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收录近3000个现代汉语常用字作为字头。字头处附列相应的拼音、繁体字、异体字以及简要释义。字头下汇集该字的名家隶书书例,书例下方依次标注朝代、作者及出处。全书采取横式排列,正文前有汉语拼音音节索引和笔画索引,方便读者检索查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人 中国字》由《中国字 中国人》编委会编著
本书选取于右任先生手书,籍录成册,于右任多才,是诗人,也是书法大师。他尤擅 草书 ,被誉为 当代草圣 。1932年于右任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创办《草书月刊》。他将篆、隶、草法入行楷,独辟蹊径,中年变法,专攻草书,参以魏碑笔意,自成一家。本书的出版,便于书法爱好者学习临摹,具有较高出版价值。
《颜家庙碑》,是颜真卿为其父亲颜惟贞镌立、撰文并书,唐代篆书名家李阳冰篆额。《墨池编》说此碑书体“庄重笃实”,明代王世贞也评论说此碑“风稜秀出,精彩注射,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此碑是颜氏七十二岁时作,笔力雄健,是“颜体”的典型之作,也是他传世碑刻中最后的巨作。
《新编隶书字典》是我国著名书法家赵熊老师主编的一部专业、便携、利惠读者的书法艺术工具书,主要收集对象为历代碑版法帖中的隶书字形。本书主要按《康熙字典》的部首检字编撰而成,同部首按笔画多少排列,并附有部首索引、部首检字表。赵熊老师与副主编张哲、齐冬梅精筛细选了我国古今历代明碑名帖,上起秦汉简牍,下至近代已故书家墨迹,共收入真书首文三千二百余字,隶体重文一万三千余字,排列基本以年代为序,所集隶字原则上不做修饰,力求保持原貌,对于引起误解的笔画略加修饰,为读者们提供了一部专业性与可行性兼具,深广度并备的隶书工具书。
《昭仁寺碑》为唐太宗纪念战死将士而建。其碑楷书四十行,行八十四字。朱子奢撰文,无书人姓名,历来传为虞世南书,但众说纷纭。 本书选自长安旧家之陕西近代著名学者党晴梵先生家旧藏金石碑帖拓本。此拓本较清末拓多数十字,墨色沉稳,并有陕西近代金石家党晴梵先生题跋多段,当可珍重。
此次出版的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横幅,朱栏界格,墨书,横四十八厘米,纵八十五厘米,共九十三行,满行六十四至八十一字不等,共四千九百余字。内容含经、传两部分。经即六十四卦,传则包括《系辞》在内的五篇易学理论的古佚书。该卷帛书抄写于汉文帝初年,是现存最早的《周易》抄本之一。
谭延闾(1880-1930)字组庵,号畏三。长沙茶陵人。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书法从钱沣、何绍基、翁同穌上溯颜真卿。字如其人,结体宽博,顾盼自雄。清代至今,攻颜体者无出其右。刘墉、钱沣攻颜宇仅得鲁公用笔意趣,而谭延阎写麻姑则另有一种位高权重的森穆气象。本系列图书属于高端产品,资料好,市场创意新,大开本,内文用纸为特种纸,采用高质量的印刷技术,引领此类图书的市场潮流,是书法爱好者临摹,收藏的不错珍品。
北魏《司马悦墓志》是北碑中之奇品。笔法硬朗,棱角锐利。字法宽舒中有紧凑。意态俊逸朴拙,与“龙门十二品”中之诸多造像题记相似。洪亮题《司马悦墓志》:“硬朗笔中奇韵出,宽舒结体见风神。须知帖学追前古,不必循王探变新。”对于初习书法者来说,从此墓志入手临习,便于奇崛风格的形成。该墓志也适合有一定书法基础的爱好者和书法家寻求变法时临习,从中可以获得朴拙奇逸之气。
《中国人 中国字》由《中国字 中国人》编委会编著
本书是国博馆藏文物整理、保护及研究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以馆藏的版本稀有的书法拓片或墨迹等文物为主,本册以国博藏《北凉沮渠安周造佛寺碑拓片》为内容,采用基本原大的尺寸清晰呈现,以图为主,辅以释文及相关研究论述文字。本书所选法帖在研究中国古代书法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可以用于书法学习者的临写和研究。
