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大豆产量生理 董钻 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董钻 著 /2012-01-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8年以来,我有幸作为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五位顾问之一,跟随中青年大豆专家们赴全国各大豆栽培区进行实地考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特别是2010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8团,参加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连铮研究员团队育成的大豆品种中黄35产量验收,亲眼目睹、亲自见证了亩产405.89kg产量纪录的诞生。兴奋之余,令我琢磨一个问题,即:如此高额的产量究竟是怎样达到的呢?以往想的较多的是品种自身的产量潜力和与之相应的栽培措施,对生产条件即环境的生态容量却重视不够。现在懂得了,要获得高额的产量,必须注重品种、措施和环境三要素的协调一致,且三要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 ¥144 ¥509 折扣:2.8折
    • 中国甜高粱研究与利用【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李桂英,涂振东,邹剑秋 /2008-10-01/ 暂无
    • 自从1995年和1997年分别召开届、第二届全国甜高粱会议以来,我国的科技人员对甜高粱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甜高粱燃料乙醇产业化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实践之中。近年来,甜高粱作为能源作物更加受到外广泛关注,我国有关部委也将甜高粱研发列入相关计划。为了全面总结近10年甜高粱研究与开发所取得的成果,促进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密切产学研的联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北京雅津伟业信息中心于2007年10月11~12日举办了第三届全国甜高粱会议暨届甜高粱产业发展论坛。本书收集了这次会议交流的论文,并在征得原作者的基础上,全面收集了我国近10年有关公开发表的甜高粱论文,将这些论文认真整理如下:甜高粱总论与综述;甜高粱资源与遗传育种;甜高粱栽培、生理和生态;甜高粱综合利用四部

    • ¥100.73 ¥489.46 折扣:2.1折
    • 甘蔗栽培技术【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洪红 等 著 /2016-04-01/ 金盾出版社
    • 《甘蔗栽培技术(第2版)》一书的作者洪红等根据近年来甘蔗栽培技术的发展、甘蔗新优品种的涌现、甘蔗病虫草害的增多与农药的新旧换代等情况,对原书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内容包括:甘蔗的形态特征和特性,甘蔗优良品种和繁殖方法,甘蔗栽培技术,甘蔗的灾害与防抗,甘蔗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原料甘蔗的管理技术等。《甘蔗栽培技术(第2版)》技术科学实用,文字通俗易懂,适合广大蔗农、甘蔗糖厂管理人员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供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 ¥103.41 ¥494.82 折扣:2.1折
    •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陈立云 主编 /2012-01-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共分5章。章论述作者对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第2章介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光温机理、育性鉴定方法、选育策略与技巧以及新育成的两用核不育系。第3章阐述超级杂交稻选育的战略设想与实践,以及水稻超高产的株叶形态、生理生化特点及分子遗传基础。第4章介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防止育性漂变的原种生产方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和杂交制种基地及时段选择的气象决策系统。录介绍作者获得专利的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和杂交新组合制种技术,以及近年来育成或合作育成的14个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两系法杂交稻组合。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两系法杂交稻育种和种子生产的研究,获得了一批学术观点新颖、指导作用良好的理论成果以及应用前景广阔的实用成果。本书论点明确,论述科学、严谨,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本书可

    • ¥104.35 ¥496.7 折扣:2.1折
    • 草菇栽培新法30种——食用菌生产新技术文库【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李志超,杨珊珊 /1999-02-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草菇是高温型菇,过去只栽培于长江以南的沿海地区。栽培方法仅是用稻草在室外堆栽,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生物学效率只有10%~20%。也就是说,用上100千克稻草,仅能生产鲜草菇10~20千克。然而,草菇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外贸需要量大;同时它味美,国内市场也很欢迎;加上它生育期短,10天左右即可采收,是见效快的致富门路。因此,这几年大大激发着我国草菇栽培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首先,栽培范围逐渐扩大,过长江,跨黄河,现在已越过了长城,在东北的夏季也有栽培;第二,栽培原料日趋广泛,棉籽壳、废棉、麦秸、麻秆、玉米秆、豆蔓、糜黍壳、烟茎、香蕉叶、野草、出菇菌糠等都可以用,不种水稻的地方也可以顺利地栽培草菇了;第三,栽培方法越来越多,室内法、大棚法、菇房法、地沟法、阳畦法,还有与作物蔬菜间

