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从先秦到明代的千古传世美文,是中国古代名家名篇的合集。本辑精选通行底本,延请专家校注,配以双色版画诠释文章内容,延展文章意境;从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延续古圣先贤智慧,使传世典藏存世弥久。
张养浩,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其出处大节、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所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 张养浩在诗文创作方面的成就也是比较高的。他少年时即有能诗之名,在他青年时代任掾吏期间,得以有机会向姚燧求教。姚燧是元代前期文坛的领袖人物,其散文创作师法韩愈,上追秦汉,以奇崛古奥来矫正宋末平直萎弱的文风。 张养浩的散文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他与姚燧一样,擅长撰写碑志,这类文章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传记、序、记之类作品,文学性极强。 张养浩传世的著作版本众多。这次点校,以元刻本《张文忠公文集》为底本,以文渊合四库全书本《归田类稿》(简称“四库本”),周永年、毛堃校刻《归田类稿》(简称“毛刻本”)为校本。其中《三事忠告》据四部丛刊所收钱谦益藏本及四库本校勘。
西汉至隋朝的诗歌,以前亦常称为八代诗,起讫时间约自公元前200年至公元600年,前后包括800余年的创作和流传历史。这是我国诗歌从《诗经》、《楚辞》到唐诗之间一个漫长而重要的阶段,在诗歌史的长河中,堪称是《诗》骚之流、唐诗之源。
南宋王灼《碧鸡漫志》是一部有关词学的理论专著。该书论述了词乐缘起、部分宋人词作以及重要词调的本事,其中尤以论述词乐缘起的内容备受学术界的重视。《碧鸡漫志校正》是从文献角度对本书的重新整理。在校勘上,作者几乎搜罗了现存所有版本和引用文献进行汇校,同时对一些重要的词汇和概念做了笺注。此次修订重版,作者吸收了十多年来的研究心得和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使该书的体例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充实。
《辛弃疾选集(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已故学者吴则虞先生的遗稿,著于1957年,原名《稼轩词选注》。此书注释穷本溯源,广征博引,堪补其他注本之遗失缺漏。除注文外,此书列校、笺、评、释、附等项。释文不仅从词作内容、特色、作法上层层剖析,且间有考证,不时发前人之所未发。辑有历代评述辛词之《词话》,并著《辛弃疾年谱》、《稼轩词版本考》(包括《稼轩词版本系统源流表》、《稼轩词主要各本异同简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