中国书法系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为汉族,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为汉族,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和“无声的乐”。古汉字书法凝结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先哲的思想光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值当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之际,许多书法爱好者对先秦的古汉字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研习探索。《甲骨金文小篆书法速查手册》是广东省江门五邑炎黄文化研究会旨在紧跟时代,集体研究攻关古汉字书法艺术,为方便包括青少年在内的书法爱好者研习书法技艺而编写出版的社科研究成果,对青少年和书法爱好者及书法研究者学习、研究古汉字书法艺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观帖”共十卷,其后刻转精,故为世所重。“大观帖”刻成不久,北宋灭亡,因此,北宋拓本流传甚少。至明清时代,更是流传绝少。宋拓“大观帖”第九、十两卷,系王献之书作。第九卷已经失传,一九三一年,神州国光社曾石印过明代王世贞旧藏的第十卷,而后此本便下落不明。现在,仅有清代经海源阁收藏的宋拓《大观帖》第十卷留存于世,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孙宝文编著的本书将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拓《大观帖》第十卷放大印出。此本缺失《庆等帖》、《新妇帖》、《鸭头丸帖》、《鹅群帖》等,编者采用神州国光社印本,将其补出,祥见本书十六、十七、三十四、三十五页。此外,《大观帖(第10卷)》编者孙宝文还用神州国光社印本,对书中第七页的“恕”、“州”、“耶”,第三十六页的“严”、“耳”等五个字做适当修补,令其更臻完美。
本书收有党晴梵先生所藏八种青铜器皿全型拓本,其中数件有清代著名金石家、书法家吴大澂的题跋,拓工之精,题跋之美,流传有序,实属珍贵。
本册《集王羲之圣教序》,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为褒扬玄奘西行取经及译经的功劳,赐予“圣教序”,由京师弘福寺僧怀仁,集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 形成此碑文。现此碑存于西安碑林。此碑是行草书体,用笔细腻,结构多变,充分展现了王羲之秀劲俊雅、风流婉转的个人书体风格。此碑是行书练习的推荐范本。
本书稿收录《嵩山开母庙石阙铭》《西狭颂》《肥致碑》三件书法作品拓片,并做了作品简介和评论、文本释读,以及局部分页展示,为学习者提供了便捷的研读版本。《嵩山开母庙石阙铭》是东汉刻于嵩山启母庙,记录夏禹治水的事迹的篆书作品,书法古朴,有秦篆浑朴茂美之气,篆法方圆茂满,虽极剥落,而神气自在。其笔势有肥瘦,亦有顿挫,与汉缪篆相似,是汉代篆书名迹,也是学习篆隶书法的代表性作品。《西狭颂》书法方劲瑰丽、气势雄伟,神韵不错,是学习汉代隶书的代表性作品。《肥致碑》书法质朴平和、从容稳健,其拓片字口锋芒清晰,笔致宛然,书写意趣格外突出。有利于研学者体会汉隶风貌。
同州圣教序碑,褚遂良所书《雁塔圣教序》之绝早翻刻版。据传褚遂良所书曾同时刻为二碑,一在玄奘法师译经的慈恩寺,一在同州,其实后者是前者的翻刻。碑题"大唐三藏圣教序",同州《大唐三藏圣教序》原石存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为慈恩寺大雁塔下褚遂良所书《雁塔圣教序》的"双胞胎"。根据碑刻痕迹,应为后者之翻刻版,内容与其一致,由于摹拓较少,所以刀口更为清晰。本书是将顾随临写的《同州圣教序碑》与拓本对照印刷形成一个跨页。
文徵明书《滕王阁序》,因流传日久,故已略有残损,某些字因残损已模糊不清,然而全篇仍然精神饱满,气势连贯,行列间有起伏呼应之妙。此帖得力于《圣教序》,从《兰亭序》脱颖而出,但不拘泥于成规,而是追求二帖的微妙神趣,深得其神韵。其结体端庄,保持了楷书的特征,笔法连绵,融入了草书连带的精华。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 字徵仲。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行书小楷。 其书风温润秀劲,温文儒雅,是吴门书派的开创者。其书法研习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传世墨迹有小楷《前后赤壁赋》《顾春潜图轴》《离骚经九歌册》;行书有《南窗记》《诗稿五种》《西苑诗》等。本字典将文徵明书法作品结集,以字头为单位编排,注明所选字迹出处,并附有拼音索引、笔画索引,方便检索。入选书迹均采自各大博物馆馆藏标准件作品,因此是真伪甄别、治学研究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书法爱好者查检字体的实用工具书和行草书临摹创作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