    • ¥104.97 ¥497.94 折扣:2.1折
    •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陈立云 主编 /2012-01-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共分5章。章论述作者对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第2章介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光温机理、育性鉴定方法、选育策略与技巧以及新育成的两用核不育系。第3章阐述超级杂交稻选育的战略设想与实践,以及水稻超高产的株叶形态、生理生化特点及分子遗传基础。第4章介绍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防止育性漂变的原种生产方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和杂交制种基地及时段选择的气象决策系统。录介绍作者获得专利的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和杂交新组合制种技术,以及近年来育成或合作育成的14个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两系法杂交稻组合。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两系法杂交稻育种和种子生产的研究,获得了一批学术观点新颖、指导作用良好的理论成果以及应用前景广阔的实用成果。本书论点明确,论述科学、严谨,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本书可

    • ¥105.26 ¥388.52 折扣:2.7折
    • 大豆生理与遗传改良【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谢甫绨 /2011-01-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大豆生理与遗传改良》涵盖了大豆株型生理、营养生理、碳氮代谢、抗旱生理、超高产品种生理等的遗传改良研究,是一部比较全面介绍大豆生理遗传的著作。在写作过程中,编写人员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进展,在查阅大量外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全面展现大豆生理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以供大豆生产、管理工作者和高等农业院校师生及有关科技人员参考。

    • ¥105.26 ¥388.52 折扣:2.7折
    • 中国甜高粱研究与利用【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李桂英,涂振东,邹剑秋 /2008-10-01/ 暂无
    • 自从1995年和1997年分别召开届、第二届全国甜高粱会议以来,我国的科技人员对甜高粱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甜高粱燃料乙醇产业化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实践之中。近年来,甜高粱作为能源作物更加受到外广泛关注,我国有关部委也将甜高粱研发列入相关计划。为了全面总结近10年甜高粱研究与开发所取得的成果,促进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密切产学研的联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北京雅津伟业信息中心于2007年10月11~12日举办了第三届全国甜高粱会议暨届甜高粱产业发展论坛。本书收集了这次会议交流的论文,并在征得原作者的基础上,全面收集了我国近10年有关公开发表的甜高粱论文,将这些论文认真整理如下:甜高粱总论与综述;甜高粱资源与遗传育种;甜高粱栽培、生理和生态;甜高粱综合利用四部

    • ¥101.61 ¥381.22 折扣:2.7折
    • 中国葡萄地方品种图志【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曹尚银 等 著 /2018-01-01/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曹尚银、谢深喜、房经贵、卢晓鹏等著的《中国葡萄地方品种图志(精)》是抢先发售对中国葡萄地方品种进行了比较全面、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内容重点放在葡萄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特性和品种资源描述,包括资源调查地点、生境信息、植物学信息和品种评价等。资料完整,翔实,图文并茂,对葡萄地方品种科研与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12.35 ¥512.7 折扣:2.2折
    • 中国小麦遗传资源【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董玉深,郑殿升 编 /2000-06-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本书共12章,前两章概述了小麦遗传资源及其重要性,研究的内容,中国小麦遗传资源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世界小麦遗传资源研究的概况。第3-10章分别论述了中国小麦的分类、起源与演化、生态区划和生态型、野生近缘植物及其遗传组成、保存技术及保存数量、主要性状鉴定和筛选、种质的改良和创新、国外引种的成就。最后两章分别介绍了生物技术(组培、原位杂交、RFLP、PCR、SCR等)在中国小麦遗传资源研究中的应用,中国小麦遗传资源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书后另附有小麦变种检索表,小麦的基因符号和山羊草同种异名对照表。目前,本书是中国小麦遗传资源研究领域内论述最全面,内容最丰富,资料最翔实、技术颖,理论最深广的专著。它对中国小麦生产和科技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书适合于小麦遗传资源、小麦遗传育种

