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500余幅图形伴以简要说明的方式,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定位元件及定位位置、各种夹紧装置(螺旋、偏心、多点和多件)、分度及分离装置和典型夹具(钻、车、铣、齿轮等)的结构。根据其难易,书中有的结构只提供了原理图,有的则提供了详细的结构图,但本书介绍的各种结构均来自生产实践,因此不必担心是否可用。为了在具体设计夹具时能正确选用这些结构,本书对常用的钻、车、铣、切齿等夹具的特色和夹具设计的步骤等亦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本书特别适用于刚参加工作的机械制造专业大、中专、技师学院毕业生,也可供夹具设计人员工作时参考。
《古中国失传机械的复原设计》可以满足学术研究与教学中对于失传古机械复原设计及机构与机器创意设计的需求。《古中国失传机械的复原设计》为科技史学术论丛,洛阳和众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2016年12月版,2016年12月次印刷。
本书共分四篇。篇为管壳式换热器,介绍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和主要参数,选用和设计,冷凝传热和冷凝器计算,流体流动诱发振动,结构设计和管板设计,以及翘片管式换热器;第2篇介绍各种板式换热器计算;第3篇介绍高温换热器和非金属换热设备,其中包括碳化硅陶瓷高温换热器;第4篇介绍换热器快速先进制造等技术。本书收集资料新颖全面,内容丰富实用,可供从事化工过程机械换热设备设计、制造及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也可供热能动力、制冷、轻工、食品及石油化工等领域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书收集资料新颖全面,内容丰富实用,可供从事化工过程机械换热设备设计、制造及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也可供热能动力、制冷、轻工、食品及石油化工等领域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机械绘图与识图300例(第2版)》就是为解决这一难题而编写的。内容包括:机械图样标准基储投影知识、立体、平面与立体相交、立体与立体相交、组合体三视图、机件图样的画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通过大量的解题示例让读者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每章分为三个部分,即解题方法、解题示例、习题与答案。为提高学习效果,书中每题都有标准答案,并且配有立体图。题例有简有繁,有易有难,旨在扩大实用性,以满足基础不同的读者学习需求。《机械绘图与识图300例(第2版)》可供高等工科院校学生使用,也可供职业技术大学、函授大学、电视大学、成人高校及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学习《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和《工程制图》等制图课程使用,也是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有益的参考资料。
《阀门的设计与应用》一书主要介绍阀门的设计与应用,内容主要包括概论、阀门的基本参数、阀门的设计与计算、阀门的结构设计、阀门的驱动装置、阀门的测绘设计要点、阀门的零部件以及阀门的技术术语。本书内容新颖,图文并茂,注重先进性和科学性,简明实用。
《古中国失传机械的复原设计》可以满足学术研究与教学中对于失传古机械复原设计及机构与机器创意设计的需求。《古中国失传机械的复原设计》为科技史学术论丛,洛阳和众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2016年12月版,2016年12月次印刷。
由于初学者学习工程制图往往感到作图困难,而作图后又为不知其对错而困惑,致使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效果欠佳。本书就是为解决这一难题而编写的。全书以实例为主线介绍机械绘图、识图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平面与立体相交、立体与立体相交、组合体三视图、机件图样的画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每章又分为三个部分,即解题方法、解题示例、习题与答案。为提高学习效果,书中每题都有标准答案,并且配有立体图。题例有简有繁,有易有难,旨在扩大实用性,以满足不同基础的读者学习需求。本书可供高等工科院校学生、专业制图人员使用,也可供职业技术、函授、电视、成人高校及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学习制图课程使用。
本手册本着简明、实用的原则,全面系统地收录了产品几何技术规范的系列公差标准及应用技术资料,同时也分析介绍了产品几何技术规范的相关标准内容及应用要点。手册共分十四章,主要包括:章是数和数系;第2章至第5章为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圆锥和角度公差与配合;第6章至1章为螺纹公差与配合、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齿轮传动的精度、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精度与配合、铸件公差和冲压件公差;2章为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和量规公差;3章为尺寸链;4章为新一代GPS标准体系。各章内容包括公差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原理与分析、代号及标注、数表及选用等。本手册标准新、实用性强、简明、扼要、便查使用,可供机械设计、工艺、检验、标准化工作人员使用,也可供工科院校的师生参考。
《古中国失传机械的复原设计》可以满足学术研究与教学中对于失传古机械复原设计及机构与机器创意设计的需求。《古中国失传机械的复原设计》为科技史学术论丛,洛阳和众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2016年12月版,2016年12月次印刷。
本书为自动控制系统的经典教材,详细介绍了连续控制系统(包括电气系统、机械系统、流体动力系统和热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建模方法,动态系统的瞬态和稳态分析方法,根轨迹分析和设计方法,频率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PID控制器和变形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同时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即状态空间分析和设计方法。最后还简要地介绍了20世纪80~90年代发展起来的称为“后现代控制理论”的鲁棒控制系统。全书自始至终贯穿了用MATLAB工具分析和设计各类控制系统问题。
