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为典型的大陆性半湿润半千旱气候,南北气候差异大。宁夏地理面积仅6.6万平方千米,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宁夏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天然种质资源宝库,拥有种子植物(不包括栽培植物)1400余种(不含种下等级),主要分布在六盘山、贺兰山和罗山等林区,其中很多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开发潜力。由张启翔编著的《中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宁夏卷)》共收录了宁夏野生观赏植物资源90科297属649种(其中亚种3种,变种44种,变型4种),彩色图片1000余幅。在总论部分对所有资源进行了科学的评价分类,而各论部分则对388种(包括种下类型)重点观赏植物资源给予详细的说明,包括简要特征的形态描述、分布及分布量、分布示意图、观赏形态彩图、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等。
四川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地貌及气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丰富的植物种类,是四川省的宝贵财富,清理好四川省丰富的植物种类,是对全国物种多样性的一个贡献,将为研究植物的演化、植物区系、植被、生态等提供科学依据。在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四川植物志》是基础的科学资料,编写《四川植物志》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四川省植物资源进行科学而的清理,使其能为四川省的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提供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四川植物志》作为科学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科学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已为世界所重视,而要认识和研究生物多样性,必须首先知道物种多样性,《四川植物志》的编写,就是对四川省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和记载,其科学意义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