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献辨伪学取得了大量实绩,同时,文献辨伪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结论上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失误,值得我们进行认真反思。文献辨伪学的进展,既需要新材料的支撑,更需要对旧方法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省。本书即是拷问传统文献辨伪学在态度、方法及结论等方面所作的一点有益的尝试。 这是一部关于文献辨伪学的专著。全书共l2章,分为上、下、外三编。 本书是一部关于辩伪学的专题论文集。全书分为源流、方法、专题和书目四编。专题编为6篇辩伪力作,曾在学术界产生过较大的反响。书目编是一份相对完备的专题书目。援据甚博,考辨甚精,创见甚多。为深化辩伪学研究做了许多拓荒工作。既全面总结了传统辩伪学的成就与方法,也结合出土文献作了较为深刻的反思。这是新世纪文献辩伪学的重点收获,对于进一步开展文献辩伪以及国学研究提供
《跨湖桥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在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召开的第三届、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论文集。《跨湖桥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作者大多数的研究方向为博物馆管理和漆器工艺研究。全书分为上下编,编入文章近四十篇,内容涉及舟船文化、文保考古、漆器研究、博物馆学等跨湖桥遗址研究的方方面面。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出发,对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研究,阐述了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基本特征和重要作用,分析了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和党对教育理论的发展,考察了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历程,结合社会调查和个案剖析,对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积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系统思维;并从市场经济、思想文化、党内腐败、政治体制、官德考评、教育本身等六个方面,多角度探寻了制约和影响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原因,从加强教育的基本原则、加强教育的基本思路、系统构建教育的长效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增强党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路与对策。
作者从《湖北省志·人物志》收录的一千五百多人中遴选一百六十人,每人一传或者多人合传,结集成《湖北名人》,系统地反映湖北古今人物胜状。
《穿越时空的六重奏》收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09年第66/67/68/69期的访谈、特稿、书评、笔记、随笔文章56篇,约29万字。本期访谈有:科尔姆·托宾谈小说创作、严锋谈Google图书馆风波、江晓原谈末世预言、刘皓明谈荷尔德林。特稿和书评有:徐倬云口述在台湾大学的日子、梁小民《“宁波帮”的上海往事》等。包括林达、林行止、刘绍明等全球百位华文写作名家阵容,为读者呈上大陆、港台、海外的学术或观念,思想性与时代性俱强的独立书评和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