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3折-4.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牡丹情缘——白先勇的昆曲之旅
    •   ( 951 条评论 )
    • 白先勇 著 /2016-03-01/ 商务印书馆
    • 《牡丹情缘 白先勇的昆曲之旅》一书全面收录白先勇先生关于昆曲的随笔,以及与昆曲相关的精彩访问与对谈。自2004年起,白先勇策划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巡演,至2012年共演出200场,成为这一阶段著名的文化现象,有力推动了昆曲在中国社会以及欧美的传播。在这一期间,白先勇形成并表述了其独有的昆曲理念,不仅在众多访谈中披露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过程、深入的文化,还提出了 昆曲新美学 的概念。本书作为白先勇先生推广昆曲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全面展现了与昆曲的因缘与感想、收获与得失,以及制作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记》的心路历程

    • ¥61.4 ¥128 折扣:4.8折
    • 豫剧经典唱段100首 赵抱衡 安徽文艺出版社【放心购买】
    •   ( 1 条评论 )
    • 赵抱衡 编著 /2008-01-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本书精选了豫剧广为流传的100首唱段,按照剧目进行了编排。其中既有经典的传统剧目《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西门外放罢了催阵炮》,新编历史剧目《黛玉葬花》《小郎门外连声请》,也有现代剧目《朝阳沟好地方》《清凌凌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等,均为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唱段。为了便于专家研究和读者欣赏,各唱段均有相关的演创人员及背景介绍、剧情讲解等,并随书配有光盘,增强视听效果。 本书由专家进行编撰,曲目精当,曲谱规范,适合豫剧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使用。

    • ¥70.18 ¥150.36 折扣:4.7折
    • 插图本中国戏剧史 叶长海,张福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放心购买】
    •   ( 1 条评论 )
    • 叶长海张福海 著 /2004-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的戏剧源远流长,是一门集文学、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舞蹈、美术、杂技、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可谓独树一帜。中国戏剧到宋元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直到清代京剧的形式,到达一个高峰,京剧也成了中国戏剧的代表。本书用大量珍贵的图片展示了中国戏剧发展演变的生动画面,并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概括了中国戏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有助于人们对中国戏剧发展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全面了解。

    • ¥65.96 ¥141.92 折扣:4.6折
    • 粤曲:一种文化的生成与记忆 李静 广东人民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李静 /2014-09-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粤曲:一种文化的生成与记忆》考察近代粤曲的生成、发展与演变,还原并解析以粤曲生产与欣赏为中心形成的粤曲文化景观,从历史的回溯、形态的分析、艺术精神的解读、文化史价值的评述等具体角度对粤曲艺术进行整体观照与深入探究。 粤曲的近代发展与演变历程在班本粤曲、歌坛粤曲与唱片粤曲等三种曲本形态中具有完整而丰富的呈现。茶楼故曲、“私火局”自娱、唱片聆听既是粤人传统生活方式及娱乐形式的延续,也营造出城市化进程中粤曲艺术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时代精神与娱乐趣味兼收并蓄、文人情怀与世俗智慧的和谐融通,使粤曲成为粤人娱乐生活及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表征。 《粤曲:一种文化的生成与记忆》冀以粤曲为个案,挖掘历史,追寻记忆,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时空流转与社会迁延,为相关戏曲曲

    • ¥59 ¥123 折扣:4.8折
    • 昆剧表演艺术论 顾笃璜 上海文化出版社【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顾笃璜 著 /2014-02-01/ 上海文化出版社
    • 戏曲表演一贯坚守的两大基本表演原则是:一、集“唱、念、做、打”于一身的大一统、大综合原则;二、非幻觉主义的、与观众直接交流互动的原则。正是这两大艺术原则,奠定了我国戏曲特有的艺术形态。这并非昆剧所创始,却因昆剧而得到了稳定巩同与深化。由此两大原则而引发出一系列基本表演手法是:一、脚色的分类与演员的分行,也即演员扮演脚色类型相对专业化的手法;二、排斥写实布景,发展写意虚拟的表演的手法;三、化妆、服装穿戴的定型化,从而发展出运用化妆及服装穿戴以加强表演的手法。这些手法也非始自昆剧,但都因昆剧而进一步细化、规范化(也即符号化)并趋向于完备。又专列一章论述昆剧的身段艺术。作为诉诸于视觉的演员的形体动作,既从生活出发,又加以提炼,并作舞式化的艺术夸张,最后形成演员与观众共同的约定符号

    • ¥89.47 ¥188.94 折扣:4.7折
    • 粤曲:一种文化的生成与记忆 李静 广东人民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李静 /2014-09-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粤曲:一种文化的生成与记忆》考察近代粤曲的生成、发展与演变,还原并解析以粤曲生产与欣赏为中心形成的粤曲文化景观,从历史的回溯、形态的分析、艺术精神的解读、文化史价值的评述等具体角度对粤曲艺术进行整体观照与深入探究。 粤曲的近代发展与演变历程在班本粤曲、歌坛粤曲与唱片粤曲等三种曲本形态中具有完整而丰富的呈现。茶楼故曲、“私火局”自娱、唱片聆听既是粤人传统生活方式及娱乐形式的延续,也营造出城市化进程中粤曲艺术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时代精神与娱乐趣味兼收并蓄、文人情怀与世俗智慧的和谐融通,使粤曲成为粤人娱乐生活及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表征。 《粤曲:一种文化的生成与记忆》冀以粤曲为个案,挖掘历史,追寻记忆,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时空流转与社会迁延,为相关戏曲曲

