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照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标准中对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编写。《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管理与标准操作程序》分上、中、下3篇共18章,上篇介绍了临床免疫科通用质量管理程序及检测筛查实验室、产前筛查实验室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质量管理程序;中篇介绍了临床免疫学检验常用分析仪器的标准操作程序,包括酶联免疫分析系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系统和特定蛋白分析系统的操作、校准、维护保养及性能验证程序等内容;下篇则详细介绍了常用免疫学检验项目的标准操作程序,这些程序涵盖了医学实验室认可准则中要求的所有要素,包括检测方法原理、标本采集及干扰因素、试剂和设备、检测程序、校准程序、质量控制程序、性能参数、医学决定水平、生物参考区间和临床意义等内容。《临床免疫学检验质量管理与标准操作
本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免疫学名词,内容包括:概论,免疫系统,免疫病理、临床免疫、畜牧免疫,应用免疫5部分,共1727条。本书对每条词都给出了定义或注释。这些名词是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的免疫学规范名词。
本书主要介绍病毒免疫学理论知识,既介绍了病毒感染以及宿主抗感染的一般规律、理论以及免疫防治,又分别详细阐述了各种常见的人类重要病毒的感染免疫机制。本书在介绍病毒免疫学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结合病毒学和免疫学理论和研究手段的发展动态,为微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和医学等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本书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全书内容包括:①病毒感染的固有免疫机制;②病毒感染的适应性免疫机制;③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④常见人类重要病毒的感染免疫机制以及;⑤病毒的免疫防治。 本书可供从事病毒学、免疫学研究的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教材供免疫学研究生使用。
《抗原驱动论》是一本理论专著,并首次提出的自身免疫疾病因与发病机制的创新学说。全书共分为20章22万字。绪论概述自身免疫病学发展简史;~3章分述抗原、抗原加工与递呈的新概念;第4~5章分述抗原对T、B细胞的活化作用;第6章专论白细胞抗原系统;第7~9章分述免疫耐受、细胞凋亡、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关系;0章简述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疾病新概念;1章为抗原驱动论概述;2~15章分述常见4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相关抗原;6~19章分述常见4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相关抗原,作为自身免疫疾病抗原驱动论的例证;第20章专述自身免疫疾病抗原特异性治疗研究现状。本书可供基础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及各科临床医师和研究生研究、阅读、参考。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今免疫学的内容。全书分为20章,前12章重点阐述了基础免疫学的内容,包括免疫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固有免疫系统(抗感染屏障、细胞和分子及其免疫学功能和特点)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参与适应性免疫的细胞及分子、淋巴细胞的发育及其活化与功能、免疫多样性的产生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节与免疫耐受);后8章重点阐述了临床免疫学的内容,包括超敏反应、免疫缺陷、自身免疫、移植免疫、肿瘤免疫、免疫药物治疗和免疫功能检测技术,同时还编入了有助于学习理解理论知识的相应病例。本书适合各医药院校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使用。
编者的目标是真正写出一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同时又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而且还带有一点文化味的健康科普作品。对健康科普图书来说,因为人人都关注健康,读者来自各行各业,年龄构成、学历构成、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唯有将深奥的医学知识理解、提炼后用通俗的语言准确表达其科学的内涵才能使人正确地理解。如何做到深入浅出,用明白晓畅的语言把深奥的医学道理传播给不同层次的大众,确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异不好就会成了枯燥无味、千篇一律、缺乏文采的“瘪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难度甚至超过专业学术论文。倘若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知识和的文学修养是绝难胜任这项工作的。 这套医学科普丛书,系统地介绍了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且图文并茂。这种形式既提高了这套丛书的科学文化品位,同时又增强文章的科学
随着医疗水平的飞速前进是,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疾病患者的有效方法。异种移植免疫学的研究是当今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热门课题之一。本书分两篇,上篇为移植免疫学基础,简要叙述与移植免疫有关的基础免疫学理论和成果,下篇为异种移植免疫学,主要介绍异种移植免疫学的实验研究和新进展。异种移植的研究在尚属起步阶段,本书的出版既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也为基础医学科学工作者及临床医师的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了较新、较详尽的理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