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以书画擅名,体悟深湛,谈言微中,颇得书画三昧。其《画禅室随笔》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著作,理论价值和赏鉴价值兼具。《画禅室随笔校注(远东经典)》精心校勘注释,材料详赡,能显发其意蕴。
本书为清末学者刘鹗所藏古文字陶片的拓片。对研究三代以上古篆文字有重要参考价值。
行书简言之是在楷书的基础加以小的变化,书写起来很简便的书体,故而与楷书相间流行开来。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象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象楷书那样严谨端庄。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它的特点是运用了草法,部分地简化了楷书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笔形,草化了楷书的结构。总之它比楷书流动、率意、潇洒,又比草书易认好写。
《端溪砚考集成》,本社编。共收录了《水坑石论》、《端溪砚石考》、《端溪砚谱》、《端溪砚石记》、《端石论》、《宝砚堂砚辨》、《端溪砚坑考·附石隐砚谈·墨余赘稿》、《端石颖》、《端溪砚史》、《端溪砚志》等十一种寺门介绍端砚的书。端砚是以产于广系端溪的石材制作砚,历来受到文人黑客的喜爱。同时端砚也以其斤圆满,雕刻精美,存世稀少而成为收藏珍品。端砚也以被现代许多收藏爱好者所喜欢。因而如何定其真假,辨其伪劣,就成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关心的问题。因此本社收集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作者所写的十一种关于端砚的经典著作,全面介绍了端砚的产地、年代、伪劣等各方面的知识。供广大读者参考。
无
《法书要录/范祥雍古籍整理汇刊》为第一部汇集并选录唐以前书法资料总集,是研究中国古代书画艺术要籍。《法书要录/范祥雍古籍整理汇刊》辑录广备,如虞龢《论书表》、庾元威《论书》、庾肩吾《书品》、李嗣真《后书品》、窦臮《述书赋》、张怀瓘《书断》等,又存目王愔《文字志》,历载历代书家一百四十七人姓名,有些姓名仅见于此目录。末卷《右军书记》载录四百六十五帖,可资对王羲之的书迹流传及其文章事迹的考稽。
《慎子(繁体竖排版)》包括:序、内篇、外篇、慎子逸文、附录、孙毓修跋、慎子集说、事实及卷帙、学术之真谛及其批评。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篆书者吴大潋一一八三五.一九。二一,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意斋,江苏吴县人。晚清学者、金石学家、书法家。有恒轩吉金录、权衡度量考、古玉图考、古籀补、意斋集古录、意斋诗文集、等著作。吴大潋精于小学、考释古文字,亦工篆刻和书画。吴大潋的书法造诣,以篆书最为精深。开始学秦代小篆刻石,书法酷似李阳冰。后受杨沂孙的启示,将小篆与金文相结合,用笔苍辣,自成新意,大气淋漓,沉着雄厚,给篆书带来郁郁生机。篆书代表作有论语、孝经、说文解字建首、等。我们对吴大潋先生的篆书论语配了简体释文,便于读者临习之余,重温经典。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篆书者吴大潋一一八三五.一九。二一,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意斋,江苏吴县人。晚清著名学者、金石学家、书法家。有恒轩吉金录、权衡度量考、古玉图考、古籀补、意斋集古录、意斋诗文集、等著作。 吴大潋精于小学、考释古文字,亦工篆刻和书画。吴大潋的书法造诣,以篆书最为精深。开始学秦代小篆刻石,书法酷似李阳冰。后受杨沂孙的启示,将小篆与金文相结合,用笔苍辣,自成新意,大气淋漓,沉着雄厚,给篆书带来郁郁生机。篆书代表作有论语、孝经、说文解字建首、等。 我们对吴大潋先生的篆书论语配了简体释文,便于读者临习之余,重温经
本书以《汉志》、《隋志》及两《唐志》为中心,对宋以前古典术数的传世文献记录做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归纳。于前人考释,详者略之,略者祥之,并以晚近相关研究成果及出土资料,予以补充;阙疑处则辨证诸说,参以己见。本书搜罗宏富,分析得当,在程度上可作为中古以前古典术数研究的文献参考。
《中国历代绘刻本名著新编:孔子圣迹图传》我国现存最早的反映人物事迹较全、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连环图画,从颜母祷于尼山生孔子,到孔子死后弟子庐墓,真宗祀魯为止,对孔子的生平事迹进行了具体描绘,是一部形象化的孔子编年史。明仇英绘,文徵明书。该图册图文并茂、绘制精细、形象传神,对后世连环画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而且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鬻子校理》是对《鬻子》一书作的较全面的整理,包括对重新编排过的《鬻子》正文作的校注和今译,对《鬻子》佚文的辑校,对唐代逢行珪《鬻子》旧注的点校,还有收集历代的著录、序跋、版本、考辨等作为附录。“前言”则对《鬻子》的作者、内容、思想价值等作了深入系统的介绍与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