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除作为一种传递消息的工具外,本身亦兼具极高的欣赏价值及纪录历史的功能。随着大众对文化和历史的兴趣日益浓厚,明信片已成为不少游客、收藏者搜集的重点对象。本套明信片由著名画家张安朴先生通过硬笔水彩画的形式精心描绘了邬达克在上海的30幢经典老建筑作品。
屏幕技术是界面设计发展的基础,在设计领域的研究中是不应该被忽视和缺席的,它的发展与界面设计的发展密切相关。而界面设计将会是未来设计实践的重要方向,是解决人类视觉体验革命引发各种问题的关键。屏幕的出现建立了边界,这个边界却具有无限的融合性和兼并能力,这不仅体现在外化的物质上,更体现在人的心里。物与物的边界在消失,物质实体之间的界限被打破,社会产业间的边界也在消失,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这些壁垒的打破、界限的消失,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高效、便捷,这是屏幕和界面设计带给世界的机会,我们的工作,无论是工程师,还是设计师,要做的就是更好地利用这个机会,不断拓展,使更广泛的用户受益,真正实现科技面前人人平等。
本书收录了王世襄先生有关竹刻艺术的文章,分为“刻竹小言”(金西厓著,王世襄整理;包括简史、备材、工具、做法、述例、述例续编)、“竹刻小识”(包括竹刻简史、竹刻分派、竹刻的恢复和发展等)、“此君经眼录”(图文并茂地讲述近百件竹刻珍品)、“散记”(记竹刻艺术品)。
《陶人心语:当代日本名窑十二讲》重点介绍了较为著名的窑口和比较有代表的传统陶艺家,讲述了他们各自对日本传统陶艺的认知、源流、传承与发展,以及今天传统陶艺生产的现状。并从制陶原料、成型、釉药、装饰、窑炉、烧成、观念等诸多方面,强调了日本传统陶艺以及各自的特点。书中对于日本传统陶艺的各个方面,有非常细腻的描述和对传统陶艺依依不舍的眷恋以及渗透到今日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自豪,也有对现代陶艺的精彩看法。
民艺家、生活美学家们会如何选择器物、处理日常饮食? 日本漆艺家、散文家赤木明登、赤木智子夫妇为我们精选自家食器柜中的200件器皿加以展示、点评。这些伴随他们生活三十余年的器物极具实用性又反映着不同年代的美学风格,牵动着二人从艺廊相识、结婚、儿女出世,到决心辞职做漆器、拜师学艺、举办出道展等诸多人生大事的回忆。食器之外,他们的料理笔记则记录着能登山野与大海中的各种自然美味与制作方法。食与器,审美与生活,自然与人在这里呈现出动人的调和。
针对陶艺初学者而编写的。全书分成5章,前4章分别从陶艺的产生发展历史、主要原材料、成型技法、装饰方法和烧制五个方面来讲述。重点放在陶艺成形的常用技法章中,解决了基本的创作问题,步骤简单直观,语言精练,方便学习。每章中配有妙趣横生的手绘插图,一方面言简意赅地表述相关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为阅读带来一定的趣味。第5章是作品赏析,根据初学者的特点,给读者提供了作品烧成前后的照片比对,便于对照比较。 本书适宜零基础陶艺爱好者学习。
为什么我们发现有的艺术品很美,有的却不美?美,从人类文明诞生之初绵延至今,同时也在影响着人类的未来。无论是一幅画、一首诗,还是一尊雕塑,它们都是创作者理解美的智慧结晶,我们作为观察者应如何全面分析作品中蕴含的创造力和潜力,如何解读创作者的用意呢? 在本书中,查尔斯 塔利亚费罗以经典的艺术品为例,巧妙地引导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艺术和美的概念,进而阐释美学的精髓。从柏拉图的诗歌到林戈 斯塔尔的鼓,本书是一本完美的美学入门读物,适合所有对美学感兴趣的人。 ● 本书是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 新核心素养 系列图书之一。 新核心素养 系列致力于推广通识阅读,扩展读者知识广度,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涵盖哲学、心理学、法律、艺术、物理学、生物科技等诸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读本。
为着更加富裕、便利的生活,我们每天奔波劳碌。 然而从某天起,街边作坊里敲敲打打的声音止息了,接下来,蜻蜓和萤火虫不见了,山川本来的颜色也失去了 我们,是不是太快了?这么快的速度,我们是要到哪里去呢? 我想知道,那些过去的手艺人,他们在思考什么,他们的人生到底是怎样的。 停下,站住,回顾。也许能看到一条指引我们的新道路。 本书是日本采写名手盐野米松,继引起广泛关注的谈话录《留住手艺》之后的同名续作。 1999年,初版《留住手艺》试图呼吁人们关注即将消失于工业化浪潮中的传统手艺。今天,手艺人总体仍在消逝,但也有一批批的年轻人开始接过手艺的传承;醉心于追求高效的人们,对于过去生活的记忆逐渐模糊,但也有人开始跳出现代化的轮盘,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本书采访了十九位默默无名的传统匠人
本书主要研究蚕丝绸文化的历史源流和发展现状、蚕丝绸业和蚕丝绸文化的国际性传播与影响,以及蚕丝绸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本书以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见长,旨在持续推进蚕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蚕丝绸产业做强做精。 本书以讲好蚕丝绸文化的故事、向世界传播蚕丝绸文化为出发点,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深入探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实践路径,通过蚕丝绸文化的抢救发掘、整理保护、传承创新、交流传播,推进蚕丝绸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传播蚕丝绸文化,弘扬优良传统。
