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名笔》,全面再现米芾书法艺术。米芾,宋代著名书法家,是中国书法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书家。书法诸体皆善,行、草书见长,学书从颜真卿入手,后学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于褚遂良用力深;后学晋人,得力于 二王 ,取诸家之长,自出机杼,形成沉着痛快的风格。字体斜画紧结,体势挺拔,劲健而不失飘逸之姿。用笔俊迈豪放,讲求意趣和个性。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 宋四家 。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选取米芾《苕溪诗帖》《多景楼诗帖》《拜中岳命作帖》等墨迹、拓本。
《淳化阁帖》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早的一部 书法丛帖 ,共十卷,记录了秦、汉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发展历程,是现存*.一部关于中国书法史的大型图典。 宋、元以后,《阁帖》拥有广泛的临摹研习群体,她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书法的进程。历观明、清两代尺牍、文书,件件有《阁帖》的影子。《阁帖》已然构成行、草书的正源,她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上一部不朽的经典,恐将之视为中国书法发展的 命脉 也不为过。 明天启初,时任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的董其昌奉诏至江南仿书,在老友陈继儒家见宋初原拓《淳化阁帖》祖本,摩挲叹赏之余,借归临摹,至天启五年乙丑十二月十五日次第临毕,时间已越二年。 《阁帖》是宋太宗集宫中所藏魏、晋、隋、唐诸家墨迹汇刻而成的著名法帖,素有 法帖之祖 的美称。它的墨拓本一直是历代书家师法学习的圭臬
颜真卿《西亭记》残碑原由林霄、陈钦夫妇及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收藏,碑身四面环刻楷书,碑阴上部浅刻有篆字 柳文畅西亭记 。碑石所刻字体和笔法风格与颜真卿真迹书法风貌一致,属颜真卿书风完全成熟阶段作品,也是颜真卿从未露面的一件书法作品。相较于我们目前所见的颜氏作品,碑刻原石的存世数量几乎寥寥,此作也愈发珍贵。这件残碑是目前所见唯一一件颜真卿宦游湖州时期的存世碑刻,颜真卿69时岁。无论对于研究颜真卿此一时期的书法,亦或是碑刻书法 风格 诠释中的诸多因素,这件颜真卿楷书西亭记残碑,都具有重要价值。
《历代名帖宣纸高清大图:宋黄庭坚砥柱铭》纸本,行楷。纵37.6厘米,主体部分横824厘米。无年款。内容是黄庭坚生前为推崇的唐代宰相魏征写的《砥柱铭》。这件手卷因为文字内容、书法风格等方面与黄庭坚其他作品存在差异,早在乾隆时期曾经被认为是赝品,有诸多猜疑。后经傅申先生研究,终确定为黄庭坚的真迹,而且是黄庭坚书风转换期的真迹。通篇结字修长奇崛,呈放射状,笔法开张挺拔,章法则参差错落,整幅作品气息可谓淋漓潇洒,气势夺人。 此卷是黄庭坚传世作品中为数极少的几幅鸿篇巨制之一,在中国书法史、艺术史乃至文化史上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和意义。
《石门颂》的艺术成就,历来评价很高。其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多用圆笔,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运笔道劲沉着,故笔画古厚含蓄而富有弹性。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石门颂》为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 “ 隶中草书 ” 之称。 尺寸大小:2174*1969
《宋徽宗名笔》,全面再现宋徽宗书法艺术。宋徽宗,即赵佶,北宋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号宣和主人。其书法变化于初唐薛稷、薛曜,自创 瘦金书 (亦称 瘦金体 ),横画收笔带钩,竖下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若切刀,竖钩细长,个别连笔则如游丝飞空。本书选取宋徽宗真书千字文、草书千字文、瑞鹤图、大字秾芳诗等墨迹、拓本。
