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科研指南》立足教师教学科研的特点、面向教师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对教师教学科研中的问题逐步展开探讨,详细讲解了怎样选题、怎样申报选题、怎样搜集资料、怎样写作论文、怎样发表论文等内容。作者站在教师的立场思考问题,对教师教学科研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且,在叙述的语言上,也注重使用教师的话语方式,避免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表情达意,贴近了教师的实际需求与阅读习惯。
《本真语文名师经典系列:听王君讲语文教师成长》主要讲述了,在这个时代,王君是一个精彩的语文传奇,她的课堂总会散发出一种足以打动你我灵魂的温暖和光芒。对于这个时代的语文来说,王君更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幸运,她的专业追求、她的课程成就让我们对语文重新喜欢以至热爱,从而再一次鼓起对这个学科的热情,并且对自己树立起的信心。 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也许你正在寻找方向,也许你渴望拥有一双更加明亮的眼睛,也许你在积聚更多前进的力量,也许你已经走得稳健自如,走得很美很远……不论如何,在这里,王君与你同行。 在这里,生命因饱满、真诚、孜孜以求而青春常驻: 在这里,课堂因激情、智慧、匠心独运而灵动隽永; 在这里,语文因底蕴、梦想、专业建构而趋于本真。
“教师胜任力”因与教育质量息息相关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书围绕这一主题,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形成了多种可操作模式。本书可谓:(1)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模板;(2)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指南;(3)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向导;(4)学校评聘教师的指标参照;(5)研究者与政策制定者的数据库。 本书透过“教师亚群”间差异构建了隐喻各项胜任力深层联系的“雨伞模型”,可为教师专业标准研制及教师评聘提供指标参考。 本书基于“雨伞模型”构建了“职前教师模块式课程”与“阶梯推进模式”,摆脱了“老三门”课程“线性”模式束缚。同时开发出“实践型专家教师教育工作坊”、“教学问题周末诊所”等在职教师培训模式。 本书通过问卷调研揭示了教师校本发展模式中的问题,并通过团体访谈,改良了“校本备课”、“师徒结对”、“教学比武”、“专题讲座”等教
幼儿生涯规划并非是要在孩童时期就让孩子选定发展方向,为将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具体规划,而是在幼儿园阶段,家长、教师、幼教工作者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如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学会合作、保护环境、正确使用零用钱等,培养其正确的行为,如帮妈妈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小朋友;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让孩子学会尊重生命,培养其人际交往的意识,并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意识。教师、家长必须具备这样的意识和态度,并在此过程中和幼儿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教给其基本的生活技能,为其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获得生活、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黄天中、吴先红主编的《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幼儿版)》分为四篇,即生命篇、生存篇、生活篇、生涯篇。全书共22个主题,其中生命篇8个主题,生存
教师的身份认同与认同危机是相互联系的。对教育变革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全面分析,有助于促进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自主建构新的专业身份,获得教师自我的身份感。在建构教师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本书力图将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人”的教师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积极真实的教师自我为指向,从制度、他者和本体三个向度来深入展开。其中,在制度与教师个人互动的框架中,主要探讨了宏观/外在的制度与微观/内在的制度是如何作用于教师自我的问题;从他者的视阈出发,主要探讨了在人际互动的情境中教师对自己身份是如何认同、协商与建构的问题;从本体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看,主要探讨了基于教师鲜活的生活经验来诠释和提升教师生命意义的问题。本书最后指出,要想能够从外在的角色期待和他者论述中解放出来,实现教师自我内在能动性的有效
不必用堆砌的荣誉来证明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光荣就印刻在学生的记忆里……在李镇西校长带领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每个教师都是故事。在教育工作和生活中,他们有的爱生如子,有的业精于勤,有的勇于探索……每位老师背后的故事和他们的成长之路虽然各不相同,但又惊人地相似:他们用爱心和责任赢得孩子的信任与尊敬,以高尚的师德点亮孩子的智慧与希望之火,让孩子们不仅学习到知识和技能,更培养出他们的独立思考精神……“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文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武侯实验人的内心,他们与作为一校之长的李镇西在教育中相互砥砺与激荡,共同谱写了新教育的华章。 作为校长的李镇西视自己的老师如兄弟姐妹,在繁忙的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中,坚持记录和书写每一位教师的故事和闪光点。这些平凡、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就如同
《学思维活动课程教师用书(小学版)》是《学思维活动课程》1~6年级学生用书的配套教师用书,内容包括“理论篇”和“实践篇”两部分,旨在为教师提供理论和实践层面一站式、全方位的指导。“理论篇”包括思维的基本理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其培养、学思维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学思维活动课程的教学。“实践篇”包括一年级教学指导、二年级教学指导、三年级教学指导、四年级教学指导、五年级教学指导、六年级教学指导和三种模式的教学设计案例。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手册,旨在为课堂评价方面经历各异的读者提供便利的参考。读者首要做的或许不是通读全书,而是先从总体上了解课堂评坐的目的和作用,然后就可以直奔对本学科和本人教学目标而言最为恰当、最有意思的课堂评价技巧,进行细读和探究。为达此目的,本书在编排上分成了三编。编根据读者先前经历的不同,可作为课堂评价的入门介绍,也可作为课堂评价的全面回顾。第二编汇集了50种不同的课堂评价技巧,使用十分简便。第三编由全书最后两章构成,内容主要是回顾与展望。 本书核心部分在第7-9章,这三章展示了50项课堂评价技巧,其中有些是全新的技巧,有些则是在原30项技巧的基础上,根据课堂应用情况进行了较大的修正。所有三章均包含若干分技巧,按评价对象大致归为:知识与技能(第7章),态度、价值观及自我意识(第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