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到精美的书法作品,编者们本着推陈出新、真实可信的原则,从《三希堂法帖》刊载的墨迹真本中精选了多位名家的两百多种传世墨迹,并将后来收集到的传世墨迹补充进来编成此书。这些作品现均珍藏于各大博物馆中,价值连城,难得近观。
中国年画较早以唐代新年时画 神荼、郁垒 于门户的形式出现,宋明时期逐渐于民间流行并形成规模,年画的题材和种类日臻多样,清代达到鼎盛。年画属民间美术范畴,民众把熟知和喜爱的历史佳话、传奇小说、遗闻轶事和新闻时事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憧憬,通过年画呈现,创作者多是民间画工与匠人,其流传形式也与春节民俗密切相关。新春佳节前,百姓带着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憧憬,制作、张贴年画,祈福迎祥。这些题材多样的传统年画,不仅反映了民间的自然崇拜、神灵信仰观念,更随着春节风俗的演变,形成了春节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中国多数地方依然保留着张贴年画的习俗,年画也成为民间美术、俗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
本书为清代晚期画家任熊所绘。任氏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虫鱼、走兽,笔力雄厚,气味静穆,深得宋人神髓。尤擅长人物,形象多高古奇倔,得陈洪绶神韵而能别出心裁,其衣纹勾画尤其精彩,铁画银钩,极见功力。在任熊的创作中,成就的是他的四套版画作品:《列仙酒牌》、《于越先贤传》、《剑侠传》、《高士传》。本次将此四套作品汇集出版,集中反映任氏版画创作的艺术特色,以助赏玩之一端。
《中国历代绘刻本名著新编:点石斋画报故事集(寅集)·八旗武備》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停刊,画报内容反映19世纪末社会热点。朝政大事,三教九流,各国风俗景物,近代科学知识无不列入其中。参与创作的画家除吴友如和王钊外,还有金蟾香、张志瀛、周慕桥等17人。绘画采用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
《芥子园画传(第2册)·人物鸟兽屋宇》,亦称《芥子园画谱》,是中国古代最为完备、的中国绘画初学入门的“教科书”气从康熙年间刊行以来,一代代的绘画大家、翰墨士林皆将其作为最基础的绘画模板,甚至一些民间匠人也把它视作匠作式样而大加临摹运用。近现代诸多画坛名家如黄宝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多曾谈及自己初学画时以《芥子园画传》为进修范本的经历及得益。
《饮膳正要——古刻新韵辑六》为元忽思慧所撰 ,成于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20年),全书共三卷。 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 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 ,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
芥子園,是明末李漁在江寧(今南京》建造的一座精致私家園林。在園中,李漁收集了大量文學、戴劇、書法、繪畫典籍,並開始嘗試自己刊刻圖書。清康熙初年,李漁與女婿沈心友于園中討論晝理時,觸發他起意编刻一部供繪畫者自學的中國畫技法教材。這便曰疋《芥子園畫傳》的编纂和刊刻緣由。 康熙十八年,王槩首先编集完成了《山水譜》。此譜匯集明代李流芳課徒畫稿並略增加篇幅而成。康熙四十年,二集《梅蘭竹菊譜》、三集《翎毛草蟲花卉譜》又相繼编集而成,皆由王樂、王蓍、王臬三人编刻而成。由于前後刊刻時間很長,一集與二、三集出版時間相隔二十二年,故二、三集出版之時,李漁已然世,故一、二、三集的序言亦由不同的人寫就,一集李漁序、二集王槩序、三集王蓍序。这二集畫傳是目前廣為流傳的《芥子園畫譜》的最初版本,皆用開化紙
《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停刊,画报内容反映19世纪末社会热点。朝政大事,三教九流,各国风俗景物,近代科学知识无不列入其中。参与创作的画家除吴友如和王钊外,还有金蟾香、张志瀛、周慕桥等17人。绘画采用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
《中国雕塑史(手稿珍藏本)》是梁思成的代表著作,之前虽有不同版本问世,但梁思成的手稿本一直被雪藏,从未被公布于世。《中国雕塑史(手稿珍藏本)》稿即是首次面世的梁思成手稿本《中国雕塑史》,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和资料价值,既可供藏书界和学术界收藏研究之用,又可使文化界和广大读者亲睹大师手迹风采,具有较大的出版价值。
《兰亭考》原名《久兰亭博议》,十二卷并附末卷。作者桑世昌,字泽卿,淮海人,此书是最早关於《兰亭序》研究与资料整理的专着。汇集了散见於各种着录、笔记、信札、诗文和题跋中关于兰亭序的记述。全书十二卷:兰亭、睿赏、纪原,永字八法:临摹、审定上、审定下、推评、法习、咏赞、传刻,释禊,书后附录《群公帖跋》。虽经高似孙删改,仍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兰亭续考》,二卷,续《兰亭考》而作。作者俞松,字寿翁。所录内容均为两宋人物就《兰亭》诸本所作题跋,其书卷录俞松自,藏及他人所藏《兰亭序》本,多为名人题跋本,并逐本具各家跋语。间或加按语,第二卷则全录俞氏自藏而经李心传题跋者。所录题跋与《兰亭考》基本不重出,特别是李心傅跋语多及史事,可补史缺。即、使两书重复部分,因俞松《兰亭续考》乃自订自
