的英文版是首次出版,作者是功能语言学创始人M.A.K. Halliday(韩礼德)及其继承人 Christian Matthiessen ,我国语言学家胡壮麟为本书作序。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A FIRST STEP INTO THE THEORY,是全面掌握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的入门之作,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本启蒙教材。本书为英汉双语版本,译者是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国文教授和王红阳博士。读者对象:大学语言(外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
本书主要汇集了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无线电陆空通话专业术语及常用词汇,每个单词后标有音标、词性、中文,以及含有本单词的词组或例句及其相应的译文。全书按A-Z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