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郭初阳授课的人用三个字来评价他的语文课堂:“革命性”!在很大程度上,郭初阳找回了语文的尊严,找回了语文课堂的尊严。他赋予了语文课堂以学术的深度、理性的光照、自由的启蒙,以及民主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文化品格。如果说许多语文老师和他们上的课是墙;那么郭初阳和他上的语文课则是窗,一一扇干干净净、透明的窗。
《大夏书系·钱梦龙文丛: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精选16篇钱梦龙老师的经典课堂实录,以教学沙龙的形式加以品读、鉴赏,颇具现场感,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钱老的教学艺术和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钱梦龙老师把一堂堂语文课当成了一件件艺术品,去精心地雕琢、刻画;研读此书,有助于广大一线教师探寻语文教学之根。
《天才儿童教育》(雷江华、邓猛编写)是《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书中包括了:天才儿童的发现与鉴别、天才儿童的身心特征、天才儿童的教育、天才儿童的发展、身心残障天才儿童、天才儿童教育的域外视角等八章内容。《天才儿童教育》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中小学美术有效学习评价/全国中小学有效学习评价指导丛书》秉承服务一线的编写宗旨,充分吸纳课程改革10年来各学科课堂教学创生的新成果、新经验,注重结合一线教学的实际问题,从新知识、新技能、新视野、新观念方面指导学科的有效教学。文本简洁、实用,突出学科特点,让一线教师有“一点就通”的感觉,同时兼顾内容的前瞻性,试图做到立意高而不空,案例新而不虚,文字通而不涩。强调深挖学科内涵,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赫尔巴特教育论著精选》,本书在我社2002年出版的《赫尔巴特文集》基础上,在兼顾赫尔巴特思想的系统性前提下,选择赫尔巴特著述的精华
本书是著名特级教师任勇老师近30年数学教学中的行之有效的经验,这些经验多有原创的思想和独到的思考。每一个数学教学主张,都是数学教学的成功之道。“每课一趣”,妙趣横生;“每堂一赞”,赞出奇迹;“善用媒体”,高效教学;“情境教学”,贴近实际;“让生上课”,别开生面;“与美共舞”,舞出精彩;“有意差错”,大智若愚;“借题发挥”,融会贯通;“限时限解”,限出创意…… 本书既源于教学实践,又注重理论提升;既贴近教学大法,又凸显数学特色。数学教师读之,必有启迪;数学教研人员读之,定能获益。
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和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如何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需要,开展差异性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促进每个孩子在不同方面的发展、充分挖掘其潜能。而David A.Sousa博士的这本《天才脑与学习》则对我们做好这方面工作有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Sousa博士在本书中从脑科学的角度,探讨了有天赋才能者的脑在激活状态、活动过程和功能上的表现,指出某一方面表现出超常能力的个体在完成该方面任务中大脑活动也具有独特的特征。此外,他还用大量的篇幅探讨了如何根据这些具有不同活动特征的脑进行适合他们的学习和教学,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拥有的丰富材料,对每一方面的天才脑都提出了非常
这本书是作者十余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亲历实践,记录了作者让学生爱上写作文而努力思考、实践探索、积极寻找作文教学规律的轨迹。全书密切结合小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地抓住小学作文的各个要素和关键点做了详细的讲解;精心筛选出习作做范本,巧妙地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解决在作文中遇到的难题——“写什么”“怎么写”和“怎么改”的问题。是一本对小学语文教师和小学生写作很有帮助的优质读物。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高度相互依存的。这种相互依据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我们是否能致力于合作并达到真正有活力的学习和生活。教育理应促进积极的相互作用。 事实表明,在当前的中国,合作学习已然成为一个热点的研究问题和热点的教学实践问题。Lnda A.Balche所著的《合作课堂:让学习弃满活力》阐述了有关合作学习的以下几方面: 为什么要开展合作学习?该从哪儿着手开展合作学习?在开展合作教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如何评估合作学习的效果? 合作学习的理论背景是什么,相比较于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有什么优点?有哪些素使得它具有这些优点?合作学习究竟能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什么?怎样才能使合作学习成分发挥它的效能?