黄道周(一五八五~一六四六年)明末学者、书画家、抗清英雄。字幼玄,号石齐,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天启二年进士,历官翰林院修撰、英殿大学士。抗清失败,被俘殉国,谥忠烈。黄道周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其楷书流传多为小楷。他的楷书溯源钟繇,用笔方劲刚健,古拙厚重中亦显清秀飘逸,从中也可看出其受王羲之楷法的影响。杨延麟,明末抗清英雄。字伯祥,一字机部,江西清江人。崇祯四年进士,改庶周、倪鸿宝并以文章节义名天下,称为‘三翰林’清顺治三年抗清失败,赴水就义。此《黄道周、杨延麟两先生洗心诗合册》素绢本,何绍基题签,张穆跋尾,曾经黄掌伦,朱屺瞻等收藏。作于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年)正值黄道周赦归,乡途中过乌龙江遇杨延麟而合成《黄道周杨廷麟合书精品》。
叶定莲、王义骅编写的这本《褚遂良楷书集字作品精粹》是用唐代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雁塔圣教序》的楷书单字集成二字、四字、多字、成语、对联、古诗等书法作品形式,书中以作品示例和单字示范为主,以供读者创作使用和临摹参考;另加入四十二条知识性短文,便于读者学习和欣赏。
《饮膳正要——古刻新韵辑六》为元忽思慧所撰 ,成于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20年),全书共三卷。 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 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 ,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
“艺术文献集成”搜集中国古代艺术方面的经典原著,以可靠的版本为底本,并予以重新校点整理,本书即是其中的一种。该书为明代高濂所著《尊生八笺》之一笺,共三卷,内容涉及文玩鉴赏、书画、文房、梵香、养花等方方面面,是了解明人生活情趣的不错的读物,其中提到的笔墨纸砚的选择、书画之真伪鉴别、各窑瓷器之品第等,今日读来有其价值。
中国的绘画艺术由来已久,在两千年前的战国就有了在丝织品上绘画的艺术。后来又有了岩石画和陶瓷彩画。随着地域文化的引入,本土文化与域外文化的撞击、融合,在汉代和两晋时期形成了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绘画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取材文学作品。例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创作而成。没有能够直视的景物与人物,而是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通过巧妙的构图,传神的笔墨,描绘出曹植在洛水之畔与洛水之神宓妃相会的情景。此外,此时的山水画、花鸟画也开始萌芽。张婷婷主编的《中国传世名画(彩图版共4册)》收集名画百幅,展现了各个时期的名家名作,带您品读久远的艺术,赏析中国的国画精粹。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管理就是效益,管理就是生产力。良好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是企业成功的条件。企业的竞争成功与否,首先表现在管理体制上。 作为一家企业,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特别是在时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当中。基于管理理念的重要,本书从近现代的西方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政治学家,行为科学家和企业家那里撷取了18则经典的管理定律,并结合一些时效性、现实性比较强的案例,把它们奉献给广大的管理实践者和管理学者,以期对他们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中有所助益和启迪。
《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创刊,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停刊,画报内容反映19世纪末社会热点。朝政大事,三教九流,各国风俗景物,近代科学知识无不列入其中。参与创作的画家除吴友如和王钊外,还有金蟾香、张志瀛、周慕桥等17人。绘画采用西方透视画法,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简洁。
本书为清初康熙年间画师刘源所绘,御用刻师朱圭镌刻。图册描绘唐二十一位开国功勋长孙无忌、王孝恭、魏征、虞世南等,后增补三位,计二十四位。又加大士三尊、关公三尊,全书共三十图。本书线条朗润,画工刻技。原书人物附小传。本次影印增加《全唐书》二十四位人物列传,满足读者赏画时的阅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