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史(艺术类)/中国文库》编著者徐慕云。 《中国戏剧史》堪称为我国部完备的戏剧史,叙述了起自周秦时代的优伶,迄于民国以来的“花部”和话剧。《中国戏剧史》理顺了“戏剧”与“戏曲”的概念问题,将中国的传统戏曲纳为中国戏剧的一个部分,拓宽了戏剧的外延。《中国戏剧史》非常重视戏剧的演出实践,从临场表演着眼,专门叙述了角色、场面、后台等,读来缤纷多彩,美不胜收。 中国自有戏剧以来,已三千佘年矣。其历史虽若是悠久,但迄今仍无一有系统有条理之记载,未免为发扬戏剧及沟通文化之障碍。封建时代每视戏剧为娱乐品,故国人恒目娼优隶卒为卑贱者流,而以习梨园行者为可耻之事;纵有文入学士欲治剧史,终恐被人讥为雕虫小技,不登大雅,遂均望望然去之,不肯冒然问津。今则时代迥异,潮流趋新,稍具世界眼光
本书是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沈昳丽的*本演剧随笔。她把演剧过成了日子,把昆曲视作有美感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剧目《紫钗记》《牡丹亭》《长生殿》表演上的 旧中求新 ,到新编剧目《红楼别梦》《椅子》的 新中守旧 新中创新 ,从传统戏剧舞台走到实验剧场、音乐剧场,赋予昆曲更多的表现力,实现昆曲和现代音乐的结合。创办 昳丽道场 ,台上台下,戏里戏外,以传播和弘扬昆曲文化为使命。本书记录了沈昳丽从艺35年来对舞台对戏剧持之以恒的思考与探索,读者即观众,字里行间,动静张弛,是场上做戏,但愿亦是心有灵犀。
本书是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成立30年来优秀论文萃编,共计48篇,60余万字,内容包括傩仪、傩戏、傩舞、傩俗、傩艺、傩技等的田野考察,以及傩与民俗、戏剧研究和中外比较研究,作者均为业界知名学者,如张庚、冯其庸、曲六乙、刘锡诚、薛若邻、周育德、王兆乾、周华斌、麻国钧、刘祯等,代表了目前国内傩戏研究的*水平。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是于1988年经中国民政部批准,以研究中国古老、原始的傩文化为主要宗旨的全国性民间学术团体。研究内容包括傩仪、傩戏、傩舞、傩俗、傩艺、傩技等领域。学会成员遍及全国20余个省、区、直辖市,涉及民族学、民俗学、戏曲学、舞蹈学、人类文化学、民间文学学和神话学等领域近400名学者。中国傩戏学研究会20多年来与各地有关单位在10余个省、区举办了近20次国际考察与学术研讨会,并提倡与会学者在长期考察获得*
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饮誉世界,这一成绩有赖于齐如山在其背后的鼎力支持。齐如山先生不仅为梅兰芳设计表情、身段、造型,还为其量身编写剧本。梅兰芳轰动美国的京剧之行也是齐先生提议、推动的。梅齐二人的友谊合作持续二十年之久。齐如山不仅是社会活动家,更是中国戏曲的研究大家。他出生于昆剧之乡高阳,在戏剧的浸润中长大,及至青年时每每趁出国之机观看西洋话剧。通过中西艺术的比较,对中国戏剧的表演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通过戏曲研究与实践,他得出戏剧“无论何处何时,都不许写实,有一点声音,就得有歌的意味。一点动作,就得有舞的意味”的结论。这个论点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戏曲表演的特点。 《齐如山国剧论丛》除选收了齐氏具有代表性的剧学著作,还首次整理集合了散见于报刊、杂志中的单篇
语言与韵律的关系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本书选择黄梅戏中的代表性剧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黄梅戏唱词的语言。既有对某一时期黄梅戏唱词的共时描写,又涉及黄梅戏唱词的历时变化;既有对黄梅戏唱词的单独考察,又涉及五大剧种之间的比较,揭示了韵律对黄梅戏唱词语言的影响,并对唱词创作提出了建议。本书既可以给语言学和戏曲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也适合所有对语言学和戏曲语言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根据多位潮剧知名老艺人的口述学艺和从艺经历整理而成,包含童伶出身演员、戏校培养演员、舞台一线转幕后人员等各种身份之老艺人的经历与见解,涉及潮剧的表演、编导、作曲、舞美、艺术研究等各方面,图文并茂地展现潮剧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轨迹,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与研究价值。潮剧老艺人是潮剧历史的见证者和主要参与者,对潮剧的传统、特色、发展等有较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其口述文字为潮剧研究重要的一手文献资料,对潮剧传承和发展工作意义深远。
聂付生编著的《20世纪浙江戏剧史》介绍了:自 19世纪末始,曾经闪耀浙江剧坛的传奇退出舞台,成为浙江人永远的记忆,而以摊簧和乱弹为代表的浙江地方戏逐渐走上舞台的中心。其中又以新崛起的越剧为著。相较于以剧本为中心的历史,这时期的浙江地方戏却选择了一条对其发展多少是一种制约的重表演、轻剧本的发展路径。早改变这一发展路径的是扎根上海的越剧人。20世纪40年代初期,姚水娟、袁雪芬有意识地引文人加盟,着手越剧的大胆改革,并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其他如绍剧、婺剧、瓯剧、台州乱弹、甬剧、姚剧、湖剧、睦剧、杭剧等仍旧在坚持演提纲戏之路上蹒跚而行,这一状况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才告一段落。
