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危险废物政策与处理处置技术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内容包括危险废物管理政策与实践,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陆地处置技术,污染场址的评价与修复技术等。本书在阐述危险废物管理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时,对其所依据的相关基础理论和知识也进行了系统概括,使读者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危险废物管理”课程的教科书,并可供从事固体废物管理、政策研究、处理技术研发、处理处置设施设计和建设工程的科技人员及危险废物经营设施运营人员参考。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我国典型行业非二氧化碳类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及对策》针对5种非C02类温室气体,包括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的排放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企业调研、专家座谈、模型计算等方式,对煤炭生产行业CH4、废弃物处理行业CH4和N2O、化工生产行业N20和HFCs、空调制冷行业含氟温室气体HFC一134a和HFC-41Oa、电解铝行业PFCs及电子、电力和冶金铸造行业SF6的主要排放源、历史排放量、排放途径和特性进行了分析,估算其减排潜力,并预测其未来排放量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之上,重点探讨了控制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对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了技术、资金、政策方面的可行性,进而提出我国今后控制非C02类温室气体排放的对策建议。
《空气净化原理、设计与应用》以作者本人或与合作者一起多年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为基础,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包括前沿技术在内的现代各种空气净化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其净化装置的设计方法,并注意介绍包括作者创新成果在内的各种方面新的技术成果,全书共分为八章。
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大幅增加。人们生活水平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推动了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丛书》以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为主线,以这些技术在主要工业门类中的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中的应用为重点.同时介绍了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领域的新进展和部分工程实例。《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丛书》在写作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工艺技术与规范标准的结合。《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丛书》共分4篇24章。篇讲述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第2篇讲述主要工业门类的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第3篇介绍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新理论、新方法,第4篇是典型工程实例。
本书是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核心教材之一。本书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水污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工艺与应用实例,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水污染组分及衡量指标,水污染控制的物理处理工艺和化学处理工艺,好氧和厌氧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脱氮除磷原理与工艺,深度处理原理与工艺,废水处理后水的回收与再用,污泥处理、处置和回用,废水(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与运行管理,还介绍了城市污水、工业开发区集中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化工废水、冶金废水、染整废水及造纸废水等处理工程实例。本书注重“系统性、新颖性、工程性和实用性”,可作为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水污染控制研究、设计与运行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针对5种非C02类温室气体,包括甲烷、一氧化二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的排放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企业调研、专家座谈、模型计算等方式,对煤炭生产行业CH4、废弃物处理行业CH4和N2O、化工生产行业N2O和HFCs、空调制冷行业含氟温室气体HFC-134a和HFC-41Oa、电解铝行业PFCs及电子、电力和冶金铸造行业SF6的主要排放源、历史排放量、排放途径和特性进行了分析,估算其减排潜力,并预测其未来排放量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之上,重点探讨了控制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对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了技术、资金、政策方面的可行性,进而提出我国今后控制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的对策建议。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系列丛书:我国典型行业非二氧化碳类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及对策》针对5种非C02类温室气体,包括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的排放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企业调研、专家座谈、模型计算等方式,对煤炭生产行业CH4、废弃物处理行业CH4和N2O、化工生产行业N20和HFCs、空调制冷行业含氟温室气体HFC一134a和HFC-41Oa、电解铝行业PFCs及电子、电力和冶金铸造行业SF6的主要排放源、历史排放量、排放途径和特性进行了分析,估算其减排潜力,并预测其未来排放量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之上,重点探讨了控制非CO2类温室气体排放对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了技术、资金、政策方面的可行性,进而提出我国今后控制非C02类温室气体排放的对策建议。
《中国西部环境演化集成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研究计划”的资助成果之一。《中国西部环境演化集成研究》定名为《中国西部环境演化集成研究》,目的是对有关我国西部地区的气候、环境、生态演变历史和机制的研究成果作一总结。内容涵盖了地质、古气候、古生态各学科。全书共分四章,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构造尺度、地球轨道尺度、过去2000年及最近100年的古气候的新进展进行了集成,是有关中国西部环境演变全面、系统的一本综合专著。《中国西部环境演化集成研究》可供地学等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对山体修复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从地质修复到景观植物栽植、挂网喷播、客土喷播、成品植被草毯铺设等,以及对工艺流程及施工技术措施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配有大量施工过程中的图片。同时,对山体修复后植被恢复状况、植物群落演替、植物景观变化、植物多样性等进行了跟踪调查,做出了全面的评价和分析。《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在梳理东湖开发区近几年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绿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对于景观规划、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从事生态治理研究、施工、规划及管理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