《颜真卿名笔》,全面再现颜真卿书法艺术。颜真卿,唐名臣,书法家。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世称 颜鲁公 颜平原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 颜体 楷书,古法为之一变,对后世影响很大。本书选取颜真卿争座位帖、祭伯文稿、竹山堂连句、颜勤礼碑等墨迹、拓本。
《历代名帖宣纸高清大图:唐孙过庭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通篇用笔多变奇诡,功力内在,沉着而飘逸,劲健而婀娜,一气贯注,笔致俱存,尤其是入纸的空抢动作和使转含蓄,直接秉承了王羲之的笔法体系;结体古质今妍,深得王羲之之神髓。是草书学习的典范之作。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集) 汇集历代名碑名帖20种,为首次大9开彩色出版,集精选、精编、精印为特色,底本好,印制精,彩色丝带装订,更具中国文化传统特色。精选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馆藏珍迹,如《王羲之兰亭序三种》汇集欧阳询定武本、黄娟本褚遂良临本、冯承素等人真迹,挥毫间展现怡情。此外,《孙过庭书谱》更以太清楼本、薛刻本和停云馆本对原作缺失部分和残损字予以补充,使之成为完壁,甚具价值。《张旭书古诗四帖》《文徵明书兰亭序》等兼具上品。
黄庭坚《山谷自论》云:“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此帖深得怀素草书笔意,圆转超然,纵横开阖,取势侧欹,左右开张;又表现自己的独特风貌,结字内紧外松,出笔长而遒劲有力,一波三折。可谓气势豪迈,超凡脱俗,极尽雄放奇肆之能事。
近代以来,碑帖影印本一直被视为人们学习书法的津梁。我国的碑帖影印业肇始自晚清,当时,西方先进的石印、珂罗版等影印技术陆续传入我国,在上海、北京等地,出现了艺苑真赏社、有正书局等一批较具代表性的碑帖复印机构,先后出版了大量价廉物美的碑帖印本,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临摹的范本,成为近代书法传播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 近代碑帖影印本还具有极高的文献版本价值。当时出版机构所采用的底本,大多出自著名私人藏家,其中不乏孤本、善本,今天很多已下落不明,因而显得弥足珍贵。此外,这些印本往往会附有名家题跋,包含有大量学术史、书法史及收藏史方面的史料,可谓是一座尚有待开采的学术富矿。本书共分三卷,收录了一九四九年以前,国内及日本影印出版的善本碑帖四百多种。每一版本前均撰有提要,记录出版机构、收
《郁孤台法帖》为南宋聂子述在绍定元年(1228)辑刻而成。郁孤台是江西赣县贺兰山名胜古迹,台建于唐广德至大历年间。宋宝庆三年(1227)聂子述知赣州府,重建此台,于次年汇刻了这部法帖,并以 郁孤台 命名。本帖原刻卷数无考,现唯存孤本残帙二卷,今藏上海图书馆。帖中所收大都为宋一流书家作品,有苏轼、蔡襄、李建中、黄庭坚、宋徽宗等,而以苏、黄为主,作品皆为传世稀见之作。《郁孤台法帖》为宋书、宋刻、宋拓,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学术价值及书法艺术价值。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书法界、金石界的广泛重视。现本社推出的《宋拓郁孤台法帖》精品选集合集出版,精选集由《苏轼行楷》《苏轼 蔡襄大字楷书》《黄庭坚草书》《赵佶草书千字文 黄庭坚草书》组成。由于该帖为海内外孤本,世人不易轻见,此次版本为彩色精美印刷合集出版,
张迁碑通篇为方笔,方整劲挺,棱角分明,结构谨严,笔法凝练,初看似乎稚拙,细细品味才见精巧,章法、行气也见灵动之气,沉着有力,古妙异常。近代书家李瑞清认为《张迁碑》上承西周《盂鼎》书风,四周平满,严正朴茂,而且接近楷法,它的字体方整中多变化,朴厚中见媚劲,外方内圆,内捩外拓,方整而不板滞,是汉隶中的上品。 碑阳:2361*841碑阴:1356*1086
行书,素笺本,乌丝栏。纵28.2厘米,横221厘米。此卷是蔡襄诗稿的一部分,共录十一首诗。作于皇二年(1050),正是被召自福建重归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中途。时年约四十岁,正不惑之年,中年蒙用,迟来还是不掩快意。 蔡襄书法在宋代早有定评,此卷属其成熟期作品。用笔圆润婉美,于端重中寓飘逸之致,颇有晋唐法度。整篇结构自然流畅,始为行书中夹带楷书,后愈写愈酣畅,书法逐渐变为行草,终是兴致所至,挥洒自如,成了小草,是不可多得的蔡襄书法精品。所以后人评为“此公小行书”。
