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太原北齐陶俑墓
    •   ( 6 条评论 )
    • /2023-11-01/ 三晋出版社
    • 内容摘要 本书稿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从20世纪以来山西省太原地区考古发掘的北齐墓葬入手,系统介绍了这些墓葬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每个墓葬中出土的北齐陶俑,对陶俑的类型、服饰、军阵排列、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勾勒出古代陶塑艺术在北齐的发展脉络以及太原地区北齐陶俑的概貌,是首次系统地整理太原地区北齐墓葬出土的陶俑,图文并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资料参考价值。

    • ¥119.2 ¥298 折扣:4折
    • 中国古代舍利瘗埋制度研究 冉万里 文物出版社【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冉万里 /2013-02-01/ 文物出版社
    • 《中国古代舍利瘗埋制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古代的舍利瘗埋制度,时代包括魏晋南北朝、隋代、唐代、五代、宋元明几个时期。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在充分掌握 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考古发掘资料和文献资料,对古代舍利瘗埋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内容涉及舍利的种类、传入和向外传播问题;同时根据考古资料,对塔基地宫的出现及其演变、与墓葬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各时期舍利容器的组合方式及其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对许多具体问题的分析有独到的见解。

    • ¥146 ¥311.04 折扣:4.7折
    •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研究院 文物出版社【正版书籍】
    •   ( 2 条评论 )
    • 云冈石窟研究院 /2008-06-01/ 文物出版社
    • 石窟寺最早出现在古印度,佛像最早于贵霜王朝的政治中心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谷地)诞生。佛教石窟造像之风的东渐,大约首先是新疆,然后经河西走廊、波及关陇,五世纪因云冈石窟的开凿,达到鼎盛,进而流布中华。云冈石窟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一改葱岭以东昔日佛窟的石刻、泥塑、壁画三位一体的模式,直接比照古印度的大型石窟建筑,在东方营造出气势磅礴的全石雕性质的佛教石窟群;同时,广泛吸收中外造像艺术精华,兼容并蓄,融会贯通,成为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集大成者。从而,对华夏佛教石窟的推广、雕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03.72 ¥220.98 折扣:4.7折
    • 曾侯乙墓礼乐制度研究【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黄敬刚 /2013-03-01/ 人民出版社
    • 1978年夏,湖北随州的擂鼓墩出土了震惊世界的曾侯乙墓,与三星堆、兵马俑相媲美,挖掘的大批战国文物,尤其65件大型整套编钟,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成为国之瑰宝,为中国考古史上所罕见。 自曾侯乙墓发掘以来,对曾侯乙墓的研究就一直不断,但是从礼乐制度角度进行系统而深入研究的图书却是少见。《曾侯乙墓礼乐制度研究》着眼于周代礼乐制度,运用考古、音乐、丧葬、民俗、文化多学科知识,依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展开曾侯乙墓礼乐制度的研究,即从曾侯乙墓葬形制与礼制关系、曾国先民墓葬风俗、曾侯乙墓随葬器物、曾侯录乙钟磬、曾侯乙墓玉礼器、曾侯乙墓文字书法艺术、青铜器雕塑绘画艺术与礼制关系七大层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和探讨,填补曾侯乙墓研究的空白。《曾侯乙墓礼乐制度研究》史料丰富,图文并

    • ¥137.31 ¥324.62 折扣:4.2折
    • 殷墟妇好墓铭文研究【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曹定云 著 /2007-04-01/ 云南人民出版社
    • 本书所收文章,是我在1977年至1992年间完成的,是我的早期著作。时间虽过去十三年,但书中的不少基本观点,已经受住时间的检验,是可以立足的。例如,关于“妇好”姓氏问题,文章指出,“妇好”非“子”姓,“妇好”乃“子方”之女;关于殷人姓氏问题,文章指出,殷人非“子”姓,而是“妃”姓。殷人姓氏问题,在1991年出土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中,再次得到了证实,已成定案。”关于殷代金文中的“亚”形问题,文章指出“亚”是一种武职官名,担任这一职官的通常是诸侯。尽管目前学界对“亚”字仍有不同的看法,但对铭文族徽中的“亚”形,认为是代表武职官名,渐成共识。再如铭文族徽中的“戈”字,文章指出是代表夏部遣民后裔氏族,这也得到愈来愈多学者的认可。所有这些,都使笔者感到欣慰。

    • ¥141.67 ¥333.34 折扣:4.3折
    • 历代帝王陵墓 孟斌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孟斌 著 /2016-10-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本书是对中国历代帝王所葬陵墓或衣冠冢的修筑、毁损、保存与重建状况的集大成梳理。本书通过梳理大量的史籍、地方志,并利用的考古资料,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位置与状况进行详细的考辨,较前人研究更为完整地介绍、研究中国历代帝王的陵墓。本书涉及中国古代陵寝制度、文物考古与保存等命题。

    • ¥122.41 ¥254.82 折扣:4.8折
    • 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研究 吴敬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吴敬 著 /2015-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通过历史资料探讨了南方地区宋代墓葬特征的形成原因;对南方宋墓的群体差异、墓主葬期、出土玉器、断代方法以及宋代厚丧薄葬、葬俗迁徙、墓葬防护等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总结了宋金时期南北方墓葬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并讨论了汉人葬俗对金代女真贵族的影响;对南方宋墓与前后时期墓葬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南方宋墓在南方唐代至元代葬俗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传承作用。

