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2014年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汇编,共分为育人模式创新、整体课程改革、特色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变革、幼儿教育与特殊教育研究、教研探索六个部分,汇集了获得2014年国家教育成果奖一等奖或二等奖的论文共计37篇。
《埃里克森与毕生人格发展/教育薪火书系(辑)》全面介绍和阐述美国当代神经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H.埃里克森的人生经历及其理论形成过程,结合具体心理分析案例,详细解析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及毕生人格发展的理论。使得不同年龄段的人在遇到心理问题和障碍时,能对应得到分析和解决。
《被选中的》是迄今为止经典性的社会与文化史扛鼎之作,它清晰地阐述了美国大学三巨头——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入学标准,生动地揭示了过去一个世纪美国权力与精英特权的变迁。书中描绘了各色人物(包括伍德罗 威尔逊、富兰克林 德拉诺 罗斯福、詹姆斯 布莱恩特 科南特和金曼 布鲁斯特等),解释了围绕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招生竞争如何塑造了美国精英,并且形成了今日美国所拥有的奇特的大学入学制度。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精英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这些大学的取舍标准。本书详细讲述了三大名校不为人知的历史,呈现的不仅仅是它们的入学标准的变迁史,更主要的是反映出美国精英观念一百多年来的演化,是美国社会文化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南社大辞典》是一部全面、客观、深入反映南社整体面貌的中型工具书。南社是清末民初文学团体。由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发起。1909年11月13日成立于苏州。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早期社员多同盟会成员,曾参加辛亥革命和反袁复辟的斗争;由于社员激增至千余人,流品渐杂,纠纷时起,至1923年解散。以后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南社成员遍布政坛、新闻、教育、国学、科技、艺术、 等各领域,活跃于辛亥革命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参与创建民国,维护共和,弘扬中华 传统文化,吸取西方进步思想,促进社会革新,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进程有重大影响,被誉称“文有南社、武有黄埔”。至今在国共两党、海峡 仍具有深远影响。本辞典由上海文史馆主编,全书条目约4000条,100万字。举凡南社主要成员、成员作品等均包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以中国社会转型下的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为背景,以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的需要为考察对象,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来解析社区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和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二者的联系中寻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在基层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中,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精神和思想导向作用。当下我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正处于后政治动员型时期,遭遇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问题,社区精神是社区共同体的核心要素。社区精神的匮乏是制约我国当前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的重要障碍,重塑社区精神是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完善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的重中之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第3版)》以作者(祝智庭)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为基础,并综合了外教育技术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每篇力求内容新鲜、观点新颖、视角开阔,并在每一篇讲座后面都附有参考资料,供学习者进行拓展性学习和深入研究。
《学校情感教育论》立足学校教育视角,紧密围绕学生情感教育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构建了学校情感教育的基本框架。内容包括:学生情感发展与学校情感教育;学生情感发展的特征与教育;学生情感发展与道德成长;教师的情感素养及其提升;学科教学与学校情感教育;生命叙事与学校情感教育;学校管理与学校情感教育;校园环境与学校情感教育;学校情感教育研究;国外学校情感教育研究。 《学校情感教育论》具有鲜明的理论联系实践、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资料鲜活等特征。对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以及情感教育爱好者等开展情感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借用马克斯·韦伯的两个概念,“启蒙者”所秉持的是心志伦理——关心的只是信念本身,是一种无所忌惮、不讲条件的政治理想主义,虽极富热情,却是没有任何结果的亢奋。回溯中国现代化的百年历程,心志伦理横流,无论是道德的理想国,还是技术的乌托邦,当学校变成政治的舞台(教师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或者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教师成为知识资本家),教育无力守护自己的边界,亦很难具有清明理性的态度。 本书以为“专业人”可以奉行责任伦理——心志伦理只关切于“应为”,而责任理正视的是“能为”。在一个业已除魅的理性世界,辨析于目的一手段之间关系的责任伦理要求具备三种特性;热情(对事的献身)、责任感(对事的坚持)、判断力(心沉气静去如实面对现实的能力,也就是对人对事的距离)。作为一个专业人,要小心守护学术
本书立足当前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新发展,从管理哲学、文化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学校生态重构等角度对学校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思考,聚焦学校人力资源效能提升的目标, 逐步展开, 深入、系统地抽丝剥茧,为学校人力资源研究者和学校管理者提供了一本很好的研究和实践参考读物。
《当代西方学前教育译丛:幼儿创造力与艺术教育》是关于幼儿创造性艺术的实用入门级书籍,定位为培养新人职幼儿教师或有经验的幼儿教师的创造力。本书的章提供了理解创造力的背景知识,包括有助于理解创造过程的重要性的各种理论、研究以及环境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的创造性潜力,重点强调每个幼儿教育者身上所潜藏的创造力。第三章分析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与创造力的关系,教师们可以据此在教室中创设能够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游戏环境。
《水乡探秘/“苏式”STEAM精品课程系列丛书》汲取苏州水文化的精髓,精心选取苏州的湿地资源及其衍生产品为素材,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导向,开发了“水乡探秘”主题的STEAM系列精品课程。本课程包括“似水流年——苏州水文化及水环境保护”“姑苏一品水中‘八仙’——苏州几种典型的湿地经济作物及其价值”“水泽洞庭蕴天宝——太湖洞庭山及其特色水果的研究”“水乡·水产·水韵——从‘太湖三白’到‘长江三宝’”和“鸟悦太湖——太湖湿地鸟类研究”五章。旨在让学生通过基于项目的实践活动,认识苏州的水环境,探秘水乡特色物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工程素养、审美情趣、信息技术素养以及合作交往能力等关键能力和品格。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共同探究科学之真谛,了解技术之运用,掌握工程之方法,欣赏自然之美。
本书为2014年浙江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汇编,包括:一等奖11项、二等奖44项,其中8项高职类成果获一等奖,占全国职业教育一等奖获奖总数16%,位居全国;本科高校3项成果获一等奖、24项成果获二等奖,获奖率高达67.5%,位列全国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