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人类思想中,灵知主义是一种鲜明特征的思想气质,沃格林用灵知主义来观照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并用来解释西方现代性的起源。 灵知主义就是西方现代性的本质,并且根植于西方的传统生活中。西方思想家格林用灵知主义来关照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并用来解释西方现代性的起源。他从尼采、黑格尔、马克思那里撷取一些思想文本中的个案,在本书中精彩地阐述了自己关于西方现代性的主张。
本书主题不在于追踪辨析文明形态的讨论,所关注的是梁启超、雷海宗与黑格尔等中外学者的中国文明史或近代史研究,都离不开对于军人与军事问题的考察,也都涉及到了掌控国家武装力量的体制的研究。黑格尔强调战争与武力对于历史的绝大动力作用,梁启超呼唤中国的“武士道”,雷海宗要求改变传统的“无兵”状态。可知无论是断代的具体的近代中国问题考察,还是文明史或历史形态的宏观思索,都离不开“无兵”与“足兵”等基础性课题的研究。
本年鉴是由国际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编辑出版,由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组织相关会员单位的专业人士翻译成中文。本次年鉴客观阐述面你那发生的重大国际事件、各地区武装冲突形势发展及其解决进程,联合国和相关地区组织采取的维和行动,以及具体重要影响的国家组织和军事几天的安全政策和军事策略的变化情况。次年鉴以其内容严肃、客观,资料翔实系统而享誉世界,是一本研究军备、裁军的专业工具书。
这本集子中的26篇论文反映了与会学者对北洋时期中国外交的思考。将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置于整个近代中国外交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揭示北洋外交的本来面目,并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是本次会议论文的一大特点。例如,有学者考察了中国参加次世界大战的决策,肯定北京政府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有学者讨论中国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关系,强调了北京政府推进国际化、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努力。本次会议论文的另一特点是,没有将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仅仅局限在政府及对外交涉的层面上,而是拓宽视角,在更宽广的领域里讨论外交及与其相关的一些问题。国民外交、舆论与外交的关系、国内派系政治与外交的互动,这些都是以往研究较少的课题。而本次会议有数篇论文对这些课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运用手的档案资料进行个案研究是本次会议论文的又
本书提供了一种向资本主义转型的新理论。通过讲述资本主义如何在资本家缺席的后共产主义中欧被打造的故事,它引导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了现代资本主义起源的问题。 本书通过深入研究,深刻描绘了由中欧前共产党技术专家以及异议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体制废墟上构件的资本主义的显著特征。 这是由三位美国社会学家作出的开创性研究,它主要研究了匈牙利、波兰和捷克共和国从国家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的问题。
本书是阐述对外宣传和传播,从而为建构全球化背景下理想的中国国家形象而着力打造的一部专著。 本书在对外宣传与传播规律的探讨方面,提出了独到的新见解,如,必须“树立全球传播的新观念”、 “新闻传媒建构国家形象的策略”、 “建设高信度、高质量的对外传播体系”等观点,对于推动中国对外宣传和传播的改革,对于高校新闻传播系科“国际传播”课程的开设、课题的研究,以及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等等,都提供了极好的学术和理论的支持。 它与《畸变的媒体》 (李希光著)、 《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 (顾潜著)、 《当代对外传播》 (郭可著)等构成了“全球传播”丛书,既是这个领域的学术专著,也是“国际传播”课程的导向性教材。
本书首先考察了罗尔斯的试图抵消一切运气的影响的“公平的正义”的观点;然后是德沃金的考虑抵消原生运气的影响,而认为选项运气与正义基本无涉的资源平等理论;接着是诺齐克的认为正义并不必然与运气相关,从而实际倾向于一种对之不做政治干预的自由至上主义观点。作者认为这三种处理正义与运气的方式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容易得到辩护。他试图提出第四种方式,即通过重新解读罗尔斯与诺齐克的论证,得出正义就在于为人们保存、发展和运用他们的理性能力创造一种合理条件的初步结论,为此,我们没有必要抵消所有运气的全部影响,而只是要防止运气产生将危害到这种理性能力的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