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转身来谈论“土、木、砖、瓦、石”之建筑理念,是超前还是落伍,或者至少是不合时宜?其实,对于如此现代化,究竟能不能给的中国人带来真正的、足以安妥我们本源性生存感受的幸福,人们始终莫衷一是,只是身不由已地跟着走而已。大势之下有忧思,反思之余亦有坚持。特别是当论及一些“净土”、“古民居”的前途时,此种争论尤为激烈。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抗震性能与保护研究》主要以中国古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抗震性能与保护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具体探讨了该系统建筑的产生与演变、结构特征与抗震机理,对其结构基本构件、结构单体(局部)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拟静力、动力模型试验研究;对典型大木作结构中的殿堂和厅堂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加固后的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作了对比研究;探讨了作为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中国古建筑保护方面的问题,同时结合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建造材料与结构特征,研究了其相应的保护原则和方法,对外有关遭受严重震害的木结构古建筑的修复案例进行了分析与评述。《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抗震性能与保护研究》可供从事古建筑保护领域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对古建筑有兴趣的人士参考。
本书以《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基本依据,系统、全面、细致地就古建筑土方基础工程、砌筑工程、石作工程、木构架制作工程、装修及安装、古建屋面、砖墁地面、路面等各项具体工程作了详尽的监理控制细节的阐述,在古建筑方面,是一本很好的监理控制指导用书,亦可作为从事建设、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的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四川地区历史文化名镇空间结构研究》主要以空间结构特点为主要着手点,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空间理论分析历史文化城镇现有的整体、街道、建筑等的空间、组成界面、美学和视觉效应,力争得出四川地区古镇的一些共有的特点和不同古镇的差异。本书由魏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