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 诗人北岛曾赞誉 他的每首诗近乎完美 。 他如一个现代的唐代诗人,诗歌意象优美,留白,短小,却直击心弦,发古今之幽思,引世人之共鸣。特朗斯特罗姆擅长运用各种意象,在通常互不关联的事物间建立起微妙的联系,创造相遇的机会。其作品多短小、精炼,用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表达诗人对日常生活与自然体验的非凡反思。 本书收录了诗人自1954年以来出版的十三部诗集,囊括特朗斯特罗姆创作生涯的全部诗作,同时收录作者于1993年创作的自传作品《记忆看见我》及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译者此次对译文进行了全面修订,以更完美、更精确的面貌给中国读者呈现特朗斯特罗姆的伟大诗艺。
别吃惊,当你看见 一朵玫瑰在家宅的废墟中 昂首挺立: 这就是我们活下来的方式。 本诗集直接源于诗人成长和生活在长期封锁中的加沙,且经常被袭击的的经历。作为曾经的孩子、现在的父亲,以及多次军事袭击的幸存者,他见证了破坏和毁灭的残酷循环。但除了炮弹与无人机,这里也有茶香、盛开的玫瑰和日落时的海景。孩子们出生了,家庭延续着传统,学生上了大学,图书馆从废墟中崛起 巴勒斯坦人继续他们的生活,创造美丽,寻找新的生存方式。 诗人在本书开头以《巴勒斯坦词典》速写了巴勒斯坦的民众生活,展现了巴勒斯坦人民的集体记忆,并在《作者访谈》中讨论了诗人自己在加沙的经历、他的家庭起源以及他如何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与作者年纪相仿的青年诗人、译者李琬为本书倾情写作了译后记,更充分地介绍和阐释了本书的意义。
豪尔赫 路易斯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著名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他以诗立名,诗名远播。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 帕斯说过: 博尔赫斯的创作涉及三类体裁,散文、诗歌和小说。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像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是散文。 本书收录了他创作于1975年的诗集《深沉的玫瑰》,共计27首。作者对诗歌的美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有很深的造诣,他提出 语言本是魔法的符号,后来遭到时间变本加厉的耗损。诗人的使命就是恢复它原本具有、如今已经泯灭的优点。 同时博尔赫斯提出诗歌的任务:一是传达精确的事实,二是像近在咫尺的大海一样给我们实际的触动。在这部诗集中,博尔赫斯致力于发掘事物特有的美感以及词汇被忽视的价值,赋予诗歌更丰富的内涵。
《浮士德 部》共计4612诗行,散文60行。整本初版于1808年,成文过程长达近40年。本书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为学者剧,其二为格雷琴剧。学者剧不仅集学者、学院讽刺之大成,而且预示了现代自然科学的走向和问题。格雷琴剧上演了浮士德在小世界的情感经历,具体说,是此时作为贵族青年的浮士德与平民少女格雷琴的 爱情悲剧 :浮士德的诱惑导致无辜少女格雷琴犯罪,遭受 灭门 之灾。 译文添加注释,以知识性解说为主,分边注与脚注;每场前置简要 说明 ,是为题解,及对成文史、情节、诗歌戏剧形式的简要说明;必要处置 简评 ,摘要该处所涉问题,追加评述。
