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资治通鉴〉》共20册,是一套连续的历史故事集,通过311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鲜活地演绎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朝代更替、历史兴衰、人事沧桑。 考虑到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与特点,在尊重历史的大前提下,这套书对史料进行了科学的剪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模拟事件发生的场景,把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生动地呈现出来,让少年儿童在增长历史知识的同时,又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为了避免让整个历史读起来碎片化,这套书尤其注重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讲究由小故事串起大事件,用大事件演绎大时代。故事与故事之间,相互承传、次序分明,有条不紊地把历史推向纵深,帮助少年儿童更真实、立体地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
闻一多曾说,只有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诗说唐朝三百年》便是 援诗入史 诗史互鉴 的一次实践,它以300首唐诗为媒介,用115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鲜活地演绎了大唐王朝289年的历史。全书共8册,分别为《贞观气象》《一代女皇》《李唐归来》《盛世背影》《安史危局》《藩镇割据》《宦祸党争》《帝国悲歌》。
写给孩子的传统文化 为我社同中国国家博物馆、史家小学合作开发的一套面向小学段读者的博物馆及中华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全套书分为生命、创造、尊重、规则、责任五个主题,每个主题下依据学生适读年龄分为上、中、下三册。 创造 主题三册共收录30件藏于中国的博物馆中,能够代表中华文明史上有 开创 意义,甚至影响世界的藏品,内容涵盖了从学会用火、观测星象、养蚕缫丝到发展丝绸文化、茶文化、酒文化,自新石器时代肇始的玉文化,自商周肇始的文字,铸铁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古代营建的独特魅力,以及大名鼎鼎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看似不起眼但影响了骑兵发展的马镫,中国历史各个时代创烧的不同种类的瓷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