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丛书特约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指导编写,对明代金陵版《本草纲目》重新诠释,删繁就简,精挑细选,用900余幅写实本草图片,以图解的方式对300余种常用中药、1000余种传世药方进行立体展示,全新解密,既有传统中医内涵,又融入了现代中医学的科学观,使广大普通群众更容易阅读、使用,同时也增加了本书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升华了本书的精神品质。
u007f本书主要介绍了相关专科的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现状,康复评估及常规的康复治疗手段。其特色之一是将康复评估和治疗手段综合于一体,既简洁易懂又专业。关于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本书除对声、光、电、热、磁等常规理疗手段予以阐述外,还系统介绍了盆底肌训练、家庭康复辅助器、腹部核心肌群训练、人工手法按摩、关节紊乱复位、姿势矫正训练、牵伸训练、控制训练、局部问题处理、呼吸训练、有氧训练、肌内效贴等运动疗法、手段,同时结合传统医学的针灸、熏蒸等方法,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综合手段。 本书通过全面介绍盆底功能障碍的定义、范围、评估和治疗,及康复评估治疗的系统架构方式,为盆底功能障碍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书是一本值得从事盆底功能障碍诊治工作的相关专业人员
《徐灵胎医学全书》是集明清30位医学名家医学著作而成。中医药学是一个的宝库,其学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臻成熟,在继承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并有许多发展,是中医的鼎盛时期。突出表现在:名医辈出,学派林立,在基础学科和临床各科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本草学和临床学尤为突出。同时著书立说很活跃,医学著作大量面世,对继承发扬中医药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王晓明著的《经络穴位分部分层详解图谱(第2版)(精)》图文并茂,纵横交错,是本书的亮点,为市场同类书所。纵轴按经脉介绍了经络穴位的取穴方法,横轴“扫描”不同身体部位的腧穴与局部体表解剖的关系,以及腧穴之间的关联。从局部体表解剖的视角,用彩色线绘图解手法,形象明快地理解腧穴与肌肉、血管及神经的关联性。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外治292种病及2000余则的有效方药。全书在总论中阐述了中医药外治的发展历史、外治法的种类及外治的作用机制等;各论分内、外、皮肤、五官、妇、儿、男性疾病、肛门、骨伤、肿瘤等10个科目,并分别详细讲述了处方、用法和说明。本书不仅对医学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研究参考选用,也为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和城乡家庭的医疗保健提供了应急的外治方药,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本书是教学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相关文献,总结前辈经验,博采各家之长。书中插图500多幅,一改以往同类书籍字多图少,读者难于理解、掌握的弊端。读者完全可以“看图识法”,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本书对软组织损伤疾病的诊治,撷取中西医之长,成功地应用了现代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知识,阐明发病的机制和治疗原理,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本书内容充实,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叙述严谨,没有空泛玄虚或含糊不清的描述,以头颈、上肢、下肢、躯干的各种常见病为重点,适合临床应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分为黄疸、胁痛、胆胀、鼓胀、积聚(肝积)、肝痈(肝脓肿)等6章,以名著经典精讲、名医经验精粹、名方应用精析的形式探讨了各种肝胆病证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名医诊治经验等,以帮助中医医师领悟其中的奥秘,使之悟于心中,触类而旁通,达到切实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作用。该书内容丰富新颖,科学性强,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主要供中医临床医师使用,也可供中医院校师生、古文献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浙江省名中医张谟瑞主任医师医论集》由浙江省名中医张谟瑞主任中医师将自己已发表的亲笔撰写的心得体会编著而成。《浙江省名中医张谟瑞主任医师医论集》共分7章169节,系统叙述了从事中医事业近50年的临床医学、科研、教学的中医知识、对临床病症的精辟见解和宝贵的临证经验。其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科学实用,具有的临床实用价值,适合广大中医师学习参考。
陈道隆(1903~1973)1922年毕业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曾任该校附属中医医院院长、校政监督。早年以擅治温热暑湿而驰誉浙杭,来沪后又以杂病调理见长。善治温热病,驰誉浙杭,颇有独到之处,最擅长诊治阴虚体质而病湿热蕴结之证,用药中款,屡见奇效,数起沉疴,深得病家和同行的赞许。且性好钻研,博览群书,治病以谛审虚实、细致入微著称,脉案多骊体骈文,妙语连珠,为沪上同仁瞩目。《陈道隆学术经验集》从道德风范篇、学术思想篇、临证实录篇、方药神会篇、翰墨流芳篇、杏庐春晖篇和膏方集锦篇7个方面进行论述,反映了陈道隆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对提高当今临床医生诊疗水平有较大的参考价值。《陈道隆学术经验集》由丁学屏、陈梦月主编。
本书总结、归纳了名老中医叶希贤的临证精华,介绍了手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11种常见颈肩腰腿痛疾病的治疗技术。全书以图解的形式进行讲解,指导性强,重点强调手法技术的规范化操作,并对治疗经验和要点进行了精彩点评。适合中医相关专业医师,骨科、康复科医护人员阅读参考。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就是要总结在过去的100年历史中,为中医药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受到广大群众爱戴的中医临床工作者的丰富经验,把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让他们的医疗经验代代相传。百年轮回,世纪更替,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世纪之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为的是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创新,使中医药学这座的宝库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未来。本套丛书批计划出版140种左右,所选医家均系在中医临床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在全国享有崇高威望且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医临床大家,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等各科的代表人物。
《筋骨三针疗法(精)》由吴汉卿和吴军瑞主编,是作者在传统九针疗法及水针刀疗法的基础上,根据水针刀治疗机制、诊疗要点及十大针法精华所研制的一种中医微创针法,根据中医经筋学说及现代软组织损伤学,结合人体生物力学、病理学原理,提出了软组织立体三角平衡原理学说,总结出了动静平衡三针法,主要用于治疗骨伤科疾病、软组织损伤病及脊椎相关疾病等,具有定点、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特点。《筋骨三针疗法(精)》分为上下篇,上篇总论部分详细介绍了经筋学说及软组织损伤的特点、筋膜病变区分布特点、筋骨针法的触诊方法、三针法人路要点、治病机制、针法要领、操作技巧、十大针法、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下篇论治部分对80多种常见骨伤病、软组织损伤病、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诊断以及筋骨针法的具体操作、注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妇科分册》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的课题成果,是当代名老中医妇科医案的选粹之作。本书共收集了31位医家的208则典型医案,涉及病症32种,基本覆盖了中医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中疗独具特色与优势的部分疑难病症,展示了当代名老中医关于妇科疾病的临证思辨特点和用药经验,对中医工作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