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蜀素帖》用笔干净利索、洞达跳宕、提按分明、刚柔相济,结字奇纵变幻、缩放有效、欹正相生,章法跌宕起伏,为初学米芾行书的很好临本。 由施志伟编著的《行书临习技法精讲(米芾蜀素帖)》首先从作者、作品简介开始,了解作品历史的背景及其本身更为具体的背景,这样有利于读者提高书法的审美能力。 其次则从技术层面上讲解毛笔的执笔、运笔方式,便于初学者掌握;转而讲述书法的点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和章法,配以范字的简述和描画毛笔运笔走势轨迹,使读者更加直观地学习运用。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掌握技巧和熟练创作,书中收集诸如成语、对联和古诗的集字作品,以引导读者举一反三,加以变化运用,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的书法艺术,起源极早,自秦、汉以后,逐渐成为一门专业。嗣后研究书法的文章也渐有问世,或总结书写经验,或著录书家名作,或探讨用笔技巧,或考证碑帖迁流,后世称为[书学]。整理、研究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搜集整理了历代著名书法论文六十九家九十五篇,汇成一帙,以供书法工作者和爱好者参考。 历代书学专著汗牛充栋,此次选编,仅限于专论书法技巧与书法历史的部分。从文体上说,着重论文一体,偶及价值较高的题跋、书启等片断。照此原则,仍感篇幅不够,不能全部选入。它如论述书家、文房四宝、碑帖、收藏等内容的文章及诗歌、口诀、书信等等,均不录,将来另编。本书中有些论文,如卫夫人、王羲之等人的作品,早被人指出系附名之伪作,但考虑到这些作品的影响很大,本身又具有一定
米芾《蜀素帖》用笔干净利索、洞达跳宕、提按分明、刚柔相济,结字奇纵变幻、缩放有效、欹正相生,章法跌宕起伏,为初学米芾行书的很好临本。由施志伟编著的《行书临习技法精讲(米芾蜀素帖)》首先从作者、作品简介开始,了解作品历史的背景及其本身更为具体的背景,这样有利于读者提高书法的审美能力。其次则从技术层面上讲解毛笔的执笔、运笔方式,便于初学者掌握;转而讲述书法的点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和章法,配以范字的简述和描画毛笔运笔走势轨迹,使读者更加直观地学习运用。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掌握技巧和熟练创作,书中收集诸如成语、对联和古诗的集字作品,以引导读者举一反三,加以变化运用,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书法的学习与研究伴随作者走过了六十多个寒来暑往。由于研究于右任先生的书法艺术而把作者卷入了中国书法热的大潮,使他成了海内外学人公认的近现代“研究于书的人”(屈武语)。这本书是作者近三十年研究于书的小结。编以“落落乾坤大布衣”为题,用具体生动的史实简要地描写了于右任先生的生平事迹与伟大人格。第二编分两个阶段分析了于右任先生“独步当代的行楷书艺术”与“笔笔皆活的于体草书艺术”,具体、细致,图文并茂,语言平实,入情入理。第三编用系年方式评介了于右任先生各时期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附有于先生的部分印款。本书对深入研究于右任先生的书法艺术和鉴定、收藏于右任的书法艺术作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与参考。作者自称“管窥”,而本书的学术与艺术价值却远在“管窥”之外。
本书内容包括:一篆书的发展与演变;二怎样学好篆书;三小篆的书写法式;四临摹碑帖的基本方法;五圆笔,方笔篆书范贴简介。 《篆书入门》是笔者继新疆人民出版社于1989年和1994年两次出版的《篆隶行草入门》之后,专为广大书法爱好者重新整理、修订的自学“入门”教材。本书的编写体例与前一本书相同,也是按书体的“起源与变革,点画造型与间架结构特点”以及各种碑帖范本的基本运笔式和结构态势编写的。为了给习帖者提供一些“日课习作”资料,本书特将《泰山刻石》间架结构法,从原稿的三式增补为七式,将吴让之《三乐三忧》的结构法,也从三式增补为八式,供初学者“日课习字”的参考。凡采用此书学篆者,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抓住各种难点,予以重点突破。
新碑帖的发现和出土,不仅改变书法史的阐述方式与角度,使得每一个时代的书法史图谱更为详实而可靠;而且对于更广大的学书者群体,将引起具体的技法反思与推进,在取法的横向选择与纵向的书风参照上,提供靠前的可能。
“毛笔大讲堂”在对各帖的编排上,遵从学书规律,依点画、结字、章法等环节,循序渐进,深入细致。范字均从原碑帖中精心选取,在笔画清晰的基础上极力保持原碑原貌。分析讲解上通俗易懂,要言不烦,旨在揭示古人用笔和结字的规律性的东西,通过逐章的临习,让读者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同时,在每册书的章法部分,还编写了若干原碑帖的集字示例,目的是为引导读者在充分临习之后,逐步培养书法创作意识,学以致用。这也是本丛书的一个特色。本书为《柳公权玄秘塔碑》,由严海南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