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书大字典》文字采用繁體字。故如首文“范”是姓氏之“范”,非“模范”之“范”的简化字,《中国草书大字典》首文“范”、“范”分列。古碑帖中的異體字,《中国草书大字典》原则上收录在楷书正體首文下。如“游”、“遊”,《中国草书大字典》收录在“游”字首文下。相近字形车字,其草书字型往往相同,如“波”、“彼”,草书字型多写作“波”,《中国草书大字典》则按原帖文義所属字,分类收录。有些字在字义上有区别,但在行草书的实际应用中又经常是混用的,如“籍”舆“藉”,原则上按直观方法歸类编排。
《书法技法讲坛》丛书的前5册《行书技法41例》、《草书技法49例》、《楷书技法45例》、《隶书技法50例》和《篆书技法42例》于2008年9月出版发行,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在不足4个月的时间里销售10000套,重印后仍然受到追捧。在读者的要求下,我们经过细致的市场调查,结合当代代人们的审美特点,以书法史上广受欢迎的书法家和书法流派等为技法研究对象,约请经过学院专业训练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精心策划撰写了《书法技法讲坛》丛书的后续10册,分别包括汉隶、王羲之行书、 二王 草书、魏碑楷书、唐楷、米芾行书、赵孟頫行书、董其昌行书、王铎行书、明清行草大轴。 后续10册《书法技法讲坛》丛书秉承了前部分的特点和优势,即,一、宏观性、客观性、综合性、比较性,二、以点带面,三、以图例说话。 《书法技法讲坛》丛书以
《中国草书大字典》文字采用繁體字。故如首文“范”是姓氏之“范”,非“模范”之“范”的简化字,《中国草书大字典》首文“范”、“范”分列。古碑帖中的異體字,《中国草书大字典》原则上收录在楷书正體首文下。如“游”、“遊”,《中国草书大字典》收录在“游”字首文下。相近字形车字,其草书字型往往相同,如“波”、“彼”,草书字型多写作“波”,《中国草书大字典》则按原帖文義所属字,分类收录。有些字在字义上有区别,但在行草书的实际应用中又经常是混用的,如“籍”舆“藉”,原则上按直观方法歸类编排。
篆刻技法讲坛丛书以其按技法例解作为单元分割的独特体例深受读者欢迎。该套丛书的定位是在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向上拔高,属于篆刻技法的中高端图书,适合具有基本篆刻技法知识的读者。因其重点放在以丰富的图例解析技法方面,特别强调比较和综合,因而不仅技法解析更加具体,同时也为广大读者的技法例解、提高和升华提供了阶梯。
《中国草书大字典》文字采用繁體字。故如首文“范”是姓氏之“范”,非“模范”之“范”的简化字,《中国草书大字典》首文“范”、“范”分列。古碑帖中的異體字,《中国草书大字典》原则上收录在楷书正體首文下。如“游”、“遊”,《中国草书大字典》收录在“游”字首文下。相近字形车字,其草书字型往往相同,如“波”、“彼”,草书字型多写作“波”,《中国草书大字典》则按原帖文義所属字,分类收录。有些字在字义上有区别,但在行草书的实际应用中又经常是混用的,如“籍”舆“藉”,原则上按直观方法歸类编排。
《中国书法大字典》系列丛书分为《中国篆书在字典》、《中国隶书大字典》、《中国隶书大字典》、《中国楷书大字典》、《中国行书在字典》和《中国草书大字典》五册。五册字典共收录常用单个汉字约六○○○个,书法单个汉字的总数约1○○○○○个。 本系列书法字典所收汉字上起商周金文,下至晚清著名书法名家,民国时期书法名家如于右任、李瑞清等亦酌情收录。日本、韩国等地书法家所书汉字不具备艺术典型性,故未予收录。 本系列书法字典所收历代书法单字均采自历代书法家传世墨迹或历代金石拓本的影印件,并对背景模糊不清的或残泐过甚者予以适当修复,以恢复原字神采,便于读者临写。 本系列书法字典所收历代书法单字均在字下注明出处,以便读者查阅。考虑到成本规模及读者的承受能力,书后未列出处名录。 本
本书根据《汉字标准字典》编写而成,每个字形,立一个草书,共计20998个字头及草书,包括日本使用汉字形1930个、韩国使用汉字形1800个,翻译出日、韩汉字读音及拼音、字母应用,增加了汉字字头、草书2730个。
《书法技法讲坛》丛书以其按技法例解作为单元分割的独特体例深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成为广受欢迎的教材,因为这种安排正好适应于老师和同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开展。该丛书的定位是在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向上拔高,属于书法技法的中高端图书,因而也特别适合具有基本书法技法知识的广大读者。因其重点放在以丰富的图例解析技法方面,特别强调比较和综合,因而不仅技法解析更加具体,同时也为广大读者的技法理解、提高和升华提供了阶梯。
本着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的中国书店出版社,真诚地希望给热爱书法的朋友们,提供必要的、方便阅读理解的书法理论指导资源图书,他们撷取了在中国古代书论史上有重大影响、有特色、有创见、有影响的书论,以探索书法字帖出版的新形式、新内容的方式呈现给广大书法爱好者。而这套《历代书论释译楷书丛帖》因此而推出,它以京剧“音配像”的形式,先将书论以书法字帖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再对难解的书论古文加注释,每一段书论文字前加上书论注释者对古人书论理解的导读文字,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字帖,既利于人们学习珍贵的历代书论精华,提高自己的书法理论素养,同时又可临摹练字,一举多得。本书为其中之一册,收录了颜真卿的楷书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