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近15年来全国各期刊杂志中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而疗效确切的验方近3000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方剂学的风貌、发展和成果。所治病症广泛涉及内科、妇科、儿科、外科、皮肤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疾病。本书衷中参西,以西医病名为纲,以当代验方为目,次列呼吸、消化、循环等各科系统疾病验方,以便于有针对性地选择查阅。同一疾病在其发生、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中医辨证学中不同的证,“同病异证”则当“异治”,加之各临床学者经验所得不同,故每一疾病之下选录有多少不等的验方若干首,既体现了“同病异治”的特点,又汇集了各名家临证经验之长。每一验方一般列有处方、来源、功效、主治、用法、加减、现代研究和疗效诸项。其中“现代研究”项,主要选录了方中药物现代药理研究的内容,在中医理、法
本书是针灸大师承淡安先生的代表作,是他几十年针灸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结晶。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中国针灸临证手稿”分别考据了针和灸的历史、施用、疗效,其对进针和运针进行了独到的阐释,对现代针灸实践中的谬误进行了辨析;“伤寒论针灸治疗法”则按照中医中常见的43类疾病,对每一类疾病的病因、证候、针灸疗法、辅助疗法和疗效进行详细说明,大部分附了医案。本书内容丰富,阐述详尽,实用性强,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适合针灸临床医师、针灸学研究人员、中医院校师生及针灸爱好者学习参考。
本书系清代伤科学家钱文彦所撰。钱文彦,字秀昌,号松溪,上海人。少时攻读医书,然未获心传。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偶折左臂,得时医杨雨苍治愈,遂受业从学。后得接骨入骱之法及秘传治伤之方,又参以《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第治多应手而愈。有感于内外方书汗牛充栋,而伤科一法,诸书虽载,略而不说,因辑《正骨心法》之精义,结合平素经验,于清嘉庆戊辰提(1808年)撰成是书。 书分4卷,卷1为人身身大体解剖与各部穴位图;卷2为骨伤科常见病治法共36则;卷3—4载常用理伤方剂137首及急救法。 钱氏主张治伤必须明脉理,脉证合参,明辨虚实。于手法要求严谨,谓:“入骱者,所赖其手法也”,“手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若元气素壮,败血易消,刻期而愈元气素弱,势必难支,若手法再误,万难挽回,尤当慎之
香药本草是中华本草的重要门类,广泛应用于美容化妆、养生保健、疾病治疗和食品制作等许多领域。本书是一部系统阐述和介绍香药本草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十七章,分上、中、下三编和附录部分。上编总论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香药的源流与发展、日常的功能与应用以及在医疗养生保健、本草香道领域中的应用。中编为各论一,讲述医用香药。将常用的医用香药分作芳香解表药、芳香祛风药、芳香清热药、芳香温里药、芳香和胃药、芳香活血药、芳香开窍药等章节逐一论述,每味药物又述及出处、异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量用法、方选、成分药理、文献摘录等九个方面。下篇为各论二,介绍本草香道文化领域常用香料。至于养生领域的香药及配方,不是本书的重点内容,故而不在各论中出现。附录将医用香药本草和香药处方、香道本草按照笔画编列索引。
《五百病症针灸辨证论治验方》是对历代针灸医家治疗各种疾病经验的再总结。 《五百病症针灸辨证论治验方》由针灸专家张文进先生等编著,收录各种病症548种,均集资分述其病因病机、辩证、针灸验方、方义、疗效等,论述周详又简明,实为针灸临床、科研及教学的极好的参考书,亦可作为有志学习针灸者的自学时参考。
《中医入门到精通 九代中医世家医病真传》是在《祖师九代医病真传》手抄本及历代先祖临床各科经验基础上辑成的,从中医入门到熟练再到精通,体系完整,思维缜密,逻辑严谨,立论阐微,颇具新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全书共分3篇12章79节,232种疾病,其中内科疾病72种,妇科疾病51种,儿科疾病58种,外伤科疾病51种。每病有主因、主证、治法、主方、食疗、预防、单方验方,赋予歌诀,易以记诵,临床实用性强,可供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带徒及中医临床医务人员和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鸡峰普济方》共30卷,宋代张锐(字子刚)撰,成书于宁宋绍兴三年(1133年)。