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 傅云龙 编撰的 游历图经 系列中的一 本,据清光绪十五年( 1887 )刊本影印。 光绪 十三年 ( 1887 ) , 傅云龙 奉命出游日本、美国、秘鲁、巴西、加拿大、古巴诸国。于途中诹事译文、历地摹图,归后整理成列国图经六部,是书即其中之一。 三十卷,分为天文一卷、地理六卷、河渠二卷、国纪一卷、风俗一卷、食货四卷、考工一卷、兵制一卷、职官一卷、外交一卷、政事一卷、文学一卷、艺文二卷、金石五卷、文征二卷,对日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尤其在日本外交、日本文学、日本金石以及日本文征等内容上,该书别具一格。
《抱残守缺斋日记》收录清末有名学者、文学家、实业家刘鹗的存世日记三种,记录了刘鹗的日常起居、社会交游和思想观点,为读者细致入微地展现了晚清士大夫阶层的生活实景。
本书以集录古钟鼎彝器所见文字为主体,兼收石鼓文、古币、古陶器文,共收入3500多种古文字形体,按照《说文解字》 体例始一终亥部第编排,是集录中国秦代以前古器物文字的一部书。在每个字的小篆字体下,依次排出这个字的多种古文字形体,并在字形下注明出处。凡是与《说文解字》中的籀文、古文形体有区别的字,都加以说明,对不同的训诂也加以注明。作者在大量收集古代铜器铭文拓片及其他古文字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了大量清晰明显、可以辨识的古文字形体,编成《说文古籀补》。
陈红彦主编的这本《古籍善本掌故(1)》以通俗浅近和流畅文字,解读国图珍藏古籍善本文献,以及流传过程与其中的精彩文化故事,直接拍摄原书书影,图片清晰,图文并茂。可作为古籍版本收藏鉴定的参考,供靠前外古代文化爱好者阅读,弘扬国学。该选题的读者定位为专业爱好者。
陈红彦主编的这本《古籍善本掌故(1)》以通俗浅近和流畅文字,解读国图珍藏古籍善本文献,以及流传过程与其中的精彩文化故事,直接拍摄原书书影,图片清晰,图文并茂。可作为古籍版本收藏鉴定的参考,供靠前外古代文化爱好者阅读,弘扬国学。该选题的读者定位为专业爱好者。
中国古籍中有大量以书家的手迹上板者,在古籍和书法交叉处诞生的这一全新的领域,便是本书的研究范围。由祁小春著的《古籍版刻书迹例说(精)》是这一领域开创性的著作,作者通过对古籍版刻书迹和书家传世作品的比照研究,来判断古籍版刻中书迹的真伪等问题,是对书法史资料的有益补充。全书分为“方法编”“例说编”“资料编”和“附录编”,通过详细的例举,将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籍中所遗留的书家手迹择其精者,一一进行对照研究。书中另附有大量的古籍版刻和书法作品的插图,兼具学术性、资料性和欣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