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昆曲是戏曲百花园中*有文化品位的一个剧种,由于她在中国的17、18世纪曾经掀起过长达200年全国范围、不分阶层的社会性痴迷,更由于她曾经在中国剧坛一枝独秀近300年,对后来许多新生的地方性剧种都有滋养培育作用,使她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百戏之母、百戏之师,在中国的文化史、戏曲史、文学史、音乐史、美术史、剧场史、演出史等领域享有无可匹敌的崇高地位,同时昆曲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重要一员,对其进行研究整理、发扬光大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的。 本书是一本有关中国昆曲知识的普及读物,经初审仔细审读,书中没有涉及民族宗教政治等需报送备案的内容。全书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讲述了昆曲数百年间流布全国各地的历史发展传承、昆曲中*代表性的一些底蕴深厚的代表剧目、昆曲美轮美奂的表演艺术以及昆曲发展长
本书以戏曲行业神信仰文化为研究对象,宏观考察戏神信仰的发展历史、地域分布、来源及其特点,考镜老郎神、田公元帅、二郎神三大戏神系统之源流,选取与道教密切相关的戏神和独具地方剧种文化特色的戏神作为研究个案,探究戏曲艺术(或行业)与娼妓神、音乐神、傩戏神、影戏神的近缘关系,探赜戏神信仰文化背后隐藏的伶人群体精神世界,勾画戏神信仰与早期戏剧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发中国戏剧发生学的思考。
川剧是中国戏曲与巴蜀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其三百年多年发展过程中的几起几落,无不与巴蜀民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书是国内从民俗学视域来研究川剧艺术发展与社会民俗关系的专著。作者从民俗学和戏曲学的不同维度入手,探讨了巴蜀民俗与川剧的共生发展、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 本书研究视角独特,资料翔实,并配有数十幅珍贵资料照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戏曲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者的重要参考图书,也是广大戏曲爱好者了解川剧的一本绝佳读本。
西藏藏戏在广泛吸收本土苯教祭祀仪式,佛教羌姆舞蹈,民间说唱和民间歌舞艺术的基础上又汲取了印度外来文化的滋养而形成。戴面具表演时藏戏的基本特征。藏戏面具中不同色彩的面具不仅象征角色各自不同的身份、地位及其个性特征,同事也蕴含着对角色在道德层面上的褒贬评判。西藏藏戏服饰既汲取了藏民族生活袍服风格,又深受宗教文化、汉族、蒙古族、回族等其他民族服饰文化元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城市化、浓郁的文化象征意蕴以及实用性和美化性兼容的特征。藏戏唱腔具有以人定曲,专人专曲、高亢悠扬等风格特征。民间传统藏戏班、民间新建藏戏队和自治区藏剧团共同构成当下西藏藏戏的组织形态,民间新建藏戏队和自治区藏剧团统统构成当下西藏藏戏的组织形态,形成业余演出团体和专业演出团体彼此互补、统统传承藏戏的局面。
中国戏曲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戏曲百花园中,除了众所周知的 国粹 京剧和 百戏之祖 的昆曲之外,还有众多的地方戏曲剧种。无论从受众群体还是从覆盖区域来说,众多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中国戏曲的主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一种地方戏曲,地方戏曲也是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的地方戏曲,我们也可以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熏陶。 由栾波*的《地方戏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读本》是一本有关中国地方各种戏曲艺术的知识普及读物,书中并无涉及重大选题备案内容,也不存在民族宗教及政治问题。全书详细介绍了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河北梆子、秦腔、川剧、晋剧、粤剧等9种在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地方戏曲剧种,从历史、剧目、演员、院团等多方面尽可能地为读者展现这九种地方戏曲剧种
粤剧与中国大多数地区剧种一样,根源于乡土社会的祭祀戏剧或仪式戏剧,随后进入城市,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晚清民国时期,是粤剧实现城市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承先启后,是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等话语并存,且相互碰撞、交融和异变的关键时期。广州是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城市之一,粤剧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广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晚清民国时期甚至是广州城市文化的艺术折射和重要象征。因此,本书将晚清民国时期广州地区的粤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梳理演出形态、传播途径、演出功能、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变化,挖掘城市演剧的内在生成机制和发展演变规律,拓展戏剧研究的理论视野,为传统戏剧在当代城市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蓝本。
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是在中华民族丰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经长期历史衍变逐渐发展形成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少数民族群众认识历史、塑造自我的重要手段,而且具有沟通心灵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社会效应。它以丰厚的文化积淀、特有的艺术风采,完成着自娱、娱人和高台教化的历史使命,在人类进步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它们进行发掘、整理研究,有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增强民族团结与凝聚力。 本书是一本有关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知识的普及读物,全书内容仅限于介绍各种少数民族戏剧的起源、分类和艺术特征,并无涉及重大政治宗教备案内容,亦不存在影响民族团结、与现行国家民族政策相悖的内容,可以出版。全书以民族为分类,分为藏戏、傣戏、蒙古戏、维吾尔剧、壮剧等,详细介绍了这
