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穀,其书斋名惜抱轩,故世称惜抱先生。姚鼐生于安徽桐城县南门树德堂宅一个世代官宦的书香之家,高祖姚文然,曾官刑部尚书;曾祖姚士基,曾任罗田知县,入祀罗田名宦祠。姚鼐出生时,家境已经衰落。祖父孔錨,二十六岁早卒;父亲姚淑,终身为一介布衣。 由于家境日趋衰落,姚鼐从小即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困难时一日只能吃一顿稀饭。生活的艰难,激励着姚鼐更加勤苦攻读。其伯父姚范进士及第后为翰林院编修,他还有个过从甚密的挚友刘大櫆。因此,姚鼐幼年时,姚范和刘大櫆便成为他好的老师。175O年秋,姚鼐参加江南乡试,考中举人。此后,姚鼐五次参加礼部会试,均落第。直至1763年春,姚鼐第六次应礼部试,终于中式,殿试名列二甲,授庶吉士。1766年夏,姚鼐三十六岁,在翰林院庶常馆期满,试职兵部。第二年,由兵部调任礼部仪制司主事。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素为学林所重,之前只有校点本而无注本。校点本仍有未尽如人意之处。有失校者 ,有不明音韵而误点者 ,有不明训诂而误点者 ,有不明史实而误点者 ,有不明年号而误点者 ,有不明天文而误点者 ,有不明地理而误点者 ,有不明职官而误点者 ,有不明姓氏而误点者 ,有不明书目而误点者 ,有不明文理而误点者 ,有不明出处而误点者。 总体说来,笺注非常细致得体,纠正了前人对钱大昕理解的错误,也对钱氏本人一些错漏提出见解,是迄今为止较全面较深入的笺注版本。
凡例 一、本书以上海图书馆古籍部所藏《清世说新语》抽印本为底本。正文四百六十余则,作者原注数百条,共计六万余字。其字里行间,又有夏敬观本人晚年亲笔所作校订、增补、改动三百余处。笔者在整理过程中一并予以保留,且加标点、校勘与注释,力求真实地反映作者这一手批校注本的原貌,并给读者提供一比较完整可靠的新校新注本。 二、《清世说新语》原刊于《青鹤》杂志半月刊,题《清世说新语(未刊稿)》,署“新建夏敬观撰”。卷首有陈灨一所撰序文一篇。其次是《清世说新语目录》,自《德行》至《仇隙》共三十六门,一仍《世说新语》类目之旧;然正文仅有自《德行》至《简傲》的二十四门,自《排调》至《仇隙》的十二门则付阙如。盖因其系连载之文,自《青鹤》杂志1932年卷期开始,至1935年第三卷第二十四期结束,陆续连载四
《日知录》是札记体裁,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全书32卷,共计1020条,前后积聚30余年,荟萃了顾氏一生著作的精华。本书以台湾徐文珊《原抄本顾亭林日知录》为底本,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抄本(简称“北大抄本”)参核。徐文珊点校本是目前唯一正式出版的《日知录》抄本,而大陆迄今尚未有以抄本为底本的整理或研究著作。本书用其文本,不用其标点。
《石涛画谱校注南田画跋(朱季海著作集)(精)》原为石涛撰,原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朱季海先生校注。《南田画跋》为恽格画论,也由朱季海先生校订。二书均为朱季海先生旧着,今重新修订出版,成为《朱季海文集》中的一个品种。《画谱》原为石涛撰,原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朱季海先生校注。《南田画跋》为恽格画论,也由朱季海先生校订。二书均为朱季海先生旧着,今重新修订出版,成为《朱季海文集》中的一个品种。
《通鉴地理通释》共14卷,该书记述了《资治通鉴》所载地名的沿革异同、险要扼塞所在。首列历代州域,此列历代都邑,再次为十道山川好历代形势,参以历代名臣奏议。全书征引博洽、考订详明,为研读《通鉴》和研究历史军事地理的重要参考著作。
本书是对《里耶秦简[贰]》(湖南省考古所整理,文物出版社2017年版)中所公布的湖南里耶古城1号井发掘的第九层3423枚秦简牍资料的再整理和研究。在原整理者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缀合残片、完善释文等工作,新释、改释文字400余字,新增缀合50余条,并对全部释文施加标点和注释,形成了一个方便各相关学科学者利用的基础文本。
本书是《芷兰斋书跋初集》的姊妹篇。韦力先生是当今古籍善本的收藏大家,藏品可谓汗牛充栋。本书收其所藏30余部珍贵名家稿钞批校本珍善图书,除揭示版本信息外,更着力介绍名家批校文字,其版本研究出自实践、理论水平亦可与旧之藏家比肩。
《文心雕龙》一书自产生以后,历经传抄翻刻,出现了很多文字问题。直到清代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出现,刘勰之书方得一较为完备的校注本,流行百余年。可是其中仍然有许多文字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民国以后,又有许多
凡例 一、本书以上海图书馆古籍部所藏《清世说新语》抽印本为底本。正文四百六十余则,作者原注数百条,共计六万余字。其字里行间,又有夏敬观本人晚年亲笔所作校订、增补、改动三百余处。笔者在整理过程中一并予以保留,且加标点、校勘与注释,力求真实地反映作者这一手批校注本的原貌,并给读者提供一比较完整可靠的新校新注本。 二、《清世说新语》原刊于《青鹤》杂志半月刊,题《清世说新语(未刊稿)》,署“新建夏敬观撰”。卷首有陈灨一所撰序文一篇。其次是《清世说新语目录》,自《德行》至《仇隙》共三十六门,一仍《世说新语》类目之旧;然正文自《德行》至《简傲》的二十四门,自《排调》至《仇隙》的十二门则付阙如。盖因其系连载之文,自《青鹤》杂志1932年卷期开始,至1935年第三卷第二十四期结束,陆续连载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