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引进的《对话艺术家保罗 考克斯:创意源于限制》的同系列书籍。本书通过法国儿童文学家韦罗妮克 安托万 安德森的引导,带我们进入了作家兼插画家凯蒂 克劳泽的世界。书中讨论了凯蒂 克劳泽的童年、价值观、灵感来源和工作方法等话题,两位作家的交流使这些主题相互交织。 读者仿佛坐在沙发上,沉浸在这段难得的、充满思考的时光中,得以慢慢发现和理解写作与绘画间的关联、技法与想法间的联系 书中配有丰富的插图,包括艺术家的个人照片、工作室照片,以及她的创作作品。
你没法区分杰作和垃圾?让波德莱尔来教你吧!你在画作中没见过海鲜?狄德罗会冒着风险带你去瞅一眼!印象派让你感觉到腻歪?左拉会借你一双慧眼!卡特琳 莫里斯凭借超高的艺术积累和天马行空的画风,带领读者穿越一座幽默的艺术馆,在这座艺术馆里,画家和作家之间找到了联结,八卦被充分挖掘,高冷的艺术评论和文学变得前所未有的亲切!
重新归纳梵高生平,重磅典藏 全-面介绍影响梵高走向卓越的家人、朋友和恋人们 37岁人生,壮游20座欧洲城市 东西方艺术交汇的璀璨19世纪,诞生了zui伟大的艺术家梵高 17张地图 100幅梵高油画 浪漫手绘全页插图,展开梵高非凡人生画卷 这是一本令人着迷的梵高传记,由梵高博物馆官方出品,书中收录了大量油画、素描、历史照片、信件、地图,辅以灵动彩插,让读者跟随梵高的足迹,深入探索他一生从Z到A的旅程。少年梵高从荷兰南部的津德尔特(Zunzert,他的出生地)出发,在法国的奥维尔(Auvers-sur-Oise,他去世的地方)结束了人生最后的旅程。其间他穿过伦敦、布鲁塞尔、巴黎、阿姆斯特丹这些欧洲重镇,或徒步、或坐船,或乘火车、驿马车,37年间在20座城市工作生活、驻留游历。一路上给家人写了无数封信,以周围的世界为主题创作了数百幅素描和
面对莱奥纳多 达 芬奇,赞赏始终伴随着困惑。要想使他具有至少像小说主人公那般确凿完整的故事,只能够求助于包括后来种种私底秘传和弗洛伊德式生发的 莱奥纳多神话 。 莱奥纳多 达 芬奇的《绘画论》作为经典,数世纪以来得到广泛流传和深入研究。我们在他的《绘画论》中,会找到富于想象、热情洋溢、甚至有点说谎成癖的段落;他用极富感染力的言词,明确指出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声讨消极和狭隘时,开创了画家的 精神分析 。 《绘画论》出现的诸多版本当中,首推法国艺术史大家安德烈 夏斯泰尔的译本,他根据达 芬奇手稿应有的内在逻辑,对早先《绘画论》的内容分类编排,加以重新调整,使之更接近达 芬奇原著的主旨 绘画学存在于构思它的思想里,然后才由此产生比上述理论或科学更高尚的实践。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 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著名书画家。 本书围绕董其昌的艺术生涯、艺术观点和艺术成果展开论述,探讨董其昌的艺术成就背后的思想逻辑和艺术成长过程中的嬗变形成原因。 全书分为绪论和正文论述两大板块,绪论主要概括陈述董其昌的成长线索和背景,以及董其昌在中国文人艺术史上的重要性和形成原因;论述部分围绕着董其昌作为文人画家的思想逻辑的核心爆发力的重要来源和最终取得文人画历史性转折发展的底部逻辑。
齐白石一生学过的书画篆刻家有沈周、唐寅、徐渭、八大山人、石涛、金农、郑板桥、黄慎、李鱓、高凤翰、罗聘、赵之谦、孟觐乙、周少白、吴昌硕等。这些名家的作品及其艺术风格成为齐白石艺术的重要渊源。在取法前人的基础上,齐白石通过比较、吸收、变法和创造,获得了个人鲜明的艺术风格。 本书从齐白石与清代名家的关系这个新的学术视角入手,深入剖析齐白石书、画、篆刻艺术与清代艺术家及作品的渊源。全书图文并茂,解读各大博物馆藏齐白石书画印上百件,以及齐白石日记、画稿、手札等文献,集学术性、艺术性、可读性、典藏性于一体。
本书形式新奇有趣,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自述艺术家难忘、后悔、成长、醒悟的种种关键时刻,剖析每幅画作背后不为人知的可能。除西方艺术家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消遣以外,中国艺术家的背后故事被写成这种方式的出版物几乎不存在,当前国人燃起的国潮热度,让中国故事、国粹、传统纹样等再次成为焦点。本书将介绍八大山人、唐伯虎等众所周知的艺术家背后的故事,故事引人入胜,画作精美绝伦。本书适合对中西方知名画作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也适合相关专业的在校生作为艺术普及读物。
莱昂 巴蒂斯塔 阿尔伯蒂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人文主义学者,他的《论绘画》总结了透视法并系统讲解其应用方法,是对西方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艺术原典。本版《论绘画:阿尔伯蒂绘画三书》基于对此书数个拉丁语和托斯卡纳语版本的长期研究,以拉丁语终稿为底本,文字更加准确;并配有研究性导论和大量注释,讲解文化背景和专有名词;另附专门绘制的110组插图,将关键知识点视觉化,使普通读者更易理解。
