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管是进入我国比较晚的一件西洋管乐器,很多人认识并喜欢它,是因为一些脍炙人口的通俗乐曲所带来的效应。萨克斯管确实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力,无论是古典作品,还是流行、爵士作品,均有难以胜数的杰作。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同行的频繁交流,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过去对这件乐器认识的肤浅,特别是目前我们的整体演奏水平与世界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虽然一些经典作品也已在我国广大演奏者中被更多地使用,但在作品的实际把握上还有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气息的保持,气速的自然供给,运指的流畅、均匀、平稳,舌头与手指、气息的配合等,都应有一套科学实用的解决方法。这些基本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对于任何一位演奏者来说都将形成一道无法逾越自我的鸿沟。 作者通过演奏及教学实践,并参考国外诸多基础教材
本书的练习曲以竹笛的演奏特点与习惯为基础,以“循序渐进”为指导思想,编写新的分类、分阶段的竹笛实用练习曲,在程度上改观竹笛一直以来“以曲代功”的现象,对演奏中的各种动作与声音进行科学的规范,对一些有难度的技巧与音程进行单项或综合训练,扫清实际演奏中的技术障碍。
由丝弦乐器和竹制乐器组合演奏的江南丝竹,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欢快明朗、清晰雅致的音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自这种演奏形式形式以来,迅速在江南地区流行,并产生了的八大曲:“欢乐歌”、“行街”、“三六”、“慢三六”、“云庆”、“四合如意”、“中花六板”、“慢六板”。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南丝竹发展迅速,上海一些作曲家也在此领域潜心研究,不断创新,创作了一批新的丝竹乐曲,这些乐曲在原江南丝竹的基础上,巧妙地糅合了一些现代作曲技法上的和声、织体,再加上色彩性的运用,使之注入了新的元素,为历史悠久的江南丝竹增添了新的时代气息。本曲集同时配有CD,是编者想通过这种组合形式做些推广上的实际工作,从而使江南丝竹得以更好地发展,进一步繁荣我们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口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件乐器,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然而在乐谱市场中,高质量的口琴乐谱极少,此次出版的《世界经典口琴小品111首》填补了这方面空缺。由中国口琴专家黄毓千教授编写的这本曲谱汇集了111首最动听的口琴小品,除了常见的独奏曲,还有重奏合奏曲、流行歌曲改编曲和口琴伴奏曲。除了简谱外,对每一首作品都作了细致的演奏提示、背景介绍和段落分析,便于各个年龄段的口琴爱好者演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