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九思发展了墨竹画鼻祖文同的画法,主张以书入画、书画结合,自称 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 。柯九思画竹一般竹节不作勾勒,而是先用淡墨晕染,再复以重墨晕染竹节的两端,然后以草法写成竹叶,善用浓淡墨色分竹叶的阴阳向背, 以浓墨为面, 淡墨为背, 层次分明。这种以书入画的画法,融入各种书法用笔,笔力浑厚、劲健,使得整体画面明净,布局清朗,形神兼备,在中国画竹史上独具一格,影响颇为深远。此书搜集整理柯九思的墨竹画谱和历代墨竹画的精品力作,并配上一些相关画论,使读者能完整欣赏到柯九思的墨竹绘画艺术,并可做学习临摹之用。
本书从古代山水画入手,将历代画论内容重新归类,再按照历史的演进予以纵向排列,全书系统全面介绍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研究,并且予以简明的注释,这对于学习中国画论者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本书选帖为明天书法家祝允明《草书诗》,唐伯虎《行书自书诗》,文徵明《行草书咏杂花诗》《行书诗翰十札》(选一),董其昌《行书杜甫诗》《行书方圆魔记》等行、草书墨迹,其中部分作品珍稀罕见。 每件墨迹的出版体例安排包括两项内容: (1)彩色图版(墨迹正文、后人的题跋墨迹及收藏印鉴); (2)释评文字(作者书艺的历史评价诗文与墨迹正文的楷书释文)。 阅读本书,不仅有益于提高书艺、而且有助于书法鉴赏、考证、辨伪、收藏、以及了解书法的历史传承。
于希宁,一九一三年生于山东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早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国画系,曾受教于黄宾虹、潘天寿先生。后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与中国画创作。出版过大型画集、技法论著、诗词专集等多种。现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画院院长,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本社曾出版了一套《中国画自学丛书》,深受读者欢迎,但自学中国画的朋友们,更渴望我们能提供比较丰富的名家作品作为临习范画。因此,我们经过广泛征集,新编选了这套《花鸟画谱》此套画谱包括梅、兰、竹、菊、木本花卉、草本花卉、虫鱼、蔬果、禽鸟、猛兽、小动物等十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选入了古代,近现代诸名家各种风格流派的代表作品100幅,有工笔、小写意和大写意,这些作品有的体现了深厚的传统功力,有的在新技法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尤其所选的一些古代画家的作品,更是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品质和高超的笔墨技巧。朋友们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基础和条件从中选择临摹学习,我们真诚地希望本套画谱能成为广大花鸟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马寒松水墨人物画技法解读》作者马寒松是我国国画人物画家,尤善画古代历史人物,其作品构图考究,造型准确生动,设色典雅,画面意境雅俗共赏。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各种展览并获奖。本书作者详细解读了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体会,技法要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本书从古代山水画入手,将历代画论内容重新归类,再按照历史的演进予以纵向排列,全书系统全面介绍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研究,并且予以简明的注释,这对于学习中国画论者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欣赏和学习中国画,离不开对画史上经典名作的了解。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种种原因,古代流传至今的绘画名作非但数量十分稀少,而且散佚于世界各地。缘于此,我们编辑了这套《国宝在线》丛书,按绘画题材、风格技法等要素重新进行分类,将中国画史上的名作聚于一堂,精心印制,并尽量放大至原寸,为学画者提供了下真迹一等的范本。此外,我们还对书中收入的每一幅名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叙述这些流传千年的国宝背后的故事,并插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名画的照片与材料,为广大喜爱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考资料。 本书收入的古代绘画作品为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院、上海博物院等三大博物院联合在上海举办的“国宝展”作品,从原作拍摄制版。
《写意禽鸟设色技法》包括了:禽鸟的基本结构,鸟的骨骼结构,鸟的全身羽毛,鸟的翅膀结构,不同禽鸟的尾部结构,不同禽鸟的羽毛结构,不同禽鸟的头部结构,不同禽鸟的爪子结构写意禽鸟画法示范,禽鸟写生,鸟变体画法及创作,鸭子的画法,鸭子白描结构图,黑头鸭的画法,白头鸭的画法,灰头鸭的画法,鸭子的配景画法之一,鸭子的配景画法之二,白头翁的画法,白头翁的结构与画法,白头翁的局部结构的画法,梳羽动态的画法,回头动态的画法,飞翔动态的画法,白头翁的配景画法之一,白头翁的配景画法之二,麻雀的画法及动态,朗月,春华,八哥的画法及动态,祥云,翠鸟的画法及动态,清流,碧波,鸳鸯的画法及动态绿荫欢歌小鸡的画法及动态,新雨,清闲。
