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介绍自1788年法美同盟至1933年底美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包括华盛顿会议、大战借款及中日问题。分为共和的原理与理想、对于旧世界的挑战、边界的完成与海洋的瞰视、联邦的保全、加利比海与太平洋上的发展、欧洲方面的干涉等6个部分。材料极其丰富,而且是最原始、最有权威的,文笔明白流畅,是关于美国外交史的标准大学教科书。
化是本书的核心主题。本书将新西兰置于整个和太平洋的背景之中,探讨新西兰短暂历史中政治与性及地方性压力间持续的紧张、考察小国特性和孤立所产生影响的重要性,人口、防务以及经济问题是本书讨论的一些重要内容。
本书是以史料研读为中心的辅助教材。由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是、下)、世界现代史与世界当代史六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均有导论,由专家结合选中的史料进行点评,同时补充了延伸阅读、问题研讨、研究实践等内容。本书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史学兴趣与治学能力,并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世界史最基本的史料。
本书分四卷:卷叙述我国汉朝以前的中央亚细亚的历史发展。当时中亚的大势,北部生活着塞西安人和萨尔马希安人等,南部则活动着巴克特里人和波斯人等。第二卷共五章,叙述西汉时期匈奴人的历史。第三卷亦五章,叙述东汉时期匈奴人的历史。这两卷书里面,也涉及当时西域方面的情形,叙述了汉人和匈奴人如何发展其势力于中亚。第四卷也分五章,前两章述南匈奴在汉朝灭亡后的历史,至所谓五胡十六国时期而止,因为此后正统的匈奴人即不复见于中国史了。
我国20世纪的古代内陆欧亚史研究虽然是按照传统的概念分地区(如中亚、北亚和东北亚)等进行,但拉开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序幕。百余年来,我国学者在局部研究中卓有成绩。为适应打造学术精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要求,推进欧亚学的深入,精选至今仍有重要影响的内陆欧亚领域论文40篇左右,编辑成书。藉以展示中国20世纪欧亚学研究历程,同时为新时代的欧亚学研究示以轨则。《欧亚历史文化文库:20世纪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论文选粹(第2辑)》主要收录的是以韩儒林、章巽、夏鼐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欧亚学者的论著。
邹逸麟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运河史、黄河史以及历史经济地理领域等三个方面。他的研究论文,文字朴素、平实,既不摆设技巧,也不兜售机伶,总是着意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条理化,降低读者理解的难度。本书为其学术论文自选集,具有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