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绘画数千年来的发展历史看,画家无疑有两大类型:一是开疆拓地型,一是顺井深挖型。前者是在对传统认识后意犹未尽的主动出击,志在扩大战果;后者则是在对传统认识后意犹未尽的增砖加瓦,志在深入细化。二者有着不同的使命,也有着相互的关联。它们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促互补的,可以说,前者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升华,后者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深入。升华是在规定动作完成后的自选动作发挥,而深入则是在规定动作完成后的细节动作补充。彼此充当着不同的角色,都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作用。从来传统都先经开疆拓地,再经顺井深挖,开疆拓地者又需有顺井深挖者的辅佐,最后纔能达到典型高度。 冯超然先生不仅在此体现了非凡功力,而且以此作为传业授徒的不二法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陆俨少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陆俨少人其门下初始
一、周恩来是本年谱谱主,书中叙述谱主的活动,一般均省略主语。 二、本年谱按年月日顺序记事,有些事采用纪事本末方式撰写。一条中包括不同月日多次活动的,开头用第一次的时间,其余各次的时间在行文中出现。 三、年谱中同一时间有多条内容的,在第一条开头写明时间,从第二条起用“△”号表示与第一条时间相同。 四、条文中力求标明每项活动的具体日期,有些日考订不清的写旬,旬考订不清的写月,依此类推。一般放在旬末(月末),有些放在旬中(月中),是编写者大体能断定其时间的。 五、凡谱主与他人联名发的函电文件,其名次一般均按原件顺序排列。谱主为首的,一般不出谱主姓名,只写明和某某、某某从事了何项活动。 六、本年谱适当反映了某些重要的背景材料,按时间顺序排列在文中。 七、对有两种不同说法的同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