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管是进入我国比较晚的一件西洋管乐器,很多人认识并喜欢它,是因为一些脍炙人口的通俗乐曲所带来的效应。萨克斯管确实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力,无论是古典作品,还是流行、爵士作品,均有难以胜数的杰作。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同行的频繁交流,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过去对这件乐器认识的肤浅,特别是目前我们的整体演奏水平与世界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虽然一些经典作品也已在我国广大演奏者中被更多地使用,但在作品的实际把握上还有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气息的保持,气速的自然供给,运指的流畅、均匀、平稳,舌头与手指、气息的配合等,都应有一套科学实用的解决方法。这些基本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对于任何一位演奏者来说都将形成一道无法逾越自我的鸿沟。 作者通过演奏及教学实践,并参考国外诸多基础教材
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作于1965年春,同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音乐开幕曲首演。四十年后,经作者再次修订并最后定稿。《红旗颂》是一部赞美革命红旗颂歌,形象地展现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天安门上空升起面五星红旗时,解放了的中国人民热爱祖,欢庆胜利,无比激动,无比喜悦,无比自豪之情,以及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奋勇向前的进取精神。《红旗颂》的演出形式可由三种方案供指挥家选用:1.管弦乐:2.管弦乐与混声合唱:3.管弦乐、混声合唱与附加铜管乐
好的构图可以让一张照片呈现出ji具视觉冲击力的场景,可以生动地讲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通过对画面中各个部分艺术性地布局,摄影师可以用自己的技法和创意影响画面的表达效果。本书将摄影初学者入门所需的构图知识拆分成48个摄影法则,设计成一节一节课的趣味阅读方式,读者可以像游戏闯关一样,一级一级地挑战通关,从而更好地掌握每一项摄影构图技法,创作出更具创意的构图。
本书是作者在长期的铜管乐教学中研究出的教学成果,不仅在理论上首次为铜管乐教学提出了独特的教学理念、教学责任及原则,同时为铜管乐的教学如何才能成功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措施。尤其是在解决铜管乐教学中无可避免的高音吹奏的问题上,此书将能为读者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书的练习曲以竹笛的演奏特点与习惯为基础,以“循序渐进”为指导思想,编写新的分类、分阶段的竹笛实用练习曲,在程度上改观竹笛一直以来“以曲代功”的现象,对演奏中的各种动作与声音进行科学的规范,对一些有难度的技巧与音程进行单项或综合训练,扫清实际演奏中的技术障碍。
由丝弦乐器和竹制乐器组合演奏的江南丝竹,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欢快明朗、清晰雅致的音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自这种演奏形式形式以来,迅速在江南地区流行,并产生了的八大曲:“欢乐歌”、“行街”、“三六”、“慢三六”、“云庆”、“四合如意”、“中花六板”、“慢六板”。20世纪50年代以来,江南丝竹发展迅速,上海一些作曲家也在此领域潜心研究,不断创新,创作了一批新的丝竹乐曲,这些乐曲在原江南丝竹的基础上,巧妙地糅合了一些现代作曲技法上的和声、织体,再加上色彩性的运用,使之注入了新的元素,为历史悠久的江南丝竹增添了新的时代气息。本曲集同时配有CD,是编者想通过这种组合形式做些推广上的实际工作,从而使江南丝竹得以更好地发展,进一步繁荣我们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