《浮士德》第二部主体作于1825至1831年间。第二部是歌德76至82岁间的创作,浓缩了其毕生实践和思考。第二部上演 大世界 ,即公共领域事物,涉及广泛,政体形式、经济金融、学院学术、历史更迭、军事作战、围海造陆、海外劫掠等,被悉数搬上舞台,囊括歌德时代乃至整个近代史上,德国和欧洲的重要事件。且人类社会景象,又与其时自然科学类比映照,如以火成说、地震、地质地貌学原理比照革命;以炼金术古法杂糅无机化学,制造人造人;以气象学关于云的分类,映衬层层向天界飞升。歌德时代繁荣的人文科学话语、科技手段、对古希腊的考古发现,亦无不蕴于其中。译文注释以知识性解说为主,分为边注与脚注;每场幕前置简要 说明 ,是为题解,及对成文史、情节、诗歌戏剧形式的简要说明;大多场幕后置 简评 摘要该场幕所涉问题,追加评述。
纪伯伦的作品被誉为 东方美妙的声音 ,他的文字精美绝伦,他的思想深邃幽远。本书《忧伤不过是两座花园间的一堵墙》收录了纪伯伦尤为知名的三部作品《先知》《沙与沫》《泪与笑》,一行行诗歌,一篇篇散文,一份份书札,记录了 文坛骄子 纪伯伦对 美与丑 生与死 灵与肉 的思索。 《先知》高度概括了人类从生到死的若干人生问题,哲思极深;《沙与沫》更是将主题扩展到广博深邃的宇宙和灵动隽永的大自然,将一草一木都赋予生命,发人深省;《泪与笑》则是关于生命、爱与美等主题的深切感悟,找寻生命的意义。他的语言宛如天籁、历久弥新,超越了时空与国界的限制,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荡涤着无数世人迷惘的灵魂。
玛丽 奥利弗以一名教师的热情、一位诗人六十年写作践行而来的智慧和极好的常识,从声音、意象、诗行、节奏等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一首诗是如何写出来的。她讲过去的诗,讲抑扬格,讲十四行诗,也讲现代诗 弗罗斯特、伊丽莎白 毕晓普等杰出诗人的诗歌。她告诉我们如何读诗、写诗,为什么读诗、写诗,并用微距为我们分析一首诗为什么了不起,以及作为一个诗人如何锤炼技艺,如何建立写作的纪律。本书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同时又深入到具体的案例分析,集萃了英语诗歌中脍炙人口的名作,逐一细读。对当下汉语诗歌的阅读写作有很大的教益。。
何塞 埃米利奥 帕切科被公认为20世纪下半叶西语伟大诗人之一,他与定居墨西哥的阿根廷大诗人胡安 赫尔曼以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克塔维奥 帕斯并称为当代墨西哥诗坛三巨头。帕切科的诗在语言上平实、自然,但包含深刻的历史意识和社会思考,多以时间、自然、人类存在以及历史变迁为主题,将艺术的轻盈与现世的沉重完美结合在一起。帕切科生前几乎拿遍西语文学界所有重要文学奖项,更于2009年荣膺有 西语诺贝尔文学奖 之称的 塞万提斯奖 ,其诗备受诸多文学大家的喜爱和推崇。本书是帕切科中译诗集,由知名西语文学译者范晔精心编选、翻译,遴选出其文学生涯中的代表作品,全面呈现这位伟大诗人的诗歌足迹。
《里尔克诗全集》依据德语国家研究者通行的底本译出,收录里尔克毕生创作的全部诗歌,共分四卷:1. 生前正式出版诗集;2. 原初与未刊诗集;3. 逸诗与遗稿;4. 法文诗全集(附意大利语和俄语诗歌)。年表、注释一应俱全,译文精准,注释翔实,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诗歌全集。 《里尔克诗全集》*卷《生前正式出版诗集》收录了里尔克生前正式出版的诗歌,包括里尔克早年自费出版的三部诗集《宅神祭品》、《梦中加冕》和《降临节》,以及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诗人地位的《杜伊诺哀歌》与《商籁致俄耳甫斯》。
本书合并了美国当代重要诗人杰克 吉尔伯特两部代表诗集。 《大火》是吉尔伯特的第三本诗集,写于其爱妻美智子逝世后,也是他隐居十年后次出版的诗集。除了以往诗歌中自然、漫游等惯有主题外,他更多将对亡妻的思念写入诗中,整本诗集格外哀婉动人。《大火》出版后备受好评,获雷曼文学奖。 《拒绝天堂》是吉尔伯特自认为好的诗集,斩获多项大奖,问世时诗人已80高龄,更是对他一生的总结,包括了他一些强有力的作品。 吉尔伯特终生漫游、隐居,寻找、生活并写入诗歌。他颇受中国古典诗影响,淬炼出一种既激情又温和,精写细织,抽去文辞修饰的诗,质朴、纯然,直指人心。
