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第五版)一书,适用于学前和小学低年级教育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和教师的在职培训。对于学生而言,《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呈现了学前和小学低年级教育课程中的数学经验的生动和广博。对于该领域的教师而言,《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介绍了一种有组织的、循序渐进的方法,用来为学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创造一种适宜于发展的数学课程。而且,《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的设计与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和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等专业组织提出的课程指南和标准相一致。
本书首先从“热爱数学真理”的底线开始,具体地论述数学学科德育的三个维度:人文精神,科学素养,道德品质。然后展示数学德育的6个层次,展开的顺序是从数学本身的文化,到本身的数学美,再纵向地跨到数学史,上升到数学哲学层次,然后是联系数学以外的现实,最后则是并无太多数学特征的课堂文化。接下来是三项不同类型的数学德育实践活动,包括:来自天津中学两个教学班的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属中学开展“数学文化”教育活动的报道、来自四川省关于“数学作文”的实验报告。 本书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进行课题研究的方法,对课题研究选题、实施、科研方法等进行逐一阐述,同时附有如课题申请、开题报告、研究计划、中期总结、结题报告等课题研究应用文范例,便于教师自己进行课题研究时参考;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课题研究过程中以及完成后相应的科研成果如何总结和推广,以及各种类型教研论文的撰写方法,并附有大量供教师参考的范文。 全书注重实用性和普及性,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我们不追求理论上的准确阐述和界定,而把重点放在操作层面上进行介绍,并配上近几年较典型的数学教育科研案例,力图对教育科研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语文教师手册”丛书的定位试图兼顾两个方面:(I)从课本编撰的角度探索语文课程、教材、教学。(2)为创造性地编写与试编本按册对应的“教师教学参考书”所进行的前期工作。前一个定位,表明丛书具有相对独立性,它着眼点于语文课程、教材、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新探”,供语文教育研究者和中小学语文教师参考。后一个定位,显示丛书与试编本的密切联系,它着眼于试编本的修正与改善,摸索“教师教学参考书”的新模式,供试教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师使用,有的还将与试教学校合作编撰。
《中学数学教研论文的读与写》的作者都是30岁左右的青年数学教师,却又有比较丰富的数学教研经验。《中学数学教研论文的读与写》的案例都是作者们公开发表的论文,这些论文涉及中学数学教研的多个方面,内容丰富。《中学数学教研论文的读与写》的读者对象是需要提高中学数学教研论文写作水平的人员,需要了解中学数学教研期刊的人员,需要了解中学数学教研实际情况的期刊编辑,等等。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介绍了历史教师的教育历程。上篇,关于历史学、历史课程与历史教育的思考。下篇,历史教育的实践与叙事。
《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第五版)一书,适用于学前和小学低年级教育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和教师的在职培训。对于学生而言,《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呈现了学前和小学低年级教育课程中的数学经验的生动和广博。对于该领域的教师而言,《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介绍了一种有组织的、循序渐进的方法,用来为学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创造一种适宜于发展的数学课程。而且,《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的设计与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和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等专业组织提出的课程指南和标准相一致。
本书是潘新和老师关于语文教育、作文教学的随笔集,全书共分理念编、写作编、阅读编、测评编、治学编、评论编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语文教育的问题,语文教育的关键在哪儿,为什么写作、写作的源泉是什么,阅读为何要指向言语表现,以及对历年高考作文题的评判等。作者以生命动力学和发生认识论为理论立足点,对中小学写作教学和语文教育做了入木三分的批判,同时分析阐述了写作教学和语文教育的内在机理。对中小学写作教学和语文教育很有启示意义和建设性。是潘老师表现本位、写作本位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表现存在论”的语文教育观的又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