《里帕图像手册》是西方世界影响深远的一部图像志手册,首版于1593年。它不仅是当时艺术家、诗人以及艺术爱好者的常备参考书,也是后世艺术史研究者描述与阐释艺术作品的重要文献资料。将抽象概念拟人化源于西方的象征传统,始自古典时代,经由中世纪作家和文艺复兴学者的诠释、综合,焕发出绚丽的光芒。本书以手册的形式总结归纳了这些拟人化形象,涉及的知识涵盖哲学、历史、天文、地理、音乐、数学等各个方面。它的出版标志着西方人文主义寓意图像志体系的建立。 文艺复兴时期群星璀璨,本书作者切萨雷·里帕(1555—1622)起初却并不瞩目,甚至其生卒年直到20世纪才被学界确定。作为一名红衣主教家中的侍者,里帕得以接触丰富的古典文献资料,他在仔细甄选后完成了这部图像手册,并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丰富想象。里帕的勤奋、眼
安藤雅信推崇 日用之美 ,探索根植于生活的艺术,主张在细微处感知美,还原每一个人的本真状态。他相信:如果人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到愉悦的话,那么人生就是幸福的。 他所认可的美之器物,不是只供展陈的无瑕的工艺品,而是能与人产生交流和共鸣的之物,它们被用于日常生活中,也被生活改造,历经洗礼,蕴育出岁月磨灭之美。 《美的觉知》饱含安藤雅信对世间美的形式的体验、叩问与思考。茶道、雕塑、建筑、书法、古董、时尚、音乐 身为陶作家的安藤,超越传统陶艺与现代美术的局限,积极从其他艺术领域吸取灵感,获得敏锐的觉知力。他试图梳理东方艺术的源流,将 清贫 的禅修精神与大道至拙的东方美学融入到自身创作中,以此姿态与西方主导的主流审美相抗衡,收获生活之美、自然之美、设计之美、东方之美。
本书以陶艺基本技法为主要内容,汇总了捏塑成型、泥条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烧成等过程中有可能遇见的问题,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多种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陶瓷史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是一种方法,是历史的一部分。历史学家主要是用文献资料来叙述心目中的历史,陶瓷史学者会用陶瓷作为研究入门的材料。 陶瓷不会讲话,所以要借助文献,借助其他伴随的东西复原本来的历史。 《中国陶瓷史论集》旨在拓展亚洲视野,综合研究包括日韩、东南亚乃至波斯与中国陶瓷史的相关问题。
本书是陶艺初学者的入门教程。全书共6章,循序渐进地介绍了陶艺的基础知识、陶器上的装饰纹案、复杂陶器的制作、转台的使用等。书中还细致地介绍了伴随制作过程产生的问题,例如陶艺到底怎样学?黏土的再生方法、道具的清洗方法等。并在末章介绍了儿童陶艺制作方法。内容基础详细,适合初学者阅读。
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盐野米松继《树之生命木之心》后的又一新作,这次他采写的主角是日本国*级刀匠 宫入小左卫门行平。 没有哪个日本人不认识日本刀。 作为日本代表性文化符号,《菊与刀》《杀死比尔》《银魂》 从浮世绘到古神话,从学术著作到经典影视动漫,日本刀在日本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都非同寻常。 为什么电影里的武士们无论怎样翻腾,刀都不会从佩绳上掉下?从这个小小的疑惑出发,盐野米松历经数年,一路采写:日本刀究竟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刀匠们是一群怎样的人?他们每天过着怎样的生活?他还采写了围绕日本刀制造的其他国*级匠人:研磨师,鞘师,漆匠,银匠,柄卷师 一把日本刀,凝聚着各式各样工匠的传统技艺。而他们的故事,鲜有人知。在本书中,盐野米松采用口述纪实的方式,用手艺人自己的语言,记录6位日本国*
本书是 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从书 之一,为广东省精品出版扶持项目。潮州通花瓷花,是潮州非遗传统技艺的突出代表,也是潮州陶瓷艺术的一张靓丽名片。全书包括四章内容:通花瓷花技艺简述、发展概况、工艺特色以及名作鉴赏。本书立足于弘扬潮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通花瓷花的发展轨迹及其秉承的优秀潮州文化特质,介绍了潮州通花瓷花的技艺特色和文化源流,从而让这门凝聚着潮人智慧和工匠精神的陶瓷艺术,展现历久弥新的魅力。
本书是一本文选,收录了作者就民艺学的学科创建以及如何振兴传统工艺所撰写的二十四篇学术文章,分为历史回顾、学科建设、思辨探索、发展实践等四个部分。中国民艺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百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中国民艺面临失传和后继无人的困境。民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是中国文脉的物质体现,文明的变迁不能割断历史,民艺在城市文明进程中仍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作者本着保护和振兴中国民艺的初心,深入研究了中国民艺所走过的道路,阐述了民艺学学科的建设,并为中国的工艺美术正名,呼吁保护和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发展,让中国民艺在让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收藏家张鲁庵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创制,经符骥良试验改良配方,形成享誉沪上的鲁庵印泥。其配方特定精良、制作技艺精细,是印泥中的上品,被齐白石、张大千等书画名家定为首选印泥。它 印色鲜艳雅丽、质薄匀净,细腻而粘稠度高,热天不烂,寒天不硬,永不褪色 ,一直为书画界推崇。《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一书系符骥良先生应有关方面的要求于2010年开始重新整理撰写的有关手工制作鲁庵印泥的文稿,初稿成稿于2011年,由于符骥良先生溘然长逝而未有出版。经符骥良先生嫡嗣符中贤先生整理出版。内含鲁庵印泥手工制作的完整技艺及配方,同时附有《张鲁庵先生 望云草堂印泥 试制录》,将对手工制作印泥的技艺传承与发扬大有裨益。 历史上,书画篆刻家自制自用印泥者甚多,但有关印泥制作的宝贵经验都缺少后人传承,也缺乏全面而具体的文字记录。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