轰轰烈烈的爱施加在受害者身上,既像一场疾病,也像一种使命;这里所说的爱既包含了经验之谈,也是那被文学反复光顾的主题。 (法)玛格丽特 尤瑟纳尔 《火》是尤瑟纳尔一次激情危机的产物,表现形式则为一部爱情诗集或者说一系列有关爱情的抒情散文。《火》也是一部彻底的个人独白,独白的主人公,除抹大拉的马利亚外,全取自古希腊 多来自古希腊神话,如阿喀琉斯、安提戈涅、克吕泰涅斯特拉 正如尤瑟纳尔所说, 神话是我表达绝对的一种方式,目的在于揭示人身上潜藏的持久或永恒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除了能感受尤瑟纳尔避而不谈却激发她写下此作的磅礴情感,也会触发对于爱、对于生命、对于正义等等不仅事关独白者而且关系所有人类的重大命题的思考。
马克 斯特兰德,影响一代美国诗人的桂冠诗人,一生获奖无数,其诗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他被称为 深沉的异化哀悼者 ,他机敏、克制,以深刻的智慧讲述我们被遮蔽的生活故事:有关现代生活的孤独、被异化、焦虑,以及面对广阔世界时的无力感。 《我们生活的故事》完整收录了斯特兰德前半生6部重要的诗集,辑录的108首佳作包括广为流传的《食诗》《新诗歌手册》《美好生活》《献给父亲的挽歌》《来自漫长而悲伤的聚会》《保持事物的完整》等名篇。该诗集是当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作品、《波士顿环球报》年度好书。
《拜伦诗选》收录了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四十余首短诗,二十余篇长诗选段,以及五篇长诗,如《扫罗王*后一战之歌》《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选段、长诗《青铜世纪》等等,是收录拜伦名作的精华之作。拜伦的诗风 放荡不羁 ,体现出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也抒发诗人向压迫者反抗到底的决心。很多诗作在旅途中完成,对欧洲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英国文学简史》曾评价道: 仅仅《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审判的幻景》和《唐璜》就足以使任何能感应的人相信:拜伦在其*好的作品中不但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而且是世界上总会需要的一种诗人,以嘲笑其较卑劣的、并鼓舞其较崇高的行动。
《浮士德》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所作,它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宇的凯歌。在部正文前面,还有一幕提纲挈领的 天堂里的序曲 ,为全剧的主题思想奠定了基调。本书除了内容上博大精深,包括哲学、神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外,形式上更是错综复杂,其中有抒情的、写景的、叙事的、说理的种种不同要素,有希望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洛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以及英国舞台的新手法、现代活报剧等。这些五花八门的体裁几乎采用了每一种已知的西方格律。
本书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 农民诗人 约翰 克莱尔的抒情诗歌选集,也是克莱尔诗歌作品的首次中译。全书158首诗歌,选自克莱尔生前于出版的四部诗集,创作时间从1810年代至1860年代,既包括极具代表性的《我的玛丽》《我是我》等短诗,也有《赫尔普斯顿》《夏日黄昏》和《恰尔德 哈罗德》等经典长诗,克莱尔的代表作几乎都在其中。 克莱尔的早期作品多赞美乡间大自然风景、花草鸟兽,诗章抒情亮丽。随着英国圈地运动的发展,克莱尔面对圈地之恶和乡村穷人的窘困境遇也写作如《乞丐》《獾》等诗以表达抗议,作品风格更加朴素,本书精选的诗作中,也兼顾此类。