本书解说和讨论了Inventor机械设计的基础支持机制。 其中包括:重要基本概念的解说;二维和三维草图、特征造型、零件造型、装配模型、工程图等最基础、最必要的Inventor设计支持机制;钣金模型、焊接装配、装配分解模型、库、iPart、iAssenbly、多实体等设计支持机制的解读和实例分析;并提供了一些典型的基本设计应用练习题目。 本书适合具备机械设计专业知识的机械设计工程师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绘制识读机械图250例(第3版)》具有帮助读者学习看图、画图的双重作用。为提高学习效果,书中每一题例都有标准答案,并且均配置了立体图。题例有简有繁,有易有难,旨在扩大适应性,以满足不同学习基础的读者的需求。
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的资助下,作者所在的科研团队在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做了一系列研究与应用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多个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中,于2006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书是全面介绍数字样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的专著,系统分析了数字样机的构建、求解、仿真、分析的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数字样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技术,共10章,包括数字样机的虚拟现实环境构建技术、数字样机模型及其建模技术、数字样机中的几何问题求解技术、数字样机的虚拟装配技术、数字样机运动学与动力学求解技术、数字样机物理场可视分析技术、数字样机的组件化协同仿真技术、数字样机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技术、数字样机技术与系统的工程实例等。 本书供从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产品设计与开发的
本书是美国大学本科机械设计课程的一本经典教材。全书分两篇。篇为基础篇,共8章,分别是:设计介绍,材料和工艺,运动与受力分析,应力、应变与挠度,静态失效理论,疲劳失效理论,表面失效和有限元分析。第2篇为机械设计篇,共9章,分别是:设计案例研究,轴、键与联轴器,轴承与润滑,直齿圆柱齿轮,斜齿轮、锥齿轮和蜗轮蜗杆,弹簧设计,螺纹与紧固件,焊接,离合器与制动器。本书特别强调综合设计方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除了传统的解析与图解分析计算方法外,还加入了有限元方法,并在本书网站中提供了多个计算机辅助分析的程序,从而突出现代设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本书开设的网站提供了原作者的课程讲座演讲视频、应力分析视频、常用机械零件例子视频和工
可拓设计是以设计对象、设计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矛盾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设计问题的形式化表示、建模、变换、推理、评价与决策,寻求没计方案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本书将可拓设计方法应用在设计思维、概念设计、配置设计、模块化设计、变型设计和优化设计等方面,着重研究设计领域矛盾知识的表达、聚类、推理、变换、演化等问题,并在典型产品上加以应用,反映了可拓设计在智能化处理矛盾问题的广阔前景。 本书可供从事机械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管理工程、建筑设计、工程数学及相关专业的科研、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阅读,特别适合于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作为选修教材。
《绘制识读机械图250例(第3版)》具有帮助读者学习看图、画图的双重作用。为提高学习效果,书中每一题例都有标准答案,并且均配置了立体图。题例有简有繁,有易有难,旨在扩大适应性,以满足不同学习基础的读者的需求。
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的资助下,作者所在的科研团队在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做了一系列研究与应用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多个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中,于2006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书是全面介绍数字样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的专著,系统分析了数字样机的构建、求解、仿真、分析的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数字样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技术,共10章,包括数字样机的虚拟现实环境构建技术、数字样机模型及其建模技术、数字样机中的几何问题求解技术、数字样机的虚拟装配技术、数字样机运动学与动力学求解技术、数字样机物理场可视分析技术、数字样机的组件化协同仿真技术、数字样机系统的开发与实现技术、数字样机技术与系统的工程实例等。 本书供从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产品设计与开发的
本书以全新的编排方式,由浅入深,循循渐进,并吸收现代计算方法介绍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与系统本书反应了齐格勒教授及其团队在DEVS方面近期新的研究与应用成果,系统且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利用DEVS和系统实体结构(SES),在MS4 Me等软件环境支持下,开展各类复杂系统的虚拟构建及仿真试验。本书共分为三篇,即基本概念篇、不错概念篇和应用篇。靠前篇基本概念篇(1至8章)从体系建模仿真的需求引出虚拟构建与试验的概念,这是全书的主题和线索。随后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一个可支持虚拟构建与试验的基于DEVS的建模仿真环境MS4 Me,这是靠前个商业化DEVS产品。之后的几章对DEVS和SES基本原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