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敲糖帮》描述的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群体。作者走进义乌60多个村落,亲身采访150多位敲糖人及其相关知情者,打开他们尘封的记忆,记录了物质贫乏岁月里一个个充满艰辛与苦难的心灵,展示了义乌人民坚忍不拔的刻苦精神。正是他们厚重的肩膀,挑出了今天义乌的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作者在书中还追寻出中国的敲糖帮历史长达几千年之久,义乌敲糖帮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支。义乌敲糖帮由卖糖、敲糖换鸡毛到经营小商品贸易而崛起于世界经济之林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几千年文明深厚底蕴展示出来的一个缩影。
中国古船从用途上分为漕、客、货、战、农、渔六大类。从结构上大体分为舲、舫、(舟刁)、艓、舢、舳舻、舴艋等。舫“是两船相并的双体船”。“舲”是有窗户的小船。“(舟刁)”是狭小刀状形木船。“艓”是轻巧灵活的木船。“艗”是画有鸟形状的大船。“舳舮”是艏艉相接的船。“舴艋”是两头尖尖很小的内河客货船。中国古船制造材料多样化,主要有木船、竹船、皮筏船、桦树皮筏船,此外,还有石头制成的船。如北京昆明湖的石舫是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制造的,光绪时(1875-1908)加楼添台,安装了当时时髦的彩色玻璃,成为朝廷达贵游览景点。
苏州河,长江支流黄浦江支流吴淞江上海段俗称。苏州河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发展的中心,催生了几乎大半个上海,后又用100年时间成为搭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水域框架。 本书为“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之一种, 分五个部分,介绍了苏州河的由来、苏州河的“湾”和“角”,苏州河的“渡”、苏州河的“桥”、苏州河边的建筑与工厂,基本上以苏州河边的地名为切入点,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并百余幅图片,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苏州河的故事,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宁波话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地处越地的今鄞县、慈溪、镇海、奉化、象山、定海一带的人民,就以越语相通,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今天魅力迷人的宁波话。 宁波话属于吴方言区临海小区宁波片的方言,它通用的地域十分狭窄,其核心地区不会超过5000平方公里,大概包括宁波市区、鄞县、奉化、镇海、北仑、舟山和慈溪的东部。但是,宁波人通过上海而到达全国各大城市谋生的人数,如果包括他们的后裔,其总数将超过本土,他们的语言影响也大大超过土著,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外埠人们的印象中,宁波话正是浙江话的代表。 如果从语音学的角度看,方言的语音特色更多地表现在单音词和双音词上,它会更富有个性地表现出“读音”的地方性,或者说与普通话的区别,但是,这一区别会带来书写上的困难,而且有些字音就根本无法书写。好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