    • ¥59 ¥123 折扣:4.8折
    • 巾生今世:岳美缇昆曲五十年 岳美缇 文化艺术出版社【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岳美缇 著 /2008-04-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昆曲对我来说,是一种感召,我每天都能感受到它悠长历史的重量,感触着它繁华和败落的兴衰沉浮,也每天思考着它六百年生命的神秘基因,它让我们为之魂牵梦绕的魅力是什么?是一种美!一种凝聚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古典美,优美华丽的曲词、繁复精致的身段,无不充满了动人的美!它将文学、舞蹈、歌唱、表演极完善地糅合在一起。文人学者可以从曲词中看到中国文字的飞扬文采,音乐家可以从曲调里感受到传统丝竹的悠扬低回,园林家甚至可以从中体味中国园林的玲珑曲折,画家则于水袖翻穿间想象中国绘画的气韵生动。从不同角度去看昆曲,它都有着极丰富的内涵,为此,余秋雨老师说昆曲是中国古典戏剧的典范,大家都为之盛赞。

    • ¥96.49 ¥202.98 折扣:4.8折
    • 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例戏剧本辑校 李跃忠 辑校 中国戏剧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李跃忠 辑校 /2011-10-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例戏剧本辑校》内容简介:例戏,是指中国传统戏剧在正戏演出前搬演的一些带有仪式功能的短剧。这是我国传统戏剧的一种特有戏俗,搬演的目的主要是为沟通神人,以满足俗民的信仰需要;演出剧目与正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一般要和演出场合相谐和。就例戏的生存空间来看,例戏是纷繁复杂民俗活动中的一种特殊事象;据功能而言,例戏的搬演是广大民众民间信仰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例戏虽是一种演剧,但同时也是一种信仰,一种仪式。《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例戏剧本辑校》从笔者多年来收集的500余个例戏中选取了其中的230本,分赐福类、庆寿类、人生礼仪类、功名类、其它喜庆类、类进行了归类整理。

    • ¥68 ¥141 折扣:4.8折
    • 中国人的戏剧 (清)陈季同 李华川 凌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清)陈季同 ,李华川,凌敏 /2006-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急剧转变:“人们普遍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腐朽的、道德败坏的民族;中国人的邪恶、残酷,在各方面都已堕落。”这成了当时欧洲人的普遍看法。当时,“未开化”或“野蛮”这个词已成为形容中国的套话。 由于长年生活在欧洲,陈季同对此感受最为强烈,努力消除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成为他这些作品中的一个主题。在陈季同的著作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充溢其中的愤懑,每当提到欧洲人对中国的误解与偏见时,陈季同都会义愤填膺,不厌其烦地加以反驳。破除欧洲人对中国的偏见、使西方人了解真正的中国,成为他写作的最初动机和主要目的。

    • ¥59.65 ¥129.3 折扣:4.6折
    • 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例戏剧本辑校 李跃忠 辑校 中国戏剧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李跃忠 辑校 /2011-10-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例戏剧本辑校》内容简介:例戏,是指中国传统戏剧在正戏演出前搬演的一些带有仪式功能的短剧。这是我国传统戏剧的一种特有戏俗,搬演的目的主要是为沟通神人,以满足俗民的信仰需要;演出剧目与正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一般要和演出场合相谐和。就例戏的生存空间来看,例戏是纷繁复杂民俗活动中的一种特殊事象;据功能而言,例戏的搬演是广大民众民间信仰的一种表现。也就是说,例戏虽是一种演剧,但同时也是一种信仰,一种仪式。《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例戏剧本辑校》从笔者多年来收集的500余个例戏中选取了其中的230本,分赐福类、庆寿类、人生礼仪类、功名类、其它喜庆类、类进行了归类整理。

    • ¥68 ¥141 折扣:4.8折
    • 上党梆子脸谱 张红君 主编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张红君 主编 /2009-1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过去上党梆子演戏,除花脸打脸、旦角涂脂抹粉外,生角(包括小生)是不化妆的,均是本色面皮,戴一顶网子,把眉吊起来就穿戴登场,致有“黄皮生”、“麻子生”、“黑脸生”雅称。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戏剧改革,上党梆子和别的剧种一样,所有剧中人包括龙套、小军都统一化妆,施粉涂丹、勾眉画眼,改自然人为剧中人。广义地说,这是脸谱化运用于所有剧中人的一种手段,使戏曲的特征更加突出,所以凡剧中人脸上均有“谱”。这本脸谱集既反映了它的实用性,也有美感欣赏性,是研究上党梆子艺术的宝贵资料。在编纂时,对一些重点角色的传说、标志的象征、有关方面作了记述,还保存了老艺人部分手稿,同时还选录了几个古代脸谱、面具,以供研究者参考。

    • ¥73 ¥183.37 折扣:4折
    • 插图本中国戏剧史 叶长海,张福海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叶长海张福海 著 /2004-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的戏剧源远流长,是一门集文学、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舞蹈、美术、杂技、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可谓独树一帜。中国戏剧到宋元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直到清代京剧的形式,到达一个高峰,京剧也成了中国戏剧的代表。本书用大量珍贵的图片展示了中国戏剧发展演变的生动画面,并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概括了中国戏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有助于人们对中国戏剧发展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全面了解。

    • ¥65.96 ¥141.92 折扣:4.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