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以山东省1:20万和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地质科研成果为基础,结合石油、煤炭科研成果,经过综合研究、区域对比后编写而成的。全书50余万字,按地层断代分为:章绪论、第二章太古宙、第三章早元古代、第四章晚元古代、第五章寒武奥陶纪、第六章石炭三叠纪、第七章侏罗白垩纪、第八章第三第四纪、第九章结语。它是山东省部地对地层进行多重划分对比研究的专著,全面地介绍了山东省所有断代每个采用岩石地层单位的创名、定义、沿革、层型、地质特征及区域变化等内容,并列出了山东省所有不采用岩石地层名称及其理由。本书可供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普查勘探、工程建设、科研、教学等单位地质工作者参考利用,是在山东省及其邻区从事地质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当您走进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广东韶关市丹霞山,映入眼帘的是掩映在翠绿丛中的丹崖赤壁、丹霞辉映。这里“色如渥丹、烂若明霞”,这里丹山碧水、气象万千,好一派丹霞山绚丽风光,令人如痴如梦,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丹霞山地貌》是著名地貌学家、丹霞地貌系统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当代徐霞客”称号获得者、中山大学黄进教授长期研究丹霞山地貌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运用地质、地理和地貌学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新技术与新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以通俗易懂的科普形式,揭示和阐述了丹霞山研究的历史、地质基础与背景、地貌形成的内外营力、各种地貌形态,并分区介绍了丹霞山地貌成因与景点,给出了地貌演化的定量方法和公式。《丹霞山地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是图书,也是画册
本书为《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指导手册》系列丛书之一,主要介绍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常用的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以及放射性勘探4种方法的基本概念、野外工作方法、数据处理及正、反演解释。在此基础上,对各方法在本领域的新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本书主要为野外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青年地球物理工作者而编写,也可作为本的在校学生、相关的研究生及青年老师的参考书。
本书包括上下两篇,计64万字。上篇是理论篇,系作者对全球矿产勘查形势、勘查战略与勘查策略的思考,系统论述了信息找矿战略;下篇是实例篇,系国外100个大型矿床的发现史例。勘查史例涉及的矿床类型包括:斑岩型铜一钼矿床、斑岩型金(铜-金)矿床、卡林型金矿床、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Sedex型矿床和其他类型矿床。每类矿床的开篇,对该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每个矿床的发现史均包括地质背景、勘查与发现、小结三部分内容。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点新颖,可供从事矿产勘查、成矿理论研究的人员和地质专业师生参考。本书封面为美华达州卡林金矿带戈尔兹特克(Goldstrike)金矿床,照片由陈永清提供。
《金属矿物显微镜鉴定手册》详细介绍了219种或亚种常见矿物,其中213种为金属矿物或其他矿石矿物,还介绍了6种在显微镜下鉴定过程中常见的脉石矿物。系统描述了金属矿物的化学组成、晶系、反射率与双反射、反射色与反射多色性、内反射、均质性与非均质性、硬度、磨光性、浸蚀反应、形态特征、矿物组合与组构特征、成因与产状、鉴定特征等。在219种矿物中有170种矿物附有彩色照片580张,照片内容主要包括金属矿物的光性和组构。 《金属矿物显微镜鉴定手册》是一本在显微镜下鉴定金属矿物的工具书,可供岩矿鉴定、金属矿床地质、选冶工艺和地质类专业院校等工作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