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医药人才辈出,特别是在当前全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名中医,他们热爱中医药事业,苦心钻研岐黄仁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中医人形象,为中医学术传承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张奇文教授等结合当前中医药的大好形势和名中医的成才之路,又主编了《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四辑)》,相信该书出版后将对宣传中医,抢救中医学术,继承发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弘扬中华文化,进一步培养新一代名中医,促进中医传承,进一步解决中医后继乏术等问题,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束景南的《朱子大传》是相关领域公认之作。它从南宋儒佛道文化交融的宏大社会背景中,采用文化还原的研究方法,对朱熹及其思想作了全新的评价。初版于是1992年,曾获中国图书奖,并得到张岱年、邓广铭、潘富恩等先生的高度评价。 朱熹是与孔子齐名的中国文化伟人,外久久期待着一部文化综合性的朱熹传问世。这部《朱子大传》是部、也是最完备的一部朱熹传记,作者潜研十载而成,张岱年先生与陈荣捷先生作序,誉之为研究朱子学与传统文化的新的重要成果。全书规模宏大,史思深沉,采用文化还原的研究方法、多层面地探讨了朱熹的一生与思想发展历程,并从而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代景观。作者掌握了大量新资料,全文单征引古籍在一千余种之上,多有独到的新发现,纠正了各种流行误说。
本书是迄今为止关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最的传记读物,传主的阅历、志趣、思想、性格等不仅跃然纸上,其理论来路和提炼过程也清晰可见,是一本研究学术大师费孝通的文本。
通过这本书,我希望读者能对一个走过大半个世纪的中国民族学、人类学者的学术生涯了解一个轮廓,存下一份回忆。也许它能勾起人们对本世纪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发展历程的一些思索,并对这门学科在不同社会场景下与时局的磨合有个评说。
《陈垣图传》曾于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校庆一百周年之际,以大开本铜版纸精装印制,以为纪念。惜其印数少价格高,一般读者不易见到。值此陈垣先生一百三十年诞辰,我社再版《陈垣图传》,并附录启功先生怀念老师的文章,寄托我们对陈垣老校长的怀念。
本书是上海资深法官、反古前任某法院民庭庭长的何济翔先生于93岁高龄之际所写的回忆录,披露了反古运动中上海司法界实况的珍贵史料。何先生因附议国际著名法学家杨兆龙先生倡言立法、加强法制建设而在反右中罹祸,度过了二十年艰辛、屈辱的劳教与就业生活。饱经人世沧桑的老人回首人生,记录了一个有良知、求真理的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全·优,近5年中、高考满分高分作文,内容翔实全面,分门别类优化呈现,是提升考场作文写作水平的好的阅读品牌之一。
在胡适个人生命史上的每一阶段,一向都存在着一些或大或小的疑点,他的博士学位问題,他的西洋哲学素养,他对毛泽东的影响,他和蒋介石的关系……随着《胡适日记全集》的出版,其中有些问題已能够获得比较明确的解答。《重寻胡适历程》根据《胡适日记全集》的內在线索,探讨胡适在各个阶段与中国现代史进程的关联,并就上述引起议论的疑点,择其较有关系者予以澄清,让胡适自己说话,还胡适一个原来面貌。
《回首残阳已含山》以翔实丰富的细节,真实地反映了“反右”运动中,一名忠于职守的年轻记者的不幸遭遇,和此后二十余年的坎坷经历。讲述了北大荒的风雪,阴山下的凄凉,草原沙化的忧思,执掌教鞭的无奈,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一个“老右”的足迹,引发读者深沉的思考。此书从书名到目录到全书文字,都有个性,颇具文采,读来引人入胜。
本书是关于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戴震的一部大型评传。全书将能收集到的有关戴震的生平事迹放在其学术思想、科学思想的演进中叙述,夹叙夹议,注意到将这位清代流的学问大家的深奥的学术问题和哲学问题作具体缕析,有较强的可读性。全书以戴震的治学方法和哲学思想的逻辑发展为贯串,评介了戴震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文化背景、前后期思想的区分及其转变动因、经学成就、自然科学及其科学哲学成就、史地学成就、人文科学的语言解释哲学成就、新理学道德哲学、经济伦理及其朴素辩证法成就等。
本书讲述了作家兼编辑家牛汉坎坷丰富的一生:童年灰小子、少年流亡大西北、冬天光脚穿草鞋的大学时代、为革命出生入死、因“胡风集团”而受难……刻画了一幅有血有肉的命运肖像。牛汉一生对诗歌痴情不改,文中涉及不少感念的师友、文坛往事、名人逸闻:浓墨于胡风、冯雪峰、丁玲、路翎、曾卓、萧军;淡彩于沈从文、叶圣陶、朱光潜、施蛰存;细描卞之琳、艾青、田间、冯至、何其芳;略论周扬、夏衍、茅盾、艾芜、孙犁。行文兼有历史的广度和心灵的深度,文字饱含着对现实的体验和对生命的体悟。
尼尔·麦考密克爵士的这部经典著作,解析了H.L.A.哈特在法律推理、司法裁量、法律规则理论、权利与义务的概念以及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深邃洞见。麦考密克运用通行的学术解释,对哈特的法律思想予以建设性的批判和创造性的发展,使哈特的思想更易于理解。可以说,本书在准确地阐述了哈特这位20世纪英美法理学旗帜性人物的学术思想的同时,也奠定了麦考密克作为的法哲学家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