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习学集》,徐俊撰,收录论文、札记、书评三十余篇,其主体都与敦煌吐鲁番文学相关。全书按照论文、劄记、书评及附录编排,大致分为先唐诗、唐五代诗、歌辞、学术史等四类,各类基本按写作时间或发表先后为序,个别略具综合性质者置于类末。作者自述其近三十年学术经历云:“1986年前后,因为承担责编陈尚君先生《全唐诗补编》(包括王重民先生等《全唐诗外编》修订本)的缘故,我开始接触敦煌写本文献,并尝试对有关敦煌诗歌进行查考和辑录。到1991年,基本完成敦煌诗歌写本的普查、校录;1995年完成《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初稿,并列入中华书局发稿计划,2000年6月正式出版。……我曾取王重民先生《敦煌曲子词集》、任半塘先生《敦煌曲校录》和《敦煌歌辞总编》、饶宗颐先生《敦煌曲》等校读对勘,因而对敦煌歌辞类写本有所关注和了解
《文选学》介绍了骆鸿凯先生以纂集、义例、源流、体式、撰人、征故、评骘、读选导言、余论等为主要编目,揭示《文选》的成书经过及其具有文学史、文体学意义,是《文选》学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著作。
真实后面还有真实,是我近来读书时,不止一次的慨叹。这后一种真实,对前一种真实,不是什么消解,多是高层面上的认定,让干瘪的历史真实,放射出人性的光辉。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所著,是一本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专著,上起建安,下迄隋朝建立前夕,探讨三百八十余年间文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发展过程中提出来的种种理论问题等,探讨其历史发展面貌的同时也对其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钱起(生卒年不详),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又与郎士元齐名,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鸣沙习学集》,徐俊撰,收录论文、札记、书评三十余篇,其主体都与敦煌吐鲁番文学相关。全书按照论文、劄记、书评及附录编排,大致分为先唐诗、唐五代诗、歌辞、学术史等四类,各类基本按写作时间或发表先后为序,个别略具综合性质者置于类末。作者自述其近三十年学术经历云:“1986年前后,因为承担责编陈尚君先生《全唐诗补编》(包括王重民先生等《全唐诗外编》修订本)的缘故,我开始接触敦煌写本文献,并尝试对有关敦煌诗歌进行查考和辑录。到1991年,基本完成敦煌诗歌写本的普查、校录;1995年完成《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初稿,并列入中华书局发稿计划,2000年6月正式出版。……我曾取王重民先生《敦煌曲子词集》、任半塘先生《敦煌曲校录》和《敦煌歌辞总编》、饶宗颐先生《敦煌曲》等校读对勘,因而对敦煌歌辞类写本有所关注和了解
对比语言学基础理论、中国语及韩国语的特点、语言对比与语言教学、语言对比与思维研究、语言对比与类型学研究、语言对比与立化研究、信息理论与语言研究等。
卷《阐释与辨析》,收录了作者的四十多篇文章。作者酷爱的一人一书,人是嵇康,书是《文心雕龙》。本卷辑就是对《文心雕龙》的评析、建言;第二辑就是对嵇康的评说等。本卷有评价,有辨析,有鉴赏,评说中都是发自内心的赏赞。 第二卷《评说与赏赞》,收录了作者以前出版的《泥絮集》《三边论集》等书的一些文章以及后来作者对当代作家作品的评说。主要对当代山西文坛跨年代的不同创作风格、创作选材和体裁的作家作品进行评析。作者态度诚恳,有批评,有鼓励。是对山西文坛历年创作成绩的一个梳理,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份可供参考的资料。第三卷《独语与杂俎》,收录了作者的专著《独语集》和辑录了《南华杂俎》的部分散文,以及近年来未发表过的诗文、一二篇小说。文笔流畅细腻,作义深沉。无论描写乡间童趣,还是追忆亲友,都感情真挚,
对比语言学基础理论、中国语及韩国语的特点、语言对比与语言教学、语言对比与思维研究、语言对比与类型学研究、语言对比与立化研究、信息理论与语言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