    • ¥114.02 ¥516.04 折扣:2.2折
    • 水稻基因设计育种【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钱前 主编 /2007-1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水稻转基因技术、花药培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组辅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了水稻产量性状、抗病虫性、抗逆性状、营养品质和特异种质的遗传研究及分子育种的进展、水稻基因设计育种数据库建设和水稻基因设计育种的展望,反映了在水稻分子育种方面获得的成果。全书共分12章,各章节前后呼应,又独立成章,是一本涵盖了水稻遗传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水稻重要性状的分子育种等多方面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参考书。本书可供作物遗传育种、分子遗传学、生物学、农学和生物工程等专业的教师、学生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及管理工作者阅读参考。

    • ¥118.57 ¥525.14 折扣:2.3折
    •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黄璐琦,王永炎 主编 /2008-12-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是国内关于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代表性学术专著,来源于国家科技项目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该领域的成果。主要介绍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概述、研究内容和理论基础,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保护与评价,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并从根及根茎类中药、花类中药、果实种子类中药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药用植物进行具体的研究实践,分别对人参、三七、半夏、地黄、金银花、菊花、枳壳、薏苡等8种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现状和问题、产地调研和收集、种质资源的系统评价等内容开展研究,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本书内容均为编著者自己的研究工作,数据翔实,结果可靠;各品种研究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具有较好的新颖性和时效性;在内容的安排上,既对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有全面的综述,又对研究的方法和内容有详尽的叙述,更提供了相

    • ¥129.09 ¥546.18 折扣:2.4折
    • 中国林下山参研究【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窦德强,黄力强 /2013-03-0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人参,是世界的中药之一。我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人参的国家,对人参的药用积累了大量而宝贵的临床应用经验,为人参的合理使用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学者对人参的栽培、加工、化学、药理、制剂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论文发表,已有数部有关人参的专著出版,这些专著从不同角度对人参的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我国是人参的故乡,是世界上人参产量的国家。2005版《中国药典》将栽培的人参称为“园参”,将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为“林下参”。后在2006年《中国药典增补本中药材增修订品种、项目》中将“林下参”改成“林下山参”,之后在2010版《中国药典》中正式称“林下山参”。

    • ¥136.53 ¥561.06 折扣:2.4折
    • 魔芋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李 静 肖诗明 巩发永 /2016-04-01/ 西南交通出版社
    • 本书是研究魔芋的农学专著,重点介绍了我国魔芋应用现状、魔芋生长特性及栽培品种、魔芋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内容,对从事魔芋种植的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广大农民及高等院校从事魔芋研究的学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参考著作的内容,编写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初学者阅读之后也能获益。

    • ¥143.38 ¥574.76 折扣:2.5折
    • 汉麻种植与初加工技术【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张建春,关华,刘雪强,何锦风 编著 /2009-08-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主要介绍如何使汉麻丰产、优产,以及如何进行初加工更利于后期的综合利用,具体内容包括汉麻的起源与发展、汉麻的品种及特征、汉麻的遗传育种、汉麻的种植技术、汉麻播种与收获机械、汉麻复合材料加工技术、汉麻籽加工技术等。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浅显易懂,对汉麻种植和初加工产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供汉麻种植、加工行业的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阅读,也适合汉麻的种植户及关注汉麻产业的有关人士参考。

    • ¥145.09 ¥578.18 折扣:2.5折
    • 香料色素观赏类中药材植物种植技术【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查亚锦 等编著 /2001-01-01/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了为配合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顺应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实行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目前,已有很多农民认识到“要发财,种药材”。种植和养殖动植物中药材是一项增加经济收入的致富门路,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商品经济中来。还有更多的人迫切希望掌握产量高、销路畅的中药材种植技术。我们调查分析中药材多年生产和销售情况,选编了“药食兼用中药材动植物养殖与种植丛书”,共分八册,分别介绍药食兼用中药材植物的种植技术与药食兼用中药材动物的养殖技术,供读者参考。本套丛书使用的地积单位“亩”,按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应用“公顷”或“平方米”,换算每亩等于0.06667公顷或666.7平方米。但由于资料来源大多使用“亩”,加之目前农民仍习惯以“亩”为单位进行生产并计算相应的有关数据;因此,考虑到读者的使用方

    • ¥146.87 ¥581.74 折扣:2.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