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徐邦达先生于196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讲授书画鉴定课程的授课笔记。课程虽仅有短短8次,但内容涵盖学理方法直至晋唐宋元明清各时代名家名作的鉴定考证成果,多为实打实的例证与经验。虽然徐邦达先生著作等身,但这份丰富系统的讲课内容却从未曾发表,只因这份笔记除在薛永年先生于吉林博物馆工作时长翻阅温习外,即封存辗转,直至2014年重现发现。徐邦达讲授此课时其《古书画鉴定概论》《古书画伪讹考辨》皆尚未写作,以笔记内容与后来的两书比较,亦有同有异,能够反映徐先生认识的连续与发展。
吴湖帆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重要的传统艺术家、鉴定家和收藏家。书对吴湖帆进行传记性研究,着重于他的艺术鉴定方面,在介绍背景和生平的基础上,选取吴湖帆在几件艺术品上的具体题跋,分别从西文题跋、摄影的运用、正统理论、鉴定中的失误等方面,探讨题跋鉴定艺术品的社会历史背景。部分跋文表现出吴湖帆审慎创新的研究方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具有惊人的现代性,显示了他作为领域权威是如何挑战并拓展了题跋这一体裁的审美和社会维度的。他将题跋现代化并引入公共空间的领域。鉴定类题跋在被学术性文章所取代之前,在吴湖帆手中实现了*后的繁荣。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为明代著名文人、书画家。在诗文方面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 吴中四才子 ,在绘画方面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 吴门四大家 。周道振先生(1917-2007)编《唐伯虎全集》时,见明清所刻唐寅集附录书画题跋资料甚多,非《全集》附录所能尽收,故汇编本书。全书分 书画编年 、 书画别录 、 题记评论 三卷,末附 引证书目 。所见前人记录及今传世书画作品,按本件原题年月,依次编入 书画编年 ;年月无考者,按书画内容或记述分别编入 书画别录 ;原集附录 题跋 ,除部分录入前二卷外,其余与明清以来书画录所载及所见墨迹、印本题跋汇编为 题记评论 。本书与我社《唐寅集》(即《唐伯虎全集》)相辅而行,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较详尽的唐寅书画资料集。
全书分为十八章,主要从对美的感受,自然与艺术的对比,名画的构图、形式与色彩,画法与主题动机等方面进行剖析,引导读者欣赏世界名画,进而提高对绘画的鉴赏水平。启示读者看到一幅画时会思考这幅画作是否只是简单地表达出画家意识到的自然界的宏大与美丽呢?还是画家想要通过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神秘去表达个人的情感呢?本书给予的提示,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探寻不同画家的创作动机与观点。
《张珩怎样鉴定书画》一书,共收入《怎样鉴定书画》《古代绘画的厄运与幸运》《记述故宫运往台湾的一些名画》《〈两宋名画册〉说明》四文,并有附录题跋数则。张珩在任国家文物局文物管理处副处长,以及国家文物局 三人书画鉴定小组 时,经常要到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去指导工作和鉴定书画。在此期间,他也会为一些博物馆的书画鉴定和管理人员上课或作演讲。《怎样鉴定书画》就是根据这些演讲整理成书的,文字约二万字左右。《记述故宫运往台湾的一些名画》,张珩大多曾亲眼鉴阅过原作,而且是 影响*深刻 。文章里还对一些名画的作者归属,阐述了自己的意见。《〈两宋名画册〉说明》,共收入全国各地博物馆收藏的宋代小品画六十幅,每幅作品的说明文字均有张珩撰写。张珩在说明文字里,对六十幅两宋小品一一进行了作者归属、作品断代,充分
本书为香港文化名人、台静农世交许礼平先生女公子、 翰墨轩 第二代掌门人许乐心收集整理的一批罕见的台静农墨迹,这批墨迹首度以出版的形式公诸于众,具有极其珍贵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书中还编入启功怀念台静农的文章,台静农女弟子林文月的追忆录,香港著名文化人罗孚对台静农诗歌的解读,学者姬学友对台静农文学、书法等的评论文章,以及编者许乐心精心收集编撰的极其详尽的《台静农年谱》,为世人能够全面了解、研究、欣赏台静农墨迹,窥探其充满气节的文人风骨和戏剧性的人生提供了更好的材料。
