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英语自学方法教程(第二版)》一书以原典英语学习法为主要内容,阐述适合中国人自学英语的方法体系,介绍认知科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实用的英语学习方案和资源。本书既有丰富的案例、具体的方法、细致的程序,又处处渗透哲理分析。
《哥伦比亚英国小说史》收录了英国文学史方面的论文40篇,史论兼备地展示了20世纪末英美学术界在该领域的批评特点和价值趋向。由于不拘混于僵化的时代划分,书中的一些文章具有较大的时间跨度,论及了为数较多的作家。此外,书的卷末还附有百位英国小说家小传。
本书共6章,没有繁琐的条目,结构设计合理科学。不过,虽然全书结构简单,但内容却十分丰富,笔者从不同视角详细讨论了英语教学理论、涉及英语课程建设的英语课程论、影响英语教学的学习者因素,以提高英语教师教学效果为目的的英语教学研究论以及促使英语教师自身发展的英语教师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英语教学基础理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直面应用译学理论里的核心课题——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回顾与评述翻译评估研究现状和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认识和翻译质量概念认知等的基础上,根据篇章语言学关于语篇属性,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研究的语篇视角以及言语行为框架理论及其形式(语言)、功能和情景三个系统及其辩证关系的阐述出发,建构出基于英汉互译文本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David Nunan所著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是1989年英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的全新版,是一部总结了过去20年来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学术专著。该书强调教师发展和培训的范式应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语言课程和大纲的设计应该融入学习者的知识视域和生活经历。把学习者和教师的知识视域和经历带人课程的有效途径是任务。任务既是方法、内容,也是课程。这是作者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师发展观和课程观。 新版本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任务和课程的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证研究基础”,“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形式教学”,以及“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评价”四个章节,使这本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更趋完善。作者从一个语言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理论研究者的角度,用通
本书收录了《英语世界》杂志创刊至今刊载的论述英语学习方法及翻译方法的文章,撰写者皆为我国英语界久负盛名的专家学者。所有文章深入浅出,指津点要,让读者在品读专家心得体会的同时,从治学和做人方面都能得到有益启迪,对爱好翻译及从事英语工作的读者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本书分为部分,部分简述西方经典和现代修辞传统及其研究;第二部分着重介绍和讨论当今西方(主要是英语国家)写作与写作教学;第三部分通过对范文的阅读和分析分别介绍和讨论基本文体写作的全过程。全书力求理论指导明确、结构框架清晰、内容译实生动、针对性强,既
话语研究在当今社会科学领域中正受到普遍关注。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它运用范围广,实践性强,影响力大。施旭著的《什么是话语研究》以问答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话语研究的基础理论、核心概念、研究方法、学术思潮、创新趋势等,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方向与策略。全书深入浅出,层次分明,有助干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和相关学生了解话语研究的概貌,并为拓展和深化话语研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