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20世纪很知名的外交思想家,也是极具天赋、屡获大奖的作家他被俄罗斯的魅力征服,却是专享被苏联驱逐的外交官1953年7月一个炎热的下午,刚刚退休的乔治·凯南迈下美国国务院大楼的台阶。在此之前,他的职业生涯跌宕起伏,从东欧到柏林,从柏林到苏联。他发出有名的“长电报”,提出“遏制政策”,指导了冷战时期美国的主要战略。他出任驻苏联大使,又被迫卸任……退休远不是他职业的终点。之后的半个世纪里,他撰写了20本著作,两次荣获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本书从凯南8800多页日记中精选内容,真实再现了众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幕后故事。在88年的日记中,凯南倾注了热情和智识,不断追问国家战略和人生的答案,展现了深刻的政治、道德见解和哲学反思,也在学习如何与艰难的现实妥协,追求做很好的自己。
化是本书的核心主题。本书将新西兰置于整个和太平洋的背景之中,探讨新西兰短暂历史中政治与性及地方性压力间持续的紧张、考察小国特性和孤立所产生影响的重要性,人口、防务以及经济问题是本书讨论的一些重要内容。
本书按照世界史一级学科中的五个二级学科史学理论与外国史学史、世界古代史与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与国别史、世界通史与专门史为序,主要讨论2010年以来中国的世界史学科研究学术前沿的进展状况和重要热点问题。结合全书布局,每位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研究兴趣撰写相关章节。
《20世纪全球史》是美国通用的世界现代史教科书,以繁简适度的篇幅,再现了波澜壮阔的现代历史。现根据英文第7版删节影印,并由中国人民李世安教授撰写中文导读。从次世界大战前夜到21世纪后冷战时代的来临,在过去一百年里,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如何变化、演变的?《20世纪全球史()》给我们提供了简明、生动的历史图景。作者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平衡的写作技巧,将近百年世界大事尽收眼底,涉及经济力量的涨落、政治社会的变动、科技的进步、国际关系的演变、思想文化的潮流等等。
《“同文同种”的骗局:日伪东亚联盟运动的兴亡》作者以翔实的史料,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东亚联盟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基本内容,以及东亚联盟运动兴起、发展及败亡的全过程,并从理论与实际两个层面予以深刻的批判。东亚联盟理论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出现的一种影响较大的侵略理论;在该理论指导下,在汪伪政权统治区内,曾兴起了一场颇具规模的东亚联盟运动,受欺骗而参与的民众达数百万人之众。
我国20世纪的古代内陆欧亚史研究虽然是按照传统的概念分地区(如中亚、北亚和东北亚)等进行,但拉开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序幕。百余年来,我国学者在局部研究中卓有成绩。为适应打造学术精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要求,推进欧亚学的深入,精选至今仍有重要影响的内陆欧亚领域论文40篇左右,编辑成书。藉以展示中国20世纪欧亚学研究历程,同时为新时代的欧亚学研究示以轨则。《欧亚历史文化文库:20世纪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论文选粹(第2辑)》主要收录的是以韩儒林、章巽、夏鼐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欧亚学者的论著。
《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少见的编年体历史巨著,也是我国一部极为重要的编年史,它不仅为统治阶层提供了统治经验,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精编(套装全6卷)》以历代治乱兴衰为线索,在记录历史的同时,阐述君主与人臣的品德善恶、军国大事与政策得失,总结王朝更替的原因和教训,以期使统治者取得鉴戒。该书接近用年、月、日的时间顺序纪事,结构严密,条理清晰。
《铭记历史同护和平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表现了中俄两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浴血奋战、相互支持的历史,展现中俄两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鲜血结成的友谊,表达“同护和平”的主题。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俄两国领导人商定共同举办相关庆祝活动。
《八一三淞沪抗战》立足八一三淞沪抗战,试图对八一三抗战的历史进程,作一番全方位的记叙和探索,把它置于外政治与军事的历史发展的全息场景中进行全面的透视。《八一三淞沪抗战》是研究抗日战争史的重要史料,也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的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也是一个纵横交错的过程。从纵向来看,我们按传统方法把它划分为上古、中世纪、近代、现代,当五个发展阶段;从横向看,人类的历史则由各地区之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此分散到联系日益密切,最终发展为作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