本书是罗兰?巴尔特的第三部 文艺批评文集 。与他谈论文学的 方方面面的*部、第二部和第四部文艺批评文集不同的是,第三 部是有关各种艺术的论文集。像罗兰?巴特写过的其他大部分文本 一样,符号学思想也贯穿着这第三部文集,因此,也可以称其为作 者论述艺术符号学的论文集。读者可以在这部《显义与晦义》一书 中,看到作者对于摄影、广告、书写、绘画、音乐等领域的符号特 征所做的细致和精彩的分析,这有助于我们把握不同艺术类型的特征。
与谢芜村是日本古典三大俳人之一,也是一位名载史册的画家。其俳风浪漫、感性而富有独特的画意,后世常将其与 俳圣 芭蕉相提并论。 芜村提倡 离俗论 ,反对俳句写作耽于私情、沾染庸俗风气。在其笔下,俳句的入诗题材延伸至天地万物,达到 自他无差别 的境界,表现手法也更趋细致、艺术化。他晚年的名作《春风马堤曲》被视为一种自由诗式的韵文作品,是日本近代新体诗的先声。 芜村一生创作了约三千句俳句。本书从中遴选三百余句,按年代先后编排并附上原文、读音及简注,以助鉴赏。
詹姆斯 K.巴克斯特为新西兰国民级诗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诗人用看似简单的词汇和短语,展现了语言之深邃,呈现出丰厚的生命智慧和高超诗歌技艺的沉着气度与简练风格。诗人通过诗歌探查社会的特征,相信诗歌应包含真理,为社会革新提供方向。 本书收录了160余首短诗及若干组诗,囊括了巴克斯特不同时期诗歌的代表性作品,呈现巴克斯特诗歌的基本面貌和风格流变,为读者提供了绝佳的指引。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史诗歌颂的英雄吉尔伽美什是 三分之二神、三分之一人 的完美结合。他起初是一个欺男霸女的无道昏君,得到好友恩启都后,两人开始实施旨在留名后世的种种冒险壮举。痛失挚友后,吉尔伽美什放弃王权,独自踏上寻求永生之路,历经千难万险,见到获得永生的远古先王。这位远古智者娓娓道来的 洪水故事 ,使充满幻想的吉尔伽美什回归现实,重振王道,成为古代君王典范。史诗情节连贯,环环相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更有现世与冥世通联,人与神直接面对,想象丰富,说理深刻,人物性格鲜明生动,语言朴实、形象、优美。今之读者,读之恍若现代杰作,一种古今兴感、若合一契的感慨油然而生。
《飞鸟集》是中国人*喜欢的泰戈尔诗集,共有325*小诗,浪漫与哲理并存。以极其平常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晨曦黄昏、星辰大海、飞禽走兽、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等为素材,充盈着清新隽永的诗情画意,散发着弥足珍贵的人间真情,洋溢着耐人寻味的深刻哲理。阅读《飞鸟集》,欣赏诗人充满神韵的优美文笔,叹服诗人如大海一样无垠的宽广胸襟,拥抱诗人像宇宙一样深邃的人文关怀,汲取诗人洞察人世的金色智慧,追随诗人*的自我修炼,可以抛却喧嚣浮躁尘世的一切烦忧。
我移动,是为了保持事物的完整。 马克 斯特兰德 《一个人的暴风雪》为马克 斯特兰德诗集《我们生活的故事》的续作,收录斯特兰德后半生(1980 2012)6部重要诗集,包括《诗选》《持续的生活》《黑色港湾》《一个人的暴风雪》《人与骆驼》和《近乎隐形》,辑录逾百首佳作。该诗集是当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作品、《波士顿环球报》年度好书。 马克 斯特兰德,影响一代美国诗人的桂冠诗人,一生获奖无数,其诗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他被称为 深沉的异化哀悼者 。他机敏、克制,以深刻的智慧讲述我们被遮蔽的生活故事:有关现代生活的孤独、被异化、焦虑,以及面对广阔世界时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