杨孝明翻译的《昆曲-十五贯》分为三章,**章为简介,扼要介绍了昆剧《十五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重获新生的过程。第二章对昆剧《十五贯》的形成过程及人物原型进行了探讨。第三章介绍剧情,对剧中人物况钟与其他主要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做了较详细的分析。书后附有剧本的英语译文。
《后六十种曲(共10册)(精)》编著者朱恒夫。本书承接明代毛晋的《六十种曲》,从明末之后的昆剧、花部认及近代、现当代地方戏的数万剧作中,遴选出《长生殿》、《桃花扇》、《雷锋塔》、《天缘合》等六十种作品,每剧前冠以千字提要,简述剧作家生平、剧作版本、剧作的思想内容、一书特色及戏曲史地位,所收剧作则按曲律要求给予断句标点。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准确精良的戏剧选本。
汉剧旧称楚曲、汉调,是楚地的文化集萃,2006年汉剧被确定为*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长期存活于民间环境之中,全靠 口口相传 师徒身授 延续至今,因此疏于文字、音像的记载、传播。随着老艺人逐渐谢世,汉剧的历史故事也逐渐面临消失在历史烟尘中的危险。书稿共记述了从2013-2016年采访的28位汉剧艺术家的故事,通过他们的口述,记录了汉剧舞台艺术的鲜活历史。
《长生殿》是产生于昆曲发展鼎盛时期的一部*之作,它的唱腔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完善几乎达到了完美的程度。但是,由于其曲谱是古谱,所以深奥难解、不易流传而鲜为人知。而今,出身于昆剧世家并屡获国家大奖的著名作曲家周雪华,对工尺谱的研究有很高的造诣。她经过多年的努力,用现代记谱法对《长生殿》工尺谱加以翻译整理,并将原本清唱的谱本与文学剧本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长生殿》全集,成为有史以来*完备的经典版本。
在中国戏剧的大家庭中,傩戏是极其重要的成员。不仅历史悠久、种类繁夥、分布较广、观众众多,还因其所具有的强大的宗教功能,与人们的生活甚至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般的戏剧,只有审美与教育的作用,无关人们的生活与生命,故而可演可不演,而傩戏则不是这样,任何一种傩戏自它形成之日起,就成了一种民俗事象,在规定的时间内,或在与神灵 商约 的时间内,不但必须演出,而且必须观看,甚至组织者或观众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参与 表演 。
《昆剧传世演出珍本全编》(全十六册)是苏州昆曲工作者和研究者历时40余年,搜集整理的关于昆曲舞台演出本的珍贵材料,包括昆剧舞台演出本60余种,内容包括《浣纱记》、《渔家乐》、《牡丹亭》等经典昆剧剧目的历代舞台演出本。这些演出本曲词、工尺、念白、科介俱全,大多以抄本形式流传,延至今日已经十分罕见。收集整理蔚为大观,具有极其珍贵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对昆曲艺术保护和扶持具有一定的意义。
傩戏作为一个曾经遍及各地、至今仍活跃在许多地方的宗教与艺术的现象,对于认识民族的过去尤其是底层社会的生活状态,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而它的剧本――包容着民族、宗教、经济、宗法、语言、历史、风俗、伦理、医学等丰富信息的物质存在,其巨大的学术价值则是毋庸置疑的,并将与时俱增。 李新吾、田彦、龙选君、吴定坤编校,朱恒夫主编的《上梅山傩戏(1)(精)/中国傩戏剧本集成》收录了 上梅山傩戏概述 娄底市新化县 娄底市冷水江市 等章节,这些剧本资料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
在中国戏剧的大家庭中,傩戏是极其重要的成员。不仅历史悠久、种类繁夥、分布较广、观众众多,还因其所具有的强大的宗教功能,与人们的生活甚至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般的戏剧,只有审美与教育的作用,无关人们的生活与生命,故而可演可不演,而傩戏则不是这样,任何一种傩戏自它形成之日起,就成了一种民俗事象,在规定的时间内,或在与神灵 商约 的时间内,不但必须演出,而且必须观看,甚至组织者或观众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参与 表演 。
粤剧这朵盛开在岭南的戏曲艺术奇葩,孕育生成于深厚的岭南文化土壤,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海外华人聚居之地。它是这一地区人民共有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道德标准,以及审美情趣的共同体现,有 南国红豆 的美誉。粤剧融八岭南文化的血脉之中,积累了宝贵的艺术财富,使这方水土更加绚丽多彩。
本书是从已公开发行的唱片、录音带、CD碟、VCD碟中精选出唱腔优美、流行广泛、群众喜欢的粤曲逐一进行记谱整理,分成若干辑出版的。每辑二十首,分平喉子喉对唱、平喉独唱和子喉独唱三个部分,展现了各种唱腔流派和各个名家的唱腔特色。这本书作为广西老干部活动中心粤剧团和南宁市老年大学的教材,对于广大粤曲爱好者依谱自行学唱粤曲也会有较大的帮助。
《笑谈古今事:扬州评话艺术》叙述了扬州评话的历史源流、发展轨迹、名家名本、当代成果等,重点评析了扬州评话在话本方面“说事、说理、说人、说心”的特点,表演方面“神聚一点、情凝一线”的特点,并且附录了传统评话书目及传承系统表,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既是普通读者了解扬州评话艺术的入门书,亦可看作是曲艺工作者、研究者从专业角度进行的研究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