原书卷为“诸论”,综述多种病症的病因病机、药物炮炙、处方法则、用药等;第4~27卷则按脚气、伤风、伤寒、中暑、补虚、劳疰、脾胃、黄疸、泄痢、积聚、妇人、心肺、消渴、淋、水气、目、口齿、咽喉、疮肿、小儿等分门胪列证治效方;第28~29卷列举丹药制法相功用;第30卷收录民间常用备急验方。《鸡峰普济方》共载有效良方3000余首,涉及内、外、妇、儿各科,每列一方,均详述所治病证、药物组成、修制及用法,有方有论,内容翔实。除药方外,书中还载有某些病证的导引、针灸疗法,言简意赅,便于实用。《鸡峰普济方》的学术价作者张锐有感于“近世医者用药治病多出新世,不用古方”,认为“古人方意有今人所不到者甚多”,其治疗者有“意外不测之效”,于是从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也是2007年北京市精品课程的主干教材。全书内容共分8章。章开关理论基础,第2章组合逻辑,第3章时序逻辑,第4章存储逻辑,第5章可编程逻辑,第6章数字系统,第7章教学实验设计,第8章课程综合设计。其中第6章内容特色。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是作者对“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综合改革的具体成果。《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内容全面,取材新颖,概念清楚,系统性强,注重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形成了文字教材、多媒体CAI课件、试题库、实验仪器、教学实验、课程设计等综合配套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全书文字流畅,通俗易懂,有广泛
《中医正常人体解剖学》系我国部完整而系统的中医解剖学著作。《中医正常人体解剖学》共分八章:概述、中医解剖学简史、中医人体体表解剖学、中医骨学、中医骨度学、中医脏腑学、中医感觉器、中医经络学。共载人体解剖图谱600余幅,图文并茂。中医解剖学名词之出处皆在 医籍摘要 中,甄别、考证、诠释均在 考据辨正 中。《中医正常人体解剖学》的中医解剖学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相互参照,并相应标注国际通用的人体解剖学拉丁文名词和英文名词,亦可谓中西医结合的人体解剖学。《中医正常人体解剖学》可供中医院校师生、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和中医文献研究者阅读。
张三丰是以养生武学名扬天下的道教宗师,历史上记载张三丰深得道教医学真传,精通医理,将道教医学与内丹养生较好地融合,目前传世的冠名为张三丰所著的医学著作共有三种,即《新刊三丰张真人神速万应方》、《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灵宝源流》。《中医药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张三丰医学三书》分别以孙天仁编《新刊三丰张真人神速万应方》(日本抄本)、《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1929年上海中西书局铅印本)、《灵宝源流》(民国铅印本)为底本进行原文标读及校勘,合为一帧,整理出版。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概论,介绍有关《黄帝内经》的性质、成书、流传及其学术体系;中篇经文选读,从《内经》中精选出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突出的经文40余篇、段,分为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八章。各章节以《内经》原文为基础,除对经文进行校注,使之便于阅读外,并设有理论阐释和临证指要两项。该两项内容,注意吸收并总结古今有关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的经验,以利于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篇《黄帝内经》与医学相关专题研究,精选古今尤其是当代研究成果,分列《黄帝内经》的医学哲学思想、地理医学及气象医学思想、时间医学思想、体质医学思想等八章。该篇内容系历版教材所无而为本版新增。
全书共分10章,各章内容包括:1.电子系统和晶格系统的退耦;2.单电子近似的物理基础;3.电子态的局域化;4.量子限域和Landauer公式;5.介观体系的物理;6.半导体二维电子气体系和量子霍尔效应;7.库仑阻塞和单电子隧穿;8.团簇和纳米微粒;9.一维和准一维体系;10.量子晶体和量子相变。 为方便读者使用《固体物理基础(第二版)》一书,该书部分题解在附录中给出。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物理、微电子和材料类专业现代固体物理学课程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研究及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的编写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新版方剂学教材为蓝本。全书共分十八章,重点介绍相应复方的药学研究、药理研究、现代临床研究等内容,并就部分方剂的毒理研究、不良反应做了较深入的介绍。