本书内容大体有四个部第:部分是科研兴校掠影,以彩色图片及说明汇报与课题有关的活动及获奖资料。第二部分是主体正文,共六章:章绪论,既是本课题的理论构想,又是通过三年来上千节研讨课的实践、探索、反思,总结出理论上的研究成果。第二章到六章,是按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分别以语文、数学、英语及其他学科(包括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的教学生活化,以及很富有特色的学科整合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分章论述的。由于考虑到“以综合课程为主”的原则,学校是全寄宿制(有生活老师)以及学校与家长的紧密联系等因素,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和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险单独设课外,还在各学科教学生活化中,特别是在语文课、学科整合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中加以融入。这一情况可以2-6章内容中得到反映。从本书第三部分“案
每位教师在教学与教师发展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学习上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如何更好地理解学生的特殊需要,并提供相应的帮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实施全纳教育,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实用而且可行的指导用书十分缺乏,本书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 本书专为教师编写,集中该领域中诸多专家的成功经验与成果,提供了课程调整、课堂活动、教师与学生交流、协调学校内外资源等多方面的具体案 例,并从实践的角度提供了针对学生进行的分层教学,以及如何协调学校、家 庭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等具体指导。 作为一本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用书,本书也是学校、家长、教师培训者、教育政策制订者等全纳教育相关人员的读物。
本书是美国评价专家Richard J.Stiggins基于自己在课堂评价领域二十余年经验而成就力作,是全美最实用和应用最广泛的教育评价书之一,并荣获了多个奖项。 评价是一个过程,教师的目的就是通过课堂评价得出准确的结果,并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限度地帮助学生获取学业上的成功。基于此,作者在书对当前学校里使用和流行的各种课堂评价方法都做了详尽的介绍,还特别关注了学生情感倾向的评价。同时,本书通篇都在探讨各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评价中的方法和策略,提供了很多操作性很强的建议,以帮助教师让课堂评价真正成为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和契机。
名师课堂教学实录还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手资料。教学理论研究应该源于教学而高于教学、服务教学,它的实验、研究的“基地”是课堂,它的主要研究对象应该是课堂教学。教学理论的苍白,主要是因为没有深入生动活泼、千变万化的课堂,没有从教学的“源头活水”汲取理论动力和理论营养。 本书涉及的课文都是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执教这些课文并撰成“实录”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特级教师和省级名师培养人选,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努力探索着语文地教学艺术,形成了或正在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尽管篇目不同,学生不同,执教者的禀赋、学养和教学风和也不尽相同,但这些“实录”有着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特色。举其大者,有以下几个方面:先进的教学理念、富有创意和特色的教学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高度相互依存的。这种相互依据是积极还是消极,取决于我们是否能致力于合作并达到真正有活力的学习和生活。教育理应促进积极的相互作用。 事实表明,在当前的中国,合作学习已然成为一个热点的研究问题和热点的教学实践问题。Lnda A.Balche所著的《合作课堂:让学习弃满活力》阐述了有关合作学习的以下几方面: 为什么要开展合作学习?该从哪儿着手开展合作学习?在开展合作教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如何评估合作学习的效果? 合作学习的理论背景是什么,相比较于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有什么优点?有哪些素使得它具有这些优点?合作学习究竟能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什么?怎样才能使合作学习成分发挥它的效能?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拥有百年的悠久历史,以“立人为本,成志于学”为校训,坚持“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的教育理念,一直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2014年,由窦桂梅校长主持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全国小学教育界,乃至整个教育界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极大地推进了全国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同时,主题教学教育思想,也是撬动清华附小课程改革的杠杆。 窦桂梅主编的这本《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主题课堂》全面系统地呈现了主题教学的理论主张与清华附小二十余位不同学科教师的主题课堂面貌,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展现了主题教学“立人”教育思想的实质和课堂面貌。本书可作为教学研究的实践样例,也是一线教师的参考书。
每位教师在教学与教师发展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学习上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如何更好地理解学生的特殊需要,并提供相应的帮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实施全纳教育,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实用而且可行的指导用书十分缺乏,本书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 本书专为教师编写,集中该领域中诸多专家的成功经验与成果,提供了课程调整、课堂活动、教师与学生交流、协调学校内外资源等多方面的具体案 例,并从实践的角度提供了针对学生进行的分层教学,以及如何协调学校、家 庭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系等具体指导。 作为一本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用书,本书也是学校、家长、教师培训者、教育政策制订者等全纳教育相关人员的读物。
本书主要探索拓展活动的各项规律与特点,还有拓展的前沿动态、理论趋势及实践活动的新发展方向。本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部分,拓展训练概述;第二部分,拓展训练要点;第三部分,项目介绍。
本书共分为三篇:篇为教学设计基础,包括教学设计概述、教学设计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二篇为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制定、教学评价的设计。第三篇为教学设计的应用与发展。这部教材将尽量比较全面地从教学设计的发展、知识体系、前沿动态等几个方面探讨教学设计的基本领域。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从事教学设计教学和研究的人员及从事教学资源开发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