    • ¥129 ¥287.37 折扣:4.5折
    • 内丘张夺发掘报告-第3号【正版图书,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 /2011-10-01/ 科学出版社
    • 《内丘张夺发掘报告》是河北省南水北调建设工程的系列考古报告之一,是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发掘内丘县2009年度张夺2号遗址与2010年度张夺村南墓地项目的正式报告。张夺2号遗址由窑址区和墓葬区组成。其墓葬区和张夺村南墓地均是以战国至汉代时期墓葬为主的平民墓地。我们先后共清理墓葬200座,获得一批较为重要的遗迹、遗物,并首次在邢台地区墓葬中发现了秦文化现象。 《内丘张夺发掘报告》是迄今为止发表的邢台地区战国至汉代时期平民墓葬和汉代陶窑资料最丰富的考古学报告,是研究当时平民社会生活状况和丧葬习俗的重要资料。 《内丘张夺发掘报告》适用于考古、文物和中国古代史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及高校师生参考阅读。

    • ¥146.8 ¥373.6 折扣:3.9折
    • 宣化辽墓 墓葬艺术与辽代社会【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李清泉 著 /2008-03-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以宣化张氏家族壁画墓群为中心,讨论契丹统治下汉人墓葬艺术中的多元文化内涵,以期从中了解一些当时常见墓葬装饰内容的功能与意义,解释有关丧葬艺术题材背后的观念与信仰,以及这些艺术形式所赖以产生或演化的特定社会历史根源。同时,也期望能通过这项个案研究,窥察到辽代世俗美术与中原汉族地区世俗美术之间互动、交融历史过程中的某些片断,探寻到唐代以迄于辽宋时期丧葬礼仪美术的若干变动。

    • ¥140.28 ¥330.56 折扣:4.2折
    • 唐陈元通夫妇墓【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靳维柏,郑东 主编 /2016-07-01/ 文物出版社
    • 《唐陈元通夫妇墓》简介: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历来同及国外不同谱系文化进行碰撞交流与融合。在五口通商之后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口岸,较早地接受了西方的现代文明,华侨资本的投入使厦门较早地享受到了现代工业的成果,对台关系又使厦门成为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前沿。文化杂交,推动厦门的进步,也是历史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中陆地区的文明发展程度在时间上早于沿海地区,厦门岛的开发则迟至唐代中叶,此次发掘出土的年代最早、有明确纪年的唐陈元通夫妇墓,对研究厦门的历史有重要意义。唐陈元通夫妇墓的墓室形制规格较高,保存完整,反映了唐代建筑典型的风格和特点,出土的银鎏金摩羯纹多曲碗、银盏、银则、银笄、银筷、银冠饰等,图案精美,錾刻技艺高超,是唐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晶,随葬的长沙窑褐绿彩双系罐、邢窑

    • ¥142.86 ¥295.72 折扣:4.8折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陵墓【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刘毅 著 /2016-05-01/ 开明出版社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共60余卷,是一套基于考古发现和传世文物等物质实体而书写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包括通史和专史两个系列,通史系列以史前中国、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阶段进行划分,共6卷。专史系列则是根据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遗存的分类,按“类”来叙述某类物质文化遗存的分述系列,包括古建筑、石窟寺、古陵墓、古水利、古天文等基于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研究的分卷,也包括玉器、铜器、铁器、瓷器、金银、玻璃、雕塑、绘画、兵器、货币、纺织品等基于各类可移动文物进行研究的分卷。两个系列从纵横两个维度,多层面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的煌煌篇章。同时考虑到视觉感知非常对于形象地认知和理解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非常必要,每卷又配图200幅左右,用四色全彩印刷,图文皆堪称精美。本书是《中国古代物质

    • ¥131.3 ¥312.6 折扣:4.2折
    • 黄河中下游地区汉至西晋模型明器研究【正版图书】
    •   ( 0 条评论 )
    • 武玮 /2014-10-01/ 大象出版社
    • 《黄河中下游地区汉至西晋模型明器研究》共七个章节,各个章节的内容是:首章引言;第二章考古与文献所见先秦墓葬出土明器;第三章模型明器类型学研究;第四章模型明器区域研究;第五章模型明器总体发展阶段性;第六章模型明器社会阶层使用特点;第七章相关社会问题研究。

    • ¥144 ¥368 折扣:3.9折
    • 边茶藏马 雅安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物管理局 编 文物出版社【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雅安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物管理局 编 /2012-05-01/ 文物出版社
    • 陈越良、王琼主编的《边茶藏马(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雅安研讨会论文集)》收集33篇论文多是从此次研讨会精选而出的,从不同视野、角度、侧面对茶马古道(雅安段)的形成、文化内涵,茶在四川的种植、交易及汉藏人民饮茶习俗等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对早期学者开展茶马古道的考察史进行了梳理,多系首次发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不少论文见解新颖,颇有建树。论文作者有来自我国历史学、考古学、农学等研究领域的专家教授,也有来自四川本土茶业、文化、史学、考古领域的学者,还有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是他们在茶马文化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使得这些研究成果得以及时与读者见面。

    • ¥132.41 ¥274.82 折扣:4.8折
    • 郑州商代铜器窑藏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 科学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著 /1999-02-01/ 科学出版社
    • 1974~1996年间,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在郑州商城的外侧清理发掘了三个商代前期晚段的青铜器窖藏坑,出土了大批精美的商王室青铜重器。这批青铜器的出土,为探讨郑州商城的兴废和商前期都城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对了解商前期的王室礼制、青铜铸造工艺及这一时期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首次将这三个窖藏坑的资料统一发表,在收集原有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发表出土器物的线图、拓本和照片,详细介绍出土物的形制特点。书中附有的大量原始拓本、精美图版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同时书后还附有青铜器的有关报告和出土动物骨骼鉴定报告。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可供文物考古工作者、博物馆工作者、历史研究和教学工作者阅读参考。

    • ¥131 ¥275.37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