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黄远生、外交部之厨子、章炳麟、驳建立孔教议、章士钊、政本、章士钊、章士钊律师辩护词、陈独秀、敬告青年、陈独秀、袁世凯复活、李大钊、青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刘半农、作揖主义、许德珩、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天安门大会宣言、傅斯年、中国狗和中国人等等。
日记之作,肇自宋元,明清为盛。宋吕希哲之《侍讲日记》与周必大之《归庐陵日记》均为名冠当代、利垂后世之精心佳构。元则姚燧之《西林日记》与郭畀之《云山日记》亦不稍为逊色。明代大文豪冯梦龙之《燕都日记》以及叶绍袁之《甲行日注》等日记,堪为时代之楷模。广为学人所熟知的清代官宦、名家如曾国藩、曾纪泽、翁同稣、潘祖荫、李慈铭、王闿运、林则徐、洪亮吉、有泰、王昶、钱大昕、高士奇、梁放超等人之日记,文学与史学价值并举,甚至可与他种重要史册文献相齐名。诸如此类之日记名篇大着,如今已被当代学人汇为一书,名之为《历代日记丛钞》。
写在前面这是一部沉重的书,一部具有独特的艺术震撼力和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的书。一年前,作者的亲友把厚厚的《神史》遗稿交与我,读后心情甚为悲凉。我匆忙打点行装,直奔千里之外作者的出生地--巧家发拉村。赤裸的山脊,苍凉肃杀,一望伤目。此时,我极想从这刚烈的世界中,发现人类自身生存的境遇,以及改变这一境遇的斗士心态。我远离文学很久了,时间的迁流已改变和抹杀了世间的许多事物,时尚的文学,早把底层民众的生命状态忘得差不多了,博大、深厚、燃烧的土地,或许很少有作家去描述了。《神史》唤起了我青年时代的记忆,让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