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后,浙江是中国的文化大省。“文化之邦”的含义,不仅包括精英文化方面的繁荣,还包括通俗文化的方方面面。本书运用文化地理学的视角,以学术(儒学学派及进士数量)、风俗(民间信仰、节日、婚姻、丧葬习俗、堕民、九姓渔民)、方言与戏剧等文化要素为切入点,对近世时期(宋元明清)浙江的文化区域特征与地域差异展开具体而深入的描述、分析、总结,解剖其形成、发展、成熟的自然与人文背景,并挖掘其深层次的制约机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地域文化进行了文化区划,揭示了区域文化中心的变迁轨迹。本书为认识中国各地传统地域文化及其形成机制提供了一个典范,也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
此书论述大蜀国的辖区可包括川康滇高原,以雅磐江、若水为中心,北抵汶川、武都,东至犍为,南极昆明。今知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若以戈、铀等武器为言,自三星堆至陕南汉中、关中西端的宝鷄茹家庄、竹园沟和陇东的灵台一带所出,正表现出文化上的密切关系。这种青铜武器形态上的共同性,无疑能暗示出这几个地点的青铜文化至少曾经具有一体性。
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江苏地域文化研究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书从时间、空问、行业三个方面梳理江苏地域文化的发展脉络及特色.是作野多年研究江苏地域文化的一个总结。对江苏地域女,化的历史分期,作者首先把江苏地域文化分为建省前和建省后两大阶段,然后再把建省前分六个时期,建省后分三个时期。其分期的依据主要是根据各历史时期江苏内强势地域文化的影响。对江苏地域文化的分区,俐者依据现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差异和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周边省.市地域灾化的影响,把江苏地域文化划分为金陵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楚汉文化四个文化主区和京口文化、江海文化、海盐文化、淮安文化四个哑区。江苏地域文化实际上是汉族文化的地区类型,具有汉族文化的共性。本书主要突出汀苏在整个中华文明中有显著特
约翰·霍布森对西方崛起论中占主流的种族中心主义偏见提出了挑战。这种偏见通常认为,欧洲人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开创了其自身的发展,而东方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只是一个消极的旁观者。霍布森则认为,有两个过程导致了东方化西方的崛起。首先,欧洲发展的每个重要转折点,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吸收东方发明(如思想、技术和制度等)而完成的,在公元500至1800年之间,这些东方发明通过东方全球化,从先进的东方向东方主导的全球经济扩散;其次,1453年后欧洲身份的构建导致了帝国主义的产生,由此欧洲人攫取了诸多东方资源(土地、劳动力和市场)。因此,霍布森的书把迄今为止仍被边缘化的东方民族推到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最前列。
约翰·霍布森对西方崛起论中占主流的种族中心主义偏见提出了挑战。这种偏见通常认为,欧洲人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开创了其自身的发展,而东方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只是一个消极的旁观者。霍布森则认为,有两个过程导致了东方化西方的崛起。首先,欧洲发展的每个重要转折点,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吸收东方发明(如思想、技术和制度等)而完成的,在公元500至1800年之间,这些东方发明通过东方全球化,从先进的东方向东方主导的全球经济扩散;其次,1453年后欧洲身份的构建导致了帝国主义的产生,由此欧洲人攫取了诸多东方资源(土地、劳动力和市场)。因此,霍布森的书把迄今为止仍被边缘化的东方民族推到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最前列。
岭南文化是华夏文化大家庭的一员,有自成体系的历史渊源、内涵特点、表现形态及时代影响。对岭南文化的研究与推介,是当代社会科学与文化建设的一个热门。《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岭南文化概说》针对岭南文化的演变、构成、特征和主要表现以及岭南文化的研究情况,用浅白通俗的语言,对已见观点做适当的归纳,并陈述作者个人的看法,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岭南文化的本原
《敦煌古藏文文献论文集(全2册)》是敦煌古藏文研究的重要结集汇集国内著名藏学研究者,对法藏、英藏敦煌古藏文文献及国内所见吐番时期遗存的藏文文献作分类考订论证,以揭示吐番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以及汉藏民族在长期交往的历史。《敦煌古藏文文献论文集(全2册)》从金石简牍、文书写卷、语言文字、历史社会、法律制度、文字翻译、宗教原文、医药占卜,丧葬社仪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古藏文献反映的史实,是研究西藏社会和汉藏民族联系的重要史料。
本书是全面研究陕西民间刺绣艺术图文并茂的著作,也是我国近年来探索民间美术的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本书收集了大量珍贵的绣品资料,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资料大多是编著者亲自调查而来。编著者本身是对陕西刺绣充满感情的艺术学者。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他们与一批艺术工作者开展田野调查,坚持近20年。陕西100多个县市,他们足迹几近一半,而征集作品的县市,竟占到90%。加上他们行家的慧眼,所选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品质精彩,诸如枕顶、裹肚、虎头帽、儿童马甲、围嘴兜、虎头鞋、鞋垫、袖套、门帘、落发夹、遮裙带,等等,向人们展示了一片艺术的新天地。而描摹的刺绣中的28式鱼纹、48式鸟纹以及24件针扎扎样式黑白描稿,更可见编著者的苦心和认真。对于陕西民间刺绣的关注和考察,其实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陕西的艺术工作者就
《江西进士/江西方志文化丛书》记述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江西行政区划内唐朝至清朝进士科登第情况。重点介绍状元39人,其中文状元33人、武状元6人;榜眼41人,其中文榜眼39人、武榜眼2人;探花43人,其中文探花41人、武探花2人;会元(省元)23人,其中文会元21人、武会元2人。为保证全书的完整性,还附有“江西历代进士名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作用与地位日渐突出,其作用与意义不再局限于精神领域。文化在经济的基础之上,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发挥着巨大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竞争中的位次。在这种全新视角下,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扬州历史文化作为扬州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加以深人系统地挖掘、整理、光大,使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在新的时代得到新的阐释和展示,并为新文化建设提供可资利用的资源,无疑是当今扬州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赵昌智主编了这本《扬州文化通论》以飨读者。
认识欧亚草原文化,不仅可开拓我们的视野,更能让我们审思许多习以为常的固有传统文化。《黄金草原:古代欧亚草原文化探微》立足学术前沿,广纳诸多欧美学者对古代欧亚草原文化领域的最新考古资料及权威论著,并阐发了作者独到的见解,书中所附近两百张精美的彩图与线绘图,勾勒了长久以来浑沌又陌生的古代欧亚草原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及其与周边古文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