本书为珠海社科学者文库之一,通过分析粤剧自诞生以来在语言、音乐、剧本、舞台表现形式、思想内容等各个方面持续性的改革新变,指出改革就是粤剧的传统,探讨粤剧改革背后广府人深层次的文化性格、美学理念、哲学精神等。 书稿分上下两编。上编专论粤剧的地方化变革,讨论粤剧从诞生到如今在各个方面发生的变革,包括粤剧的起源发展、粤剧与粤语的结合、粤剧音乐的革新、粤剧剧本的创新、粤剧舞台表现形式的新变等。下编主要讨论粤剧的持续改革体现出岭南地域特性中的娱乐性和商业性、粤剧与广府人的文化性格和精神内涵的关系、粤剧是广府的民间风俗的重要载体、粤剧在海外华人中的文化功能、粤剧的美学等问题,指出粤剧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坚持在市场里存活、坚持走通俗艺术之路以及坚持改革,以适应大湾区人民不断发展的文化娱乐需要
昆曲不是一种柔美小技,也不单单是中国古典戏剧中的范式、戏中*、曲中之神,昆曲格律之中正,运气吐字之松沉,曲牌结构、舞台魅力和音乐节奏之中庸圆融,都可以让人心生敬畏,不敢造次。 作者用优美简洁又不失严谨的笔调,将昆曲从诞生在江南的命中注定到六百年的昆曲梦娓娓道来。在书中,昆曲不再是高冷难懂的阳春白雪,而是魏良辅的昆山腔、梁辰鱼的《浣纱记》,是沈璟的“吴江派”、汤显祖的“临川派”、《牡丹亭》,是传奇里的故国旧家,是行当、唱功、做功、舞美这些美好的名词…… 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在水磨调里慢慢沉醉吧
戏曲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伟大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上三种古老的戏剧。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早已经湮灭无闻,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任由后人凭吊和哀思。但中国戏曲在经历了古代歌舞、说唱艺术、滑稽表演等众多艺术形式的共同哺育和漫长的发展历程之后,成长为艺术殿堂的宠儿,成为了享誉世界的艺术奇葩,直到今天仍然活生生的呈现在舞台上,这是中华儿女为之自豪的。 本书是一本有关中国古代戏曲知识的普及读物。全书从古代戏曲的起源、形成、繁荣、辉煌及新生入手,讲述了中国古代戏曲从远古萌芽到参军戏再到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的整个发展历程。全书内容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流畅,并配有大量富于艺术表
《豫剧板胡伴奏唱腔练习》选录了30余首豫剧不同流派的代表性唱段,同时配有板胡伴奏谱和音响范唱、伴奏二维码,为板胡伴奏唱腔练习提供了可视、可听的资料,为戏曲进校园的普及推广及戏曲爱好者的学习提供了便利。
京剧打击乐是京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乐队中起着主导作用。京剧打击乐之首是板鼓,板鼓的指挥手段分为两大系统,即单楗指挥系统和双楗指挥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其完善的指挥规范和套路,对这种规范和套路一般称为 鼓套子 。 鼓套子 即鼓师为衬托各种唱腔过门,以檀板和鼓楗按上述两种指挥系统的规范和套路,在单皮鼓上演奏的各种鼓板套点。它与唱腔过门相互配合,为旋律支撑节奏。京剧唱腔过门 鼓套子 程式繁多,用法各异,作者凭多年创作经验,对前人演奏法加以分析、提炼,找出规律行的东西,进而上升到理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该稿专业性强,作者旨在总结前人成果,加以改进,形成一套传承后世的研究成果,以方便后人借鉴使用。
《中华戏曲选》是一部戏曲剧本选集,书中所收录的戏曲作品为元明清三代比较重要的代表性作品,如马致远的《汉宫秋》、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是为当时的高中及大学国文教学和研究参考所用的参考书,是一部比较重要的戏曲史料编,兼具艺术欣赏与史料价值。
藏戏是现存中国戏曲剧种中为古老的剧种之一。据传广场演出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其他一些大剧种,如京剧、昆曲、川剧等,历史都比藏戏短。藏戏源于西藏各地,流传在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基本没有受到外界或外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因此,它们不仅在国内戏曲艺术中非常奇特,而且在世界各国的戏曲艺术中也是十分罕见。李云、王文章主编的《藏戏》力图以翔实的材料、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图片将这一古老神奇的文化形态——藏戏艺术呈现于读者面前。
本书是国内专门研究汉剧与汉派文化的著作。在充分掌握文献史料的基础上,作者系统考述了汉剧在武汉及其周边孕育与形成的历史,还原了清末民国年间汉剧 四派归一 的繁荣景象,揭示了武汉近代都市化进程中汉剧在演出场所、舞台表演和伶人组织管理方面的变革。 本书还从 人 的视角观察艺人、观众在汉剧与汉派文化互动关系中的独特意义,重点考察了清末民初大批进城汉剧艺人的本地化,以及汉剧科班对汉剧艺人的培养情况。汉剧票友、票社与汉剧名角的双向交流,汉剧艺人在武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为和表现,都诠释了汉剧与武汉及汉派文化之间的不解之缘。
中原俗曲作为中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概念本身产生较晚,但由于它的客观存在以及与传统音乐文化较直接的承传性,从而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书对中原俗曲文化的形成进行了细致剖析,并对其整体性风貌做了全面梳理,同时对锣戏的历史、艺术特征和价值进行了整体性呈现。作者通过对该剧种的形成时间、流布地区、戏曲班社、音乐本体、表演艺术和剧目文本等多方面的梳理,具体分析了其独特性的根源,以便让读者对中原俗曲文化有一个具体、客观的了解和认识。
晋剧著名表演艺术家丁果仙,原名丁步云,艺名 果子红 。她创造的晋剧须生 丁派 唱腔,对晋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在近五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以她那精深的艺术造诣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创造了珍贵的艺术财富,把晋剧须生的表演艺术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品评卷是一本评论集。收入作品8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