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从发现至今还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广泛流行,已使3000多万人受到感染,1000多万人失去了生命。直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有效的疗法能够治愈这种疾病,所以我们能够做的是尽可能地去了解它、防范它,使它不能危害到我们自身。本书汇集了众多专家的智慧,针对人们对预防控制各个方面最关心的100个问题,作了深入浅出、体贴入微的解答。
流感是一种严重的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传染速度快,发病率、病死率高,常危及生命,造成重大灾难和惊人的经济损失。本书论述了流感的成因、类型与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流感成为致命性灾难性的原因,对流感的预防;还剖析了禽流感对人类的危害与防治,提出了流感大规模预防胜于治疗的观点。本书是一本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很强的医学科普读物,资料真实,论述详尽,通俗易懂,适于社会各阶层人士阅读。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编著的《中国卫生检疫发展史》重点记述了中国早期海港检疫在传播、普及西方医学科学方面的推动作用;对中国卫生检疫立法、卫生检疫机构建设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东北陆路、边境检疫在控制鼠疫流行、传播方面的国际示范作用;还重点记叙了海港检疫在控制霍乱流行、研究霍乱弧菌方面所作出的成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卫生检疫在法制建设,检疫的宗旨、目标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本书共3篇16章。在绪论中介绍了消毒与病媒防制的用途、任务、现况、进展、以及现场防治运用的管理。篇主要介绍了消毒的概念;常见微生物的特性;消毒的方法、应用;消毒效果的监测、评价方法与管理。第二篇主要介绍了病媒昆虫的防制:包括病媒昆虫的危害;常见媒介昆虫的鉴别及生态习性、控制方法、杀灭效果评价方法和防制管理。第三篇主要介绍了鼠类的防制:包括鼠类的特征;常见鼠类鉴别与生态习性、防制技术;灭鼠药的安全使用与中毒诊断救治;灭鼠常用方法。 本书由多年从事消毒有害生物防制工作的专家、教授编写,内容新颖、实用,是高等医药院校师生选修教材,也是各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有害生物防制公司等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读本。
青少年是危害的主要群体。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累计报告HIV/AIDS约70万人,其中20—39岁的HIV感染者占报告总数的70%;而在云南省的同期累计报告HIV/AIDS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超过了80%,因而青少年防治的形势十分严峻。 与校内青少年相比,校外青少年受自身生存经济压力大、受教育机会少、社区组织约束力弱、性好奇和性冲动强烈、自主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预防等健康知识贫乏等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更易出现感染的高危行为,因而校外青少年是青少年群体中受侵袭的重点对象。但是,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我国青少年预防工作对校外青少年的特点及易感染渠道和原因等掌握不足,预防方法不多,成效不显著。为加强校外青少年预防工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从2001年起选择云南等省通过项目资助等形式致力于此项工作的探索工作。云南警官学院项目组自2004年开始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地方流行区,我们面临大量的防治工作,存在一些国外不曾有过的问题,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医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对一种疾病有更深入、也更广泛的认识。将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汇集,可方便专业人士阅读,有利于不同专业的贯通,有利于临床医生参考一些基础专业知识,使诊断思维更活跃、治疗措施更合理。 乙型肝炎已在我国流行四十余年,当前临床所遇病例多已是乙型肝炎相关的慢,而且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仍多存在病毒复制和活动性炎症,因而要求专科医生有更广泛的专业知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疾病谱包括急性肝炎、慢性无症状携带、慢性肝炎、肝硬化化至肝细胞癌,本书详细论述整个感染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和临床,以及有关问题的方方面面。 这是一位临床医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习体会编写的书。按自
这是一位临床医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习体会编写的书。 按自己的认识选择和把握内容,与某些传统的概念不尽一致。 对一些日常诊疗事项,结合基础知识,有较详尽的讨论,也有一些其他书刊尚未充分阐述过的内容。 此书的主旨是与临床同道们交流临床经验和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认识,使我们的诊断思维更活跃、治疗措施更合理。 基于临床讨论基础问题,试图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的密切联系。 希望本书对提高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水平能有所裨益。
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使肆虐的“白色瘟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至今结核病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的蔓延,耐药及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多,结核病的防治与控制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作为结核专业的临床医师,不仅要跟上日新月异的临床医学发展,全面掌握结核病及其各相关疾病的诊治,还需了解有关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有关进展,不断更新知识,拓宽思路,将临床与基础结合,治疗与预防结合,才能与时俱进,在结核病诊治、科研、预防等方面有所提高,有所前进,为此我们编写了本书供同道们参阅。《结核病》是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在各相关领域卓有成就的30位结核病学、呼吸病学专家撰写的一本专著,包括基础、临床、预防三篇共47章。基础篇系统介绍了结核病病原学、免疫学、病理学、发病学及影像学、分
本书主要反映当前感染病研究和实践中的某些热点和难点,以某些片段为基础,涉及部分感染病的某一方面或某一技术,未强调一般书籍的全面、系统或连贯性。但内容范围较广,涉及面较宽,以基础研究及其应用研究为重点,结合外进展及作者本人的实践,从一个侧面或局部反映其相关领域的进展,同时对某些感染病的病原、发病、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控制等方面有所阐述,既体现外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也有重点地介绍某些实际内容,为更新理念、提高技能,以更好地为防治感染病提供帮助。 全书分为各自独立的52章,前部分以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为主,后部分对部分感染病的病原特征、流行概况、临床诊治和防控实践等进行了综述和介绍,在最后一章还对写作和翻译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供从事感染病研究、临床工作及预防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