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选》为明臧懋循编订。共收杂剧一百种,其中元人作品九十四种,明初人作品六种。由序言可知,此书刊于明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刻书地点在浙江杭州。《元曲选图》即《元曲选》所附插图集。《元曲选图》版画的艺术创作所示的故事情节,能抓住紧要关节,对该剧的内容极具概括性,却又生动具体。形象语言的表达细腻传神,对人物的造型刻画并不流于程序化,大多数人物身份明确,画家流露出鲜明的爱憎。画面构图也极少雷同。
《中国艺术文献丛刊:宣和画谱》是《宣和书谱》的姊妹篇,成书於北宋宣和年间,一般认为是宋徽宗及其内臣(或臣子)所编。该书系统著录皇家秘藏魏晋至北宋名画,总计画家321人,作品6396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记录宫廷藏画的巨著,以其著录完备、保存了大量史料而在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艺术文献丛刊:宣和画谱》分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十门,每门系以短叙一篇,钗述该门类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及不着录某些画家的缘故等内容;其下按时代顺序收录画家小传、品评及其作品目录。这种议论、史传、目录兼收并蓄的体例对后世书画着录、品评类着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古代绘画精品集》精选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绘画名家及其名作,以馆藏书画珍品为源本,以册页的形式出版,呈现了较完善的中国古代绘画代表性流派和个人风格体系。此系列画集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画卷信息,逼真再现了难得一见的原作风貌,读者能更准确欣赏到这些绘画的独有的用笔特征和微妙的墨色韵味;另外,设计上采用正面全图,背面局部放大的形式,以满足广大收藏和艺术爱好者欣赏、临摹的需求。
钟繇(一五一二三0年》,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三国时期曹魏书法家、政治家。传世钟繇书迹以《荐季直表》最为、最为可信。此表点画古朴,布局疏朗自然,有古雅、幽深之美,为历代书家所重。 《荐季直表》有多种版本传世,良莠不一。今选择善本三种以原大原色影印出版,以供参考、品鉴。
《芥子园画谱(套装共4册)》内容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习用,分为初集、二集、三集,包括树、山石、人物、屋宇、梅兰竹菊、花卉草虫翎毛之精华内容。《芥子园画谱(套装共4册)》为
成書于清康熙年間的《花鏡》是一部關於傳統園林藝術的撰著。根據作者“自序”,可知是在其對“園林花鳥”諸事有過詳盡親身實踐或調查瞭解,對藝園之道亦頗有獨得之秘後,爲使“人人盡得種植之方”而撰就的。全書凡六卷。卷一作“花曆新栽”,對全年占候情況進行了介紹,并就每月在分栽、移植、扦插、接换、壓條、下種、收種、澆灌、培壅、整頓等方面的工作做了具體而細微地羅列。卷二爲“課花十八法”,系統記述了觀賞花木的栽培原理和管理方法。卷三至卷五分“花木類考”、“藤蔓類考”和“花草類考”,對涉及園藝的近三百種植物的名稱、形態、習性、産地、用途及栽培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系統介紹。卷六所附爲禽鳥、獸畜、鱗介、昆蟲等觀賞動物。從作者的敘述過程和結構來看,卷二的篇幅儘管偏小,却是全書最爲核心的部份。該卷不僅從
《芥子园画谱(套装共4册)》内容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浅显明了,宜于初学者习用,分为初集、二集、三集,包括树、山石、人物、屋宇、梅兰竹菊、花卉草虫翎毛之精华内容。《芥子园画谱(套装共4册)》为
《宣和书谱》一一十卷,是《宣和昼谱》的姊妹篇,成书于北宋宣和年间,一般认为是宋徽宗及其内臣(或臣子)所编。该书系统著录皇家秘藏历代书法名帖,总计书家197人,作品1214帖,是一部系统记录官廷藏帖的巨著,以其著录完备、保存了大量史料而在书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书分焉历代帝王书、篆书、隶书、正书、行书、草书、八分书等类,每类前系以短叙一篇,叙述该书体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及不著录某些书家的缘故,其下按时代顺序收录书家小傅、品评及其作品目录(每位书家以其最主要或成就的害体归类,其他书体也在传后予以著录),其体例对书画著录类著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其评论历来为学者所称赏。该书常见版本有《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四库全书》本等,本书即以津逮本为底本排印,以他本参校,并收集了历代有关《宣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