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结合普通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基础,旨在对学生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方面进行专门和系统的训练。本书全方位地分析和阐述了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理论知识和写作技巧,从论文选题、确立主题、资料搜集与整理、草拟提纲、论文初稿撰写、论文修改、论文定稿、论文格式、注释的使用、文献援引、地道的英语用语表达等方面详尽讲解了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各个具体环节,并援引了新近在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作为实例供学习者分析和掌握各章节的理论知识。
《语气·情态》在版的基础上作了补充和修订,从跨语言的类型学视角对情态作了详细论述,所选语料广泛,既包括欧洲语言,也包括美洲和澳洲的土著语言,所讨论的情态特征增加了证据性、非写实等新的热点研究问题,对情态的研究现状总结较为全面。 《语气·情态》采用系统的术语,论述深入浅出,不仅为情态的跨语言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更是情态研究的入门教材。
《语篇语义框架研究》在总结半个多世纪以来语篇语义研究理论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框架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领域发展起来的框架分析方法,探讨语篇中语义框架结构的构成和实现方式。专著是对悉尼学派提出的语篇语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于语篇语义学的学科建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对语言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门学科要有开拓和突破,需要深入了解学科自身的发展史。翻译活动在中国有着近三千年不间断的历史,形成了深厚的翻译传统,但将这一翻译活动的演变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来进行考察,却是从20世纪初才开始的。邹振环著的这本《20世纪中国翻译史学史》对于中国翻译史学在20世纪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了全面的历史回顾:将20世纪中国翻译史研究的演变过程以“起承转合”为线索,对20世纪(1902-2000)中国翻译史研究的起步、发轫,如何经过民国时期的承接、承势,至1949年后的演变、转折,并在20世纪末完成了中国海峡两岸汇合、会聚的过程,作了系统的梳理。全书以翻译史研究论著为主要资料,结合其他文献,抢先发售勾勒出20世纪中国翻译史研究发展演变的脉络与系谱。作为一部专门学科的史学史,全书资料翔实,论说丰赡,品评力求客观而深入,填补了学术
本书是“学术规范与学科方法论研究和教育丛书”中的一种,围绕外国语言文学本质和学科基本问题,梳理具体学科的学术史,以便完整清晰地梳理该学科发展的脉络,呈现学科发展过程中不同学派和流派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对该学科的学术规范提出有益的建议。
《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是我国部系统地介绍外语教学问卷调查研究设计和实施方面的专著。该书首先讨论了问卷调查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地位、作用、特点及应用范围,然后通过大量的实例详细地讨论了问卷的设计和实施的各个阶段,包括问卷研究选题、问卷涉及的概念及其操作化、问卷项目的设计原则和要求、问卷试测和正式实施、问卷评价,以及问卷数据分析等方面。《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亦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适合希望通过问卷对学生、教师以及教学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的外语教育工作者阅读,亦可用作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阿尔泰语系作为一个语言共同体来说,在语言学中迄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所有从事这一语系各语言研究的语言学家,尽管都承认这一共同体和这一共同体的名称本身,但对这些语言的某些语族在这一共同体内部的相互关系,不同的研究者却有不同的理解和划分。某些阿尔泰学者认为,这一语系中所有的语族在发生学上都有亲缘关系;另一些则认为,这种亲缘关系是在较晚期形成的,它们并没有一个共同的起源,而是由于在语言的各个方面(语音、词汇、形态和句法方面)发生频繁的相互作用和复杂的影响才形成的。尽管阿尔泰诸语言为众多的民族所操用,但除朝鲜语和日语外,主要都分布在苏联境内,仅次于斯拉夫诸语言而居第二位。但关于这些语言,无论是对这个独特的语系,还是对这些语言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至今不仅一般的人,甚至连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