本书收录了贵州省博物馆曾由省文教厅拨交、徐悲鸿先生好友杨德淳先生的后人捐售、以及从北京荣宝斋购买等多种渠道收藏的50件徐悲鸿先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作品。那时的中国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徐悲鸿种种难以言说的情绪都从画作中逸散,画风沉厚充实。 徐悲鸿先生的人物画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并与时代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能把西洋的画理和技法,与中国传统的白描、彩墨人物画互相结合起来,开创了千余年来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散发出东方艺术的新色彩。他用泼墨写意的手法,塑造的千姿百态的马,或昂然伫立,或回首长嘶,或腾空而起,或四蹄生风,给人以豪放力量、精神焕发和勇往直前的强烈感受。 书中还收录了馆藏的徐悲鸿画稿,这在国内的博物馆中很难找到,通过这些画稿,可以反映出他创作中的心中历程。现在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依次介绍了西方从公元前3000年到现代的著名画作。以这些名画为焦点,介绍了这些名画中的故事、这些名画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画家的成长经历。除了名画的剖析,本书在各小节还介绍了画家的其他典型代表作以及各种风格绘画的技法要点。本书内容丰富而有趣,是一本关于西方美术赏析的佳作,语言深入浅出,适合给孩子讲解,对孩子起到美育的作用。
《文艺复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及中部画家》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权威鉴赏家伯纳德 贝伦森的代表著作《佛罗伦萨画家》(1896)和《意大利中部画家》(1897)的中译本合集。该系列一经出版即成为20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史的权威著作,被美国著名艺术史家约翰-保罗 斯通纳德评为 塑造美术史的十六书 之一,被哈佛大学列为艺术通识课程,也是世界各大图书馆的必藏书目。 在《文艺复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及中部画家》中,贝伦森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诸多重要美学概念和方法,例如 触觉值 增强生命力 空间构图 等一系列美学概念,他从心理学而非哲学层面来解释观者对艺术之美的快乐体验,解决了美学研究的一大难题,大大丰富了美学语言,成为人们理解和鉴定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经典之作。 2025年恰逢伯纳德 贝伦森诞辰160周年,上海书画出版社策划出版
《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威尼斯及北部画家》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权威鉴赏家伯纳德 贝伦森的代表著作《威尼斯画家》(1894)和《意大利北部画家》(1907)的中译本合集。该系列一经出版即成为20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史的权威著作,被美国著名艺术史家约翰-保罗 斯通纳德评为 塑造美术史的十六书 之一,被哈佛大学列为艺术通识课程,也是世界各大图书馆的必藏书目。 在《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威尼斯及北部画家》中,贝伦森试图准确地鉴定出威尼斯画派所有的传世作品,并对这个领域设定新的严格标准。此外,贝伦森继续深化了由他首创的 触觉值 空间构图、动作 以及 微妙的视觉感受 等一系列美学概念,大大丰富了美学语言,成为人们理解和鉴定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经典之作。 2025年恰逢伯纳德 贝伦森诞辰160周年,上海书画出版社策划出版国内第一部中
元代画家中,其政治、文化地位*,影响*,而艺术成就*为特出者,大概莫过于赵孟頫了。他承前启后,成为勾连中国艺术史的关键人物,但他身为宋宗室,却出仕元朝,受尽非议,导致其艺术成就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本书重新梳理了赵孟頫的生平与画艺,将他的艺术作继往开来的定位,使赵孟頫在中国艺术史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艺术谱系》一书以独特的视角构建出一部通俗易懂的西方艺术发展史,以史上*影响力的50位西方*艺术家为主线,以多维度、跨学科的框架结构对几百年来的艺术、艺术家、艺术思想进行了深层次解读。每一位艺术家均以对其产生影响的要素、生平时间轴、主要作品、再现作品,以及受其启发的后世艺术家、艺术运动进行深入梳理。通过对艺术家之间内在联系的梳理及对作品实例的解读,本书给出一部结构清晰的艺术谱系,使读者轻松了解不同年代艺术家与艺术运动之间的关联,激励读者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大开本,铜版纸,近四百张图片全彩展现了马萨乔、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鲁本斯、华托、戈雅、透纳、马奈、莫奈、凡高、马蒂斯、毕加索、杜尚、达利、波洛克、沃霍尔、莱利等50位大艺术家的灵感源泉与技法传承,勾勒出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