赵志田,男,1940年生,汉族,河北省晋州市人。195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0年毕业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等诸位先生。1965年毕业后即被北京画院吸收为专业画家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新华书画院和神州书画院特聘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在近三十年的艺术创作实践中,他足迹遍及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在深入生活的同时,不断吸收中外一切的艺术精华,融汇贯通,深入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法,创作出一系列作品。如《大庆工人无冬天》《太行情》《情系太行》《秦始皇铸钟图》《华夏志民族魂》《家乡春消息》等。1989年,他应邀赴美国旧金山两次举办个人画展,1994年初赴参加海峡两岸名画家作品联展,作品广受好评。1996年6月赴加拿大举办个人画展,1996
于希宁,一九一三年生于山东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早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国画系,曾受教于黄宾虹、潘天寿先生。后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与中国画创作。出版过大型画集、技法论著、诗词专集等多种。现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画院院长,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马寒松水墨人物画技法解读》作者马寒松是我国国画人物画家,尤善画古代历史人物,其作品构图考究,造型准确生动,设色典雅,画面意境雅俗共赏。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各种展览并获奖。本书作者详细解读了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体会,技法要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元勋兄呕心血凝结而成的《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一书即将杀青付梓,承蒙他看得起,要我为他的大作写篇序言。 说起来,我与中国传统艺术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因缘的。我在大学念的就是古典文献学,也因此接触到一些中国古代的画论、书论。像宋人郭熙、郭思父子的《林泉高致》、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还有近人黄宾虹先生的《古画微》、潘天寿先生的《中国绘画史》……等等,我不但通读过,而且至今依然耳熟能详。这些画论不仅是有真知灼见、有亲身体味的经验之谈,而且是文情并茂、才思俱足的美文、妙文。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从对古典文献的考据转向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文人画的探究学习,一方面固然是自身的性情所致——我可能是个有一点文人情结的人;但另一方面,阅读中国古代书画及书画论著的经验
艺术大师潘天说过:“画事须有天资、功力、学养、品德四者兼僃、不可有高低先后”,许多画家的成长道路表明,画画到程度,画家本人的气质、修养、个性以及探索精神,便成为更为重要的条件。这是一潜藏在作品之外,又蕴含于作品之中的精神化、理想化的东西。不具僃这一点,也就不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个性,也就难于成为画家。 围绕着他的田袁乡情,经过长期的中国水墨山水画创作并取得相当成绩以后,赵准旺深得此中三昧。而且,他在不断探索中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我们期待并预祝赵准旺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水墨画的所谓“特殊技法”虽然有别于传统技法。可是又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的书画工具、材料和载体。李兴编著的《水墨画特殊技法》以丰富的理论与范画向凑者介绍了中国画的特殊技法。全书形而下的经验阐释与形而上的理论思辨相结合,又注重深层规律的揭示。全书分为六章:水墨画基础、水墨画笔墨技法、纸的肌理技法、特殊材料的使用、特殊工具的使用、自然风光的表现等。本书解说详尽,步骤分明,内容浅显易懂,可供美术爱好者参考使用。
欣赏和学习中国画,离不开对画史上经典名作的了解。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种种原因,古代流传至今的绘画名作非但数量十分稀少,而且散佚于世界各地。缘于此,我们编辑了这套《国宝在线》丛书,按绘画题材、风格技法等要素重新进行分类,将中国画史上的名作聚于一堂,精心印制,并尽量放大至原寸,为学画者提供了下真迹一等的范本。此外,我们还对书中收入的每一幅名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叙述这些流传千年的国宝背后的故事,并插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名画的照片与材料,为广大喜爱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考资料。 本书收入的古代绘画作品为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院、上海博物院等三大博物院联合在上海举办的“国宝展”作品,从原作拍摄制版。
中国画技法丛书之一。张策的工笔艺术在靠前外享有很高声誉,他的众多作品曾多次获奖。本书所展示的是他艺术旅途中偶遇的风景,他艺术生活里的零碎片段,他艺术精品里的一组小画儿,单纯,生动,风趣。随着艺术大师的笔触你可以欣赏到鹰的千姿百态,领略工笔画的画理、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