《凤墅帖》是南宋曾宏父据家藏宋人真迹编刻而成的书法汇帖,仅存部分宋拓残卷及清人残帖释文。该书以 类吾宋三百年间书法,自成一家,以传无穷 为目的,在宋代书法研究方面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由于该帖书家多为两宋时期政治、文化、学术方面的知名人物,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宋拓凤墅法帖》集中了宋代名人书迹,是一部断代汇帖。原书四十四卷, 全帙四十四卷,其中前帖、续帖各二十卷,附画帖、题咏各两卷。现本社推出的《宋拓凤墅法帖》精品选集合集出版,即《黄太史帖》《石湖诗帖》《东都相帖》《南渡明贤诗帖》。由于该帖为海内外孤本,世人不易轻见,此次版本为彩色精美印刷合集出版,极具收藏价值。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观历代碑帖大雅,赏传世墨宝微妙。汇集历代名碑名帖,底本好,印制精。第九集共20本,盒装,包括《王羲之临钟繇千字文》《唐玄宗书鹡鸰颂》《宋徽宗书蔡行敕 瑞鹤图》《黄庭坚书赠张大同卷》《吴琚墨迹》《赵孟頫书出师表 昼锦堂记》《陆居仁草书墨迹》《祝允明书洛神赋》《文徵明草书前赤壁赋》《文徵明草书诗两首》《董其昌临兰亭序 自叙帖》《董其昌书杜甫诗册》《王铎书王屋图诗卷》《王铎题野鹤陆舫斋卷》《赵之谦书齐民要术八屏》《王羲之十七帖(张伯英藏本)》《瘗鹤铭》《张黑女墓志》《书谱(太清楼刻本)》《宋拓麓山寺碑》 。
《颜真卿名笔》,全面再现颜真卿书法艺术。颜真卿,唐名臣,书法家。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世称 颜鲁公 颜平原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 颜体 楷书,古法为之一变,对后世影响很大。本书选取颜真卿争座位帖、祭伯文稿、竹山堂连句、颜勤礼碑等墨迹、拓本。
《黄庭坚名笔》,全面再现黄庭坚书法艺术。黄庭坚,北宋书法家、文学家。字鲁直,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称 黄山谷 黄太史 黄文节 豫章先生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是中国书法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书家。书法兼擅行、草书,初以宋代周越为师,后来受到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的影响,又为焦山《瘗鹤铭》书体所启发,自成风格。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长枪大戟、绵劲迟涩。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 宋四家 。主要书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经疏》《经伏波神祠诗》《诸上座帖》《李白忆旧游诗》《廉颇蔺相如传》《苦笋赋》等。
本书为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系列,第12集盒装,共20种,分别为《蔡襄墨迹选》《朱熹书易经?系辞》《张即之书李衎墓志铭》《任询书古柏行》《鲜于枢书石鼓歌》《徐渭书秋兴八首》《王铎草书唐诗卷》《倪元璐墨迹选》《八大山人墨迹选》《何绍基金陵杂述四十绝句》《吴昌硕书西泠印社记》《郙阁颂》《衡方碑》《苏慈墓志铭》《美人董氏墓志铭》《汉代残碑选》《皇象急就章(松江本)》《化度寺碑》《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观历代碑帖大雅,赏传世墨宝微妙。汇集历代名碑名帖,底本好,印制精。第十集共20本,盒装,包括《颜真卿书竹山堂连句》《孙过庭景福殿赋》《苏轼墨迹选 》 《黄庭坚墨迹选》《祝允明书前后赤壁赋》 《文徵明书七律二首》《陈道复书秋兴八首》《董其昌临古诗四帖》《董其昌书李太白诗 》《王铎书七言诗四十首》《王铎草书诗五首 》《 伊秉绶隶书选》《赵之谦行书梅花盦诗四屏 》《鲜于璜碑》《夏承碑(华氏真赏斋本) 》《石门铭》 《集字圣教序(董其昌题记本)》《王羲之十七帖(嶽雪楼本)》《颜真卿书东方画赞碑阳》《颜真卿书大唐中心颂》 。
《中国碑帖名品(典藏合集)》是上海书画出版社针对当代读者学习需求而推出的一套理念全新的丛帖。丛帖在总结我社不同时段字帖出版的资源和经验基础上,更加系统地观照整个书法史的艺术进程,汇聚历代尤其是今人对不同书体、不同书家作品(包括新出土书迹)的深入研究,遴选了书法优秀的书法作品汇编成101册,再现了中国书法史的辉煌。
《岳阳楼记》多以三字为一行,章法自然,笔法由李北海而渐人米南宫,字大如拳,流畅劲健,通篇数百字一气呵成,显出深厚功力。有雄强茂密、风流倜傥的开头,也有怦然心动、瞻前顾后、疑虑丛生、感慨难抑而又天衣无缝的组曲。这种情随文动、感由心生的自然写照,使整幅作品如平地起高楼,成为流芳千古的艺术绝唱。此篇《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董其昌两代文人精神世界完满结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