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以解释见长的中国上古文化史。作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进步并不是在原来的老路上又走多远,而是换一个思路使这门学问比先前更有效。任何学问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学也能改弦更张从而使它更科学、更加卓有成效。本书从初版起就试图探索它的变通之道。本书章主要讨论史前中国何以形成自己独特文化;第二章讲述三代时期由于国家的出现给这一文化增添了哪些新因素,文化各部分关系如何;第三章分析战国时期社会各领域是在什么条件下实现转型的;第四章讨论“历史规律”问题,分别有“周秦文化中的名实律”、“中国古代的礼品交换与商品交换”、“我国历史上影响人口的文化因素”三节。
《永乐大典》是编纂于明永乐年间的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这部大型类书所收录的古代重要典籍达八千余种之多,上启周秦,下迄明初,内容涵盖经、史、子、集、释藏、戏剧、平话、工技、医卜、农艺等,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了。这部古代大型百科全书共22,877卷,另有目录60卷,装订成书11,095册,全书共约3.7亿字,所收录的古代重要典籍达8000余种之多,它是上起周秦,下迄明初的历史文献资料的总结。《永乐大典》 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 ,宋元以前佚文秘典,明初各种典籍资料尽收其中,所录图书均未删未改,一字不易,所收古籍从而得以原貌保存。全书内容涵盖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南戏、北剧、平话、工技、医卜、农艺等无所不包。全书体例 用韵以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