本书内容新颖、全面,条理清晰,思路开阔,适于临床医生、中医药研究人员、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很多人都对古代的中医典籍有些不屑,认为西方的科学和现代的东西才是好的,殊不知,真理是没有时间界限的。老祖宗们留下的经典著作当中,已经将“人”这个物种的复杂性研究得通通透透,并且用精练的话语记录了下来。所以,当买亮不断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时候,自然联通了古人的智慧。这相对于大课堂授课的现代中医教育,跟师学习,对于一名中医的成长,就更加显得重要;而且机缘巧合,买亮又能够拜到指路明师。再加上买亮本人的勤恳和悟性,中医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大卫J。格里菲斯专著的《电动力学导论(翻译版原书第3版)》书译自美国物理教育家David J.Grimths教授所著的《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第3版),是“时代教育·国外高校教材精选”系列之一,其内容包含了我国大学本科电动力学的主要内容,也涵盖了部分电磁学的内容。本书以其丰富的内容、清晰的物理概念和新颖的叙述风格得到广泛好评,在世界范围内,被许多大学选为本科生电动力学课程的教材。 《电动力学导论(翻译版原书第3版)》以清晰易懂的方式介绍经典电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静电场和静磁场、电磁波的传播和辐射、狭义相对论等。作者运用大量生动的实例讲述经典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一些普通物理学中的电磁学知识作为起点,由浅入深地介绍电动力学,使本书易读、易懂。另外,
《医心方房内方论与功法》包括《医心方房内方论校诠》和《现代房内保健功法》两部分内容。关于《医心方》这部伟大而辉煌的中医学巨著,《医心方房内方论与功法》将首先有专文介绍,《医心方房内方论与功法》第二部分是《房内保健功法十四种》。
现在您可以轻轻松松,兴致盎然地学习和掌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了!本书作者Christopher Saint,IBM的讲师之一,以轻松幽默的文笔为读者提供了一本图文并茂、实用易读的版图设计参考书,自下而上,由浅入深地构造了设计理念,毫无保留地讲述了从最初版图设计到最终仿真的方方面面。内容覆盖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标准单元、高频电路、双极型和射频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技术,讨论了版图设计中有关匹配、寄生参数、噪声、布局、验证、封装等问题及数据格式,还提代了两个实际的例子,CMOS放大器与双极型混频器的版图设计。 本书的译者曾在美国留学执教多年,后在清华大学微电子所任教,长期从事IC设计的研究和授课工作,作为国内IC设计领域的讲师,译笔流畅生动,既通俗易读,又保持原书风味,帮助您更加轻松愉快地掌握集成电路的掩模设计,激发您对
《妊娠哺乳期用药指南(第2版)》由美国专家威纳等编著,收录了750种药物,详细论述了药物名称、类别、适应证、不同适应证所对应的剂量、对产妇的影响、对胎儿的影响、哺乳期使用的安全性、药物相互作用、摘要、参考文献,以及已知致畸药、妊娠药物登记、AHA心内膜炎指南、FDA分类定义等。《妊娠哺乳期用药指南(第2版)》对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的用药安全有指导作用,适合妇产科领域的各级医护工作者阅读参考。
《周学海医学全书》集清·周学海所编著医学著作之大成。周学海,字澄之,生于1856年,卒于1906年,安徽建德人。本书选自《周氏医学丛书》,包括《内经评文》36卷、《伤寒补例》2卷、《读医随笔》6卷、《形色外诊简摩》2卷、《脉义简摩》8卷、《脉简补义》2卷、《辨脉平脉章句》2卷、《重订诊家直诀》2卷。 本书主要内容为系统辑录了周氏对《黄帝内经》的评注,对《伤寒论》的拾遗发挥、对中医诊断学尤其脉学理论的阐述、对中医理论的研究探讨等著作,并专题论述周学海学术思想研究,书末附论文题录。 本书系统校
中国文化在经历百年来的洗礼与淬炼后,早已和当初的面貌大不相同。中西医不同的身体概念;让这个中西文化交会的契机充满各种挑战,至今不休。 本书跳出中西医论战非此即彼的窠臼,选取唐宗海为个案,探讨早期的中西医汇通,对唐氏选取中西医若干理论解读中医,以维护和发展中医自主性的思想行为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同情。虽然实际上汇而不通,却显示了中医未必要科学化才能走出古今中西二重性难题的历史新路。这不仅对研究近代医学史乃至整个文化史有所裨益,对于时下的一论争也有启示作用。
慎斋之学,首重脉理,虽偏重内伤虚损,但其中多有与伤寒脉法相对照处,只是隐于文字间,多不为读者注意。 本书附录民国时海上名医王雨三先生的《治病法轨》一书。其所论之脉理、药理、病理,与慎斋之学多有相合之处,两书相合可使读者从书中收到相得益彰之效。此次整理的《治病法轨》一书,补入了原中国道教协会老会长陈撄宁先生的批注,使读者可以更轻松的由此而窥得此书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