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修《河南黄河志》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是河南黄河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自2002年正式启动以来,河南黄河河务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河南黄河志编纂委员会,设立了史志年鉴编纂办公室,抽调专人从事该项工作,二于2008年圆满完成了《河南黄河志》(1984~2003)的编纂出版任务。 本届修志是继l986年部《河南黄河志》刊行出版后开展的第二届《河南黄河志》续修工作。志书上限为1984年,下限一般截至2003年(个别部分稍有前展或后延),前后20年时间。这20年也是河南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 续志内容包括三部分:续载、复载、补遗。续载是主体。复载部分,如名胜古迹、旅游资源等在上届志书的基础上有所补充。补遗,是对上届志书缺失内容进行适当的增补,时限与本书规定略有不同。 《河南黄河志》(1984~2003)的篇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沈阳市蒲河流域雨洪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的专著,是在“十一五”期间“蒲河流域雨洪资源潜力及开发利用方案研究”、“蒲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实施方案”、“蒲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河道拦蓄水建筑物调度运行方案”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而成的。本书结合蒲河流域的特点,从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角度,建立了面向雨洪利用和生态调度的中小流域生态修复模式,系统提出了蒲河雨洪资源利用和河流生态修复综合技术与实施方案。 本书可供水利、环境、农业、国土资源及相关部门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阐述了水资源规划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全书共分8章。前三章主要论述有关现代水利资源规划的基础知识,包括水资源的概念与可持续利用、现代水资源规划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水资源系统分析基础等三部分。第4至第8章是专题部分,包括地面地下水联合调度动态模拟分析、宏观经济水资源系统多目标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在水资源规划中的应用、数学流域与水资源规划等五部分。 本书在内容上力求浅显易懂,实用易学,在每章中都尽量结合一些实例进行讲述,但不追求严密的数学推导和论证。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环境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可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国家相关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参考用书。
本书阐述了水资源规划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全书共分8章。前三章主要论述有关现代水利资源规划的基础知识,包括水资源的概念与可持续利用、现代水资源规划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水资源系统分析基础等三部分。第4至第8章是专题部分,包括地面地下水联合调度动态模拟分析、宏观经济水资源系统多目标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决策支持系统在水资源规划中的应用、数学流域与水资源规划等五部分。 本书在内容上力求浅显易懂,实用易学,在每章中都尽量结合一些实例进行讲述,但不追求严密的数学推导和论证。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环境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可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国家相关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参考用书。
本书立论于当代,以求是态度揭示洪水灾害问题,并从前人的自然观汲取科学养分,分析国外工程与非工程防洪减灾政策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探讨21世纪我国防洪减灾战略调整的理论问题。 本书阐述的“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即双重属性”的概念,对于近年有关水问题的战略研究有较大影响。 本书适合水利、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研究者、管理者、大中专科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本书系统论述了利用天然示踪和人工示踪调查堤坝渗流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堤坝集中渗漏通道的形成机理。全书共分九章,包括总论、堤坝建设各阶段渗漏研究、渗流研究常规方法、温度示踪方法、环境同位素示踪及水化学方法、人工示踪方法、示踪方法测定裂隙岩体渗透性、堤坝管涌和接触冲刷破坏机理、水库内部的渗漏试验。本书重视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通过大量工程实例检验理论的可靠性。 本书可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水利水电工程、地下水勘察等专业科技人员参考,以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使用。
本书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河道特性,总结了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10年来的防洪报告编制经验,梳理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涉水建设项目防洪评价审查要点、防洪评价计算主要技术手段及防洪评价报告编制的关键技术,并针对河口区、网河区和内河涌不同河道特征、不同类型建设项目进行了实例解析。本书旨在提高珠三角及河口区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水平,也可作为水行政部门防洪评价审查的技术参考。
续修《河南黄河志》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是河南黄河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自2002年正式启动以来,河南黄河河务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河南黄河志编纂委员会,设立了史志年鉴编纂办公室,抽调专人从事该项工作,二于2008年圆满完成了《河南黄河志》(1984~2003)的编纂出版任务。 本届修志是继l986年部《河南黄河志》刊行出版后开展的第二届《河南黄河志》续修工作。志书上限为1984年,下限一般截至2003年(个别部分稍有前展或后延),前后20年时间。这20年也是河南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 续志内容包括三部分:续载、复载、补遗。续载是主体。复载部分,如名胜古迹、旅游资源等在上届志书的基础上有所补充。补遗,是对上届志书缺失内容进行适当的增补,时限与本书规定略有不同。 《河南黄河志》(1984~2003)的篇
防洪工程经济评价通常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结合财务状况分析对防洪工程进行评估,并将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增量内部经济收益率等作为防工程的经济评价指标。 本书是一部关于防洪工程的理论专著,内容涉及洪灾损失与防洪工程建设、防洪标准、洪灾经济损失评估、防洪工程经济评价等,适合防洪相关人员参考学习。
本书主要介绍了长江、长江洪水及其危害、长江防洪对策与防洪建设、1998年长江洪水及长江防洪的前景等问题。 考虑到本书所论述的主题,是一个全国各行各业关注的问题,因此,读者面可能是比较广泛的,而不限于水利专业。为了便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读者阅读,我们力争以通俗的语言阐述这个专业问题,对个别在文章中难以避开的术语和词汇,采取了“页下注”的形式作了处理。
本书列举了历史上不同时期主要的治河方略,分析了它们成败得失的原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取得的巨大成绩以及治河方略的演进和发展;作者还对今后黄河治理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设想。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