梁楷《道君像》,是翁同龢收藏中*的重要宋画,也是世上*的早年梁楷工笔白描真迹。此为道家经折扉画,清初吴其贞著录时称为《黄庭经神像》,图中端坐魁伟者为元始天尊,左右群仙拱立,前一人执笏跪拜,四周祥云缭绕,光焰万丈。左右则绘人间、地狱、道观诸相,有放生、施舍、行善者,有布道、授经、谟拜者,地狱中火池莲开,诸鬼惊服。此图画笔细谨,线描精准,造型端慤而有古意,构图繁杂而疏密有致。画法既有李公麟的缜秀雅致,又具南宋李、翁氏藏中国书画品鉴 莱溪居读 梁楷《道君像》,夏的遒劲。左下有梁楷款字。曾经明代安国及清初笪重光等收藏。张丑《真迹日录》三集及吴其贞《书画记》卷三著录。本书系上海书画出版社 翁氏藏历代书画品鉴 系列之一。全书不仅是该作品的首次高清公开出版,同时翁氏后人翁万戈先生从梁楷作品分期
本书为上海书画出版社 鉴真馆 系列之一,为刘九庵的书画真伪鉴定文集。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为 谈中国古代书画鉴定 ,从摹、临、仿、代、改、造六个方面介绍中国古书画的作伪。第二部分是 书画伪作辨析 ,是由1994年刘九庵赴台北讲座的笔录整理而成,首次整理出版。讲座内容为包括王羲之、苏轼、黄庭坚、赵孟頫、沈周、郑燮等在内的十几位古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真伪鉴定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历代作伪的手段以及鉴定方法。全书均根据文稿配以高清图版,全彩印刷,为中国古书画鉴定学习者和爱好者的书籍。 鉴真馆 系列为上海书画出版社自2020年起陆续推出的一套聚焦中国古书画鉴定的丛书,现已出版《张珩怎样鉴定书画》《徐邦达讲书画鉴定》《谢稚柳讲书画鉴定》、《刘九庵讲书画鉴定》《王季迁书画过眼录》《苏庚春讲书画鉴定》6
梁楷《道君像》,是翁同龢收藏中 的重要宋画,也是世上 的早年梁楷工笔白描真迹。此为道家经折扉画,清初吴其贞著录时称为《黄庭经神像》,图中端坐魁伟者为元始天尊,左右群仙拱立,前一人执笏跪拜,四周祥云缭绕,光焰万丈。左右则绘人间、地狱、道观诸相,有放生、施舍、行善者,有布道、授经、谟拜者,地狱中火池莲开,诸鬼惊服。此图画笔细谨,线描精准,造型端慤而有古意,构图繁杂而疏密有致。画法既有李公麟的缜秀雅致,又具南宋李、夏的遒劲。左下有梁楷款字。曾经明代安国及清初笪重光等收藏。张丑《真迹日录》三集及吴其贞《书画记》卷三著录。 《莱溪居读梁楷道君像》系上海书画出版社“翁氏藏历代书画品鉴”系列之一。全书不仅是该作品的 高清公开出版,同时翁氏后人翁万戈先生从梁楷作品分期、梁楷作品的艺术根源
读懂线条中的历史,读懂笔墨里的深情。 《读懂中国画》精心挑选中国历 的数十幅绘画珍品,分章逐幅精讲,由此串联起一部跨越数千年的中国绘画艺术史。入选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中国美术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作,或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或对后世影响深远。全书按时代分为东晋、唐、五代、宋、元、明、清七个专辑,从“美的觉醒”出发,历经盛世的色彩、山水花鸟画的兴盛、审美的黄金时代、文人画的崛起、世俗意趣的引入,直至吸收西方绘画技法的清代阶段,时间跨度大,艺术风格多样。
《停下别动,放大看》是一本难得一见的笔记体艺术科普书。作者吕宸以艺术史为切口,用新潮诙谐的语言,从大众感兴趣的视角详解了近120件艺术品中不为人知的100多个细节,揭秘了15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与艺术成就。他对艺术的解密方式,足以使艺术“门外汉”获得沉浸式看展的体验。读者可以在书中跟随他像侦探一样,从细节中寻找突破口,把高冷的艺术变成沾染生活气息的万花筒,解锁学习艺术的新途径。 伦勃朗的《夜巡》场景其实是白天?丢勒每幅画的签名必整活?蒙娜丽莎的眉毛去哪儿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戴的耳环并不是珍珠做的?《雅典学院》里的人能和古希腊时期的真实人物一一对应上吗?王室婚礼大场面宁愿用两年等一幅画作也不愿用现场照片?……不管你是艺术小白还是狂热追随者,读完这本书,你一定会被艺术家们的创造力和艺术作
读懂线条中的历史,读懂笔墨里的深情。 《读懂中国画》精心挑选中国历 的数十幅绘画珍品,分章逐幅精讲,由此串联起一部跨越数千年的中国绘画艺术史。入选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中国美术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作,或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或对后世影响深远。全书按时代分为东晋、唐、五代、宋、元、明、清七个专辑,从“美的觉醒”出发,历经盛世的色彩、山水花鸟画的兴盛、审美的黄金时代、文人画的崛起、世俗意趣的引入,直至吸收西方绘画技法的清代